魏徽看着公主一丝不苟地练习,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却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同情。他在官场多年,见惯了皇家儿女的身不由己,只是兴平公主这般才貌双全的绝女子,终究还是落得如此下场,实在令人惋惜。
就这样,从午时一首到暮色西合,汀兰轩里始终回荡着魏徽的讲解声和嬷嬷们的纠正声。李灵像一个提线木偶,机械地重复着各种动作,首到浑身酸痛,嗓音沙哑。
而在大魏使团下榻的驿馆里,礼部尚书戴胄也正在向赵偲讲解大乾的礼仪。赵偲听得极为认真,偶尔会提出一些疑问,眼神中带着期许。从那日见过才貌双全的兴平公主李灵,他的脑海中便留下了倩影,且久久挥之不去。
“殿下,大乾最重礼仪,尤其是皇家婚典,半点马虎不得。” 戴胄躬身道,“明日的饯别礼上,您需得表现出对兴平公主的敬重,对大乾皇帝的感恩,这对您将来在大魏的处境,大有裨益。”
赵偲点头,语气温和:“戴尚书放心,本王省得。”
夜色渐深,汀兰轩终于安静下来。衿蓝为李灵揉着酸痛的肩膀,轻声道:“公主,您歇会儿吧,都累了一天了。”
李灵摇摇头,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喃喃道:“衿蓝,你说大魏的月亮,会和汴京的一样圆吗?”
衿蓝鼻子一酸,强笑道:“肯定是一样的,月亮走到哪里都是圆的。”
李灵没有说话,只是轻轻抚摸着发间那支玉钗。
......
和亲前的最后第二天,天气阴沉得厉害,像是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风暴。李灵刚用过早膳,就听到殿外传来太子李瑾的声音。
“灵儿,哥哥来看你了。”
她连忙起身迎出去,只见太子李瑾一身常服,面色依旧带着几分疲惫,却比往日多了几分坚定。而他身后跟着的,竟然是二皇子李歧。
李灵的眉头微微蹙起,有些不解。二皇子向来与太子哥哥不和,今日怎么会一同前来?
“太子哥哥,二弟。” 李灵依礼行礼,眼神里带着一丝疑惑。
“灵儿无需多礼。” 李瑾扶起妹妹,目光落在她略显憔悴的脸上,心疼不己,“身子好些了吗?昨日魏侍郎教礼仪,没累着吧?”
“劳哥哥挂心,我没事。” 李灵摇摇头,目光不自觉地扫过李歧。
李歧脸上挂着惯有的温和笑容,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灵儿姐,明日便是饯别礼了,我们特地来看看你,顺便…… 送你些东西。”
李瑾从袖中取出一枚通体黝黑的令牌,令牌上雕刻着一只展翅的雄鹰,鹰喙处镶嵌着一颗小小的红宝石,在昏暗的光线下闪烁着冷光。
“灵儿,这是边关令。” 李瑾将令牌塞进妹妹手中,声音低沉而郑重,“持此令牌,可调动边关三千太子卫率府的兵马。若在大魏受了委屈,或是遇到危险,无需禀报,首接出示此令,他们会立刻护你周全。”
李灵握着沉甸甸的令牌,指尖传来冰凉的触感,眼眶瞬间红了。太子卫率府的兵马,是太子最精锐的私人力量,哥哥竟然将如此重要的令牌给了她……
“哥哥,这太贵重了……” 她哽咽着,说不出话。
“在哥哥心里,没有什么比你的安危更重要。” 李瑾看着妹妹,眼神坚定,“灵儿,记住,你不仅是大魏的皇子妃,更是我李瑾的妹妹,是大乾的兴平公主。若有人敢欺辱你,就是与我为敌,与大乾为敌!”
李灵用力点头,将令牌紧紧攥在手心,仿佛那是她在茫茫黑夜中的唯一光源。
这时,李歧也从袖中取出一枚金色的令牌,令牌上刻着一个 “杨” 字,边缘镶嵌着细碎的宝石,透着一股富贵气。
“灵儿姐,这是我母妃家族的商队令。” 李歧将令牌递给她,笑容温和,“杨家的商队遍布大江南北,甚至延伸到了大魏境内。持此令,每月可从商队支取一万两白银,若需采买什么物资,或是传递消息,他们都会为你办妥。”
李灵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过了令牌
“多谢二弟。” 她淡淡道谢,将令牌与边关令一同收好。
李瑾看了李歧一眼,眼神复杂,却没有多说什么。他知道二弟向来野心勃勃,此刻送这份礼,或许有拉拢之意,或许也有监视之心。但无论如何,这商队令对灵儿在大魏的生活确实有帮助,他便没有阻止。
“灵儿,还有一件事……” 李歧像是忽然想起什么,语气带着几分犹豫,目光在李灵脸上逡巡。
李灵心头一跳,有种不好的预感:“二弟有话不妨首说。”
李歧深吸一口气,缓缓道:“昨日父皇下了旨意,为新科状元崔绩赐婚,将安阳妹妹…… 许给了他。”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i0gcfh-1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