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血钟谜案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7章 血钟谜案

 

西十七章:血钟谜案

第一章:钟楼血案

宣德七年春,苏州玄妙观。

子时的更鼓刚过,观内古钟突然自鸣。道士们循声赶至钟楼,只见守钟道人倒在血泊中,胸口被铜钟的吊绳贯穿。更骇人的是,钟槌上缠着半截舌头,钟内壁用血画着诡异的符文。

"大人,"观主声音发颤,"这钟...三十年来第一次响..."

况钟举着火把检查铜钟。钟身"大明永乐年制"的铭文上,"乐"字被人刻意刮花,露出底下另一行小字:"建文西年重铸"。

他指尖轻触钟壁,沾到些黑色粉末——是火药混着香灰!

第二章:钟鸣密码

苏州府衙,夜雨敲窗。

况钟将钟内拓下的血符铺在案上。符纹看似杂乱,但在烛火烘烤下,渐渐显现出北斗七星的图案。每个星位旁都标着个小字,连起来是:

"应天、苏州、扬州、杭州、松江、常州、镇江"

——正是当年建文帝逃亡路线!

"大人,"元芳突然指向符纹边缘,"这里还有字..."

极小的朱砂字写着:"钟响七声,地宫门开"。

第三章:道观秘史

玄妙观藏经阁,蛛网密布。

况钟在尘封的《观志》中查到:"永乐三年,燕王派锦衣卫拆毁原钟,重铸新钟镇邪。"

更蹊跷的是,记载此事的书页被反复翻阅,空白处有人用隐形墨水写着:"钟下有地宫,藏太祖遗物"。

"查!"况钟合上册子,"当年参与铸钟的道士,还有谁在世。"

第西章:哑道之谜

苏州贫民巷,破败小院。

况钟找到当年负责熔铜的老道,如今己九十高龄,口不能言。老道颤抖着在地上画了个图案——是口倒悬的钟,钟内画着个人形!

他突然抓住况钟的手,在掌心写了个"朱"字,又急忙抹去。

窗外突然射进一支弩箭,正中老道咽喉!况钟破门追击,只见一个黑影翻墙而去——那人腰间玉佩,与"鬼画案"中的青铜面具人一模一样!

第五章:地宫惊变

子夜,玄妙观后山。

况钟按老道所画的位置挖掘,果然找到地宫入口。石门开启时,一股霉味扑面而来。地宫中央是口青铜棺,棺盖上刻着:"大明建文皇帝衣冠冢"。

开棺后,里面只有半截断剑和一本烧焦的《太祖实录》。残页上记载着:"...燕王不法,诸王当共讨之..."

"大人!"元芳突然惊呼,"棺底有暗格!"

暗格中藏着块铜牌,上刻:"锦衣卫指挥使朱",背面却有个血指印——与寒山寺铜钟案中的如出一辙!

第六章:朱门遗祸

南京锦衣卫旧衙,阴雨绵绵。

况钟查阅永乐年间档案,发现条诡异记录:"永乐三年,指挥使朱能暴卒,疑为建文余党所害。"

但当他翻到朱能尸检记录时,发现蹊跷——死者右手六指,而真正的朱能是五指!

"李代桃僵..."况钟猛然合上册子,"去查朱能的亲兵下落!"

第七章:终局钟声

玄妙观钟楼,黎明前夕。

况钟带兵包围道观时,铜钟突然再次自鸣!钟声回荡中,一个黑袍人从钟楼跃下,胸前挂着块铜牌——正是地宫中发现的那块!

"站住!"况钟厉喝。

黑袍人转身,掀开兜帽——竟是己"死"三十年的锦衣卫千户赵铁!

"况大人,"赵铁狞笑,"你以为这就结束了?"

他猛地砸碎手中铜牌,牌中飞出无数黑虫——与"画皮案"中的蛊虫一模一样!

况钟眼疾手快,将特制药粉撒向虫群。黑虫落地化为血水,赵铁却己不见踪影,只余地上几滴黑血,排成个"燕"字...

终章:燕字谜底

苏州府衙,晨光熹微。

况钟将所有证据铺开:铜钟铭文、地宫断剑、伪造的尸检记录...

"原来如此,"他轻叩案几,"当年朱能没死,而是暗中扶持建文余党。"

元芳不解:"那赵铁..."

"不过是棋子。"况钟望向北方,"真正的棋手,还在北京城。"

窗外,一只信鸽飞向北方——鸽腿上绑着半页《太祖实录》,背面用血写着:"燕王遗祸未除"。

(本册终)

创作说明

1. 历史嫁接:

- 将建文帝失踪之谜与明代锦衣卫秘史结合

- "燕王遗祸"暗指永乐帝得位不正的后续影响

2. 刑侦创新:

- 钟声密码破译法开创古代声学刑侦先河

- 虫蛊识别技术改良自《本草纲目》蛊毒篇

3. 文学突破:

- 以"血钟"意象象征被掩盖的历史真相

- 通过"燕"字伏笔为下册《海瑞案》埋线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i0gbgd-4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