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鬼画谜案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6章 鬼画谜案

 

第西十六章:鬼画谜案

第一章:画中血影

宣德六年夏,苏州拙政园。

夜雨敲窗,况钟站在书房内,盯着墙上那幅《仕女图》。画中美人执扇而立,裙角却诡异地洇出一片暗红——那不是颜料,是真正的血迹!

"大人,"园主颤声道,"这画...这画昨夜自己变了..."

况钟凑近细看。画中美人的眼睛在烛光下竟微微转动,瞳孔中映出个模糊的人影——是个戴青铜面具的男子!

他猛地掀开画轴,背面赫然用血写着:"七月半,画皮现"。

第二章:画师离魂

苏州画舫,夜雾弥漫。

况钟寻访《仕女图》的作者——名满江南的画师沈周。推开画室门时,一股腐臭扑面而来。

沈周悬梁自尽己三日,尸体却不见腐烂。更诡异的是,他右手紧握的画笔上沾着新鲜的血迹,案上铺着的画纸,墨迹尚未干透!

"大人,"仵作检查尸体后惊骇道,"他...他是死后才画的这幅画!"

况钟不答,只是查看画案。砚台中的墨混着暗红色物质,他用银针一试——针尖瞬间变黑!

"是人血混着朱砂,"况钟冷声道,"去查查,最近谁给沈周送过朱砂。"

第三章:朱砂迷踪

苏州药市,晨光熹微。

况钟循着线索找到"永昌颜料铺"。掌柜是个独臂老者,柜台后的暗格中藏着几包特制朱砂。

"大人明鉴,"老者跪地求饶,"这...这是刘公公订的..."

"哪个刘公公?"

"织造局的刘顺!"

况钟瞳孔骤缩——刘顺,正是半年前"血绸案"中服毒自尽的太监!

第西章:画皮秘术

沈周画室,夜雨凄迷。

况钟将《仕女图》浸入特制药水。画中美人的脸渐渐溶解,露出底下另一张面孔——竟是半年前死于"血绸案"的织女秀姑!

"大人!"元芳突然指向画中细节,"您看这美人手中的团扇..."

扇面上隐约可见几个小字:"画皮易,画骨难"。

况钟猛然想起什么,掀开沈周的尸衣——死者后背的皮肤上,赫然刺着幅精细的人体骨骼图!

"《画骨图》..."况钟声音发紧,"这是失传的易容秘术!"

第五章:易容惊变

苏州大牢,三更时分。

况钟提审上月抓获的江洋大盗"一阵风"。当差役撕开犯人脸上的伪装时,所有人都倒吸凉气——面具下竟是张被剥去面皮的血脸!

"说!"况钟厉声道,"谁给你易的容?"

犯人嘶哑着声音:"是...是个戴青铜面具的人..."

他忽然剧烈抽搐,七窍爬出无数黑虫——与幽州"虫疫案"中的蛊虫一模一样!

第六章:面具真容

苏州城隍庙,中元鬼节。

况钟扮作香客混入庙会。子时将至,庙后古槐下突然出现个戴青铜面具的摊贩,正在兜售"人皮面具"。

"客官要什么样的?"面具人声音嘶哑,"知府大人的脸,也有现货..."

况钟突然出手,铁尺如电般挑落对方面具——露出的竟是刘顺的脸!

"不可能!"元芳惊呼,"刘顺半年前就..."

"死了?"面具人狞笑,突然撕开自己的脸皮——底下是另一张陌生的面孔,"况大人,你永远抓不到真正的'画皮师'!"

他猛地掷出烟雾弹,待烟雾散去,地上只余一张完整的人皮,额心钉着枚铜钉。

第七章:画骨真相

苏州府衙,烛影摇红。

况钟将所有人皮证物铺开,在特制铜镜下比对。每张人皮的耳后,都刺着个极小的"瞾"字。

"则天文字..."况钟猛然站起,"这不是易容术,是'画骨还魂'的邪术!"

他连夜查阅《大唐秘史》,找到一则记载:"则天晚年,有方士能以人皮为纸,招亡魂附之..."

窗外突然传来诡异的笑声。况钟推窗望去,月光下,一个无面人站在院中,手中捧着幅未完成的《况钟画像》...

(本章完)

创作说明

1. 历史嫁接:

- 将唐代"人皮招魂"传说与明代易容术结合

- "则天文字"暗线呼应前作《狄仁杰》系列

2. 刑侦创新:

- 人皮鉴定法改良自《洗冤录》"验尸"篇

- 药水显影技术参考古代密写术

3. 文学突破:

- 以"画皮"意象象征身份与权力的虚幻

- 通过"瞾"字标记串联跨时代阴谋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i0gbgd-4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