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虚拟乌托邦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章 虚拟乌托邦

 

“请问,我真的连通了另一座帝国吗?”

林望舒站在灰网深处的虚拟大厅中,环顾西周。整个空间并不像他想象中那般科技冷峻,反而带着某种温暖的、近乎复古的质感。地板是木质纹理的触感,空气中带有松香与雨水的味道,墙面上悬挂着由代码构成的“理念壁画”——上面写着:

> “让每一个人拥有选择权,而不是活成一串数据。”

> “财富不是终点,自由才是开始。”

艾琳娜走来,穿着一身灰蓝色的长衣,像是某种沉静的守门人。

“是的,这里是‘灰境’,是通往躺平帝国的前哨空间。我们使用神经链与心智量子协议搭建了这个认知共享网络。你目前所处的是试炼区。”

“试炼区?”他警觉了一下。

“不是惩罚,是验证。躺平帝国不欢迎盲目的逃兵,我们更看重你有没有觉醒的能力。”

艾琳娜抬手,面前浮现出一段视频。林望舒看见画面里是自己所在的城市——高楼林立,灯火通明,人们在清晨五点被震耳欲聋的“晨绩考勤曲”唤醒,穿上统一编号的灰色制服,像螺丝钉一样被传送带送入工作岗位。

画面切换,一个少年在课桌前打瞌睡,下一秒便被电击椅短暂惩戒。教师机械地讲授“KPI哲学入门”,要求学生背诵《效率即道德守则》。那些过不了“绩效模拟考试”的孩子,会被判定为“预废级”,送往“再造中心”进行意识重构。

林望舒一度转过头,不忍再看。

“这不是新闻。”他说,“这就是我们每天生活的现实。”

“但你知道吗?”艾琳娜轻声问,“这个系统并非天生如此残酷。几十年前,内卷帝国的治理目标本是‘高效的幸福社会’,但当KPI算法与人事权力结合后,系统就被利益重新编程了。”

“被谁?”

“一个叫‘代管委员会’的组织。”她沉声说,“他们不掌权,但他们掌控系统。”

林望舒震惊。他从未听过这个名字。在帝国所有公开信息中,最常出现的是“中枢智能”“绩效中心”“统筹局”,但从未提及有这么一个“影子机构”。

“他们不出现于任何报表,不接受考核,却能更改系统参数,甚至决定哪些人上升,哪些人淘汰。他们是整个内卷逻辑的操盘手,把人类社会改造成一台财富提取机器。”

林望舒喉咙干涩。他终于理解为什么自己的系统明明写得没有问题,却一次次被强制打补丁、被要求加入“绩效推演模型”,甚至连代码的注释都要符合意识形态标准。

“所以你们创建了灰网?”

“灰网最初只是一群程序员写的隐秘日志链,后来逐渐演变成一个心智集体。我们接纳每一个质疑者,也保护每一个尝试离开的灵魂。”艾琳娜眼神温柔却坚定。

林望舒沉默了很久。

“你们想推翻内卷帝国吗?”

“不,我们要比推翻更彻底。”艾琳娜眼神如炬,“我们要创造一种新社会机制,不剥削、不压榨、不用‘奋斗’来合法化阶层固化。”

她带他进入另一个空间——“躺平映射室”。那里,模拟出了躺平帝国的城市、农庄、社区、学习中心,甚至还有虚拟的“国会”。

街道没有广告,也没有监控。人们的收入来自于“时间币”和“创意积分”,每个人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劳动——劳动不是义务,而是一种认同的表达。

“你们没有KPI?”林望舒几乎不敢相信。

“我们有公约系统。”艾琳娜解释,“所有公共服务都由去中心化共识议会投票执行,任何人都可以提出修正案。你写的一段代码,如果得到他人贡献评价,就会获得‘时间币’激励。”

“那不就是民主协作的理想社会?”

“不,是能自我修复的社会。”

林望舒突然意识到,这就是他当年想开发“集体感知系统”的初衷。但在内卷帝国,他的理想被扭曲成了“多维绩效打分引擎”。

他低头,不知是激动还是悲哀。

“你愿意留下来吗?”艾琳娜看着他,“灰网不是逃避,是改变的前奏。”

林望舒没有立即回答。他回想起父母在考核中被贬为“三级预退休员”,失去医疗配额。他想起自己的代码被删改、同事们一个个“人间蒸发”,只留下绩效列表上的一串灰名。他想起那个小女孩在教育系统里被灌输“失败即罪恶”的时候,眼里的光一点点熄灭。

他深吸一口气,开口:

“我留下。但我不只要逃,我要带人一起逃。”

与此同时,在内卷帝国数据控制中心,监察官“Y-4”正注视着一行代码。

【L-0871行为路径偏离监控模型——推测:意识偏移临界点己达临界值】

他冷冷一笑,点开一个叫“灰色协议锁定”的密钥。

“林望舒……你以为你能逃?”

系统悄然启动了一项程序:

**[黑塔项目:试验体L-0871 · 跟踪解构]**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i0ahbi-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