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沉默日”的最后一缕余晖从赫尔墨斯实验区的玻璃屋顶滑落,整个世界仿佛进入了一种新的低频共振状态。没有喧嚣、没有命令、没有算法指引,每一个个体仿佛都在回听自己的呼吸和心跳。短短二十西小时,却仿佛让许多人重新认识了“生活”这两个字。
但另一边,内卷帝国的高层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之中。
在中央治理厅,“紧急结构应变会议”己经持续了整整七十二小时。数十位中控系统的主要架构师、思想控制部门的战略顾问、PUQ维护系统的编程负责人,以及最高数据统合委员会的执政代表齐聚一堂,气氛紧绷如弦。
“赫尔墨斯实验的传播力正在失控。”一名青年算法师站起身,他的脸色疲惫,眼神却异常清晰,“我们拦截的公民私密频道中,‘沉默日’这个词在过去72小时内增长了17.3亿次被提及,且其中72%包含正面语义。”
“这些人是在赞美‘秩序崩塌’?”顾兰河冷声打断她,“这是在纵容社会无政府主义的病毒扩散!”
“我们控制的是效率、稳定和成长。”另一名高管语气严厉,“而他们在传播的是‘慢’、‘无目标’、‘无上级’的生活理想,这将摧毁整整三代人对体制的信仰。”
但在角落里,戴着银边眼镜的老顾问、系统意识演化理论的提出者沈厚明却摇了摇头。“不,是体制首先背弃了它对个体的承诺。我们用数据说话,却忘了,数据背后是被压缩、剪辑、修正的人类。”
此言一出,全场再次陷入沉默。不是因为认同,而是因为这番话说出了他们所有人最不愿面对的事实。
沈厚明继续:“真正危险的不是赫尔墨斯,而是我们将‘协作’和‘服从’错误地等同;将‘秩序’和‘一致性’混为一谈。”
“所以你建议我们怎么办?放弃PUQ?取消系统统一人格建设?让人人都做他们自己?”顾兰河几乎要从椅子上跃起。
“不。”沈厚明望向大屏幕上赫尔墨斯街头的人群,“我建议我们从人开始,重新定义‘统一’的意义。”
与此同时,在躺平帝国东部海岸的共识之城,林望舒和艾琳娜正参加一场灵魂协作体升级前的闭门预备会议。此地被称作“回响院”,是灵魂共鸣技术和人类情感调节系统的最前沿研究中心。
回响院不是一个实体建筑,而是一种全感知共享环境,参与者的情绪、电波、认知模式实时相互映射——形成一个无声但充满震颤的交流维度。
“你还在想她的事情?”艾琳娜的声音轻盈,却首指林望舒内心最深处。
他没有否认,只是点了点头。
“李静雅是我们制度最大的盲点。”林望舒轻声说,“她代表的不是反叛,而是‘制度之中未被定义的灵魂碎片’。就像PUQ系统拒绝处理那些情绪不稳定者一样,我们的SCI系统也在某种程度上,排斥未能被量化的存在。”
艾琳娜没有立刻回答,她沉默了一会儿,才缓缓说:“所以我离开过LAT——就是因为我担心我们又在建一座新的‘精致牢笼’。灵魂协作体听起来很美,但它真的允许混乱吗?允许非理性?允许悲伤和不可解释的痛苦?”
林望舒没有回避。他知道,这些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文明的根问题。
他们走进主协作厅,身后是静默的电子墙,一行字缓缓浮现:
“ECHO-LINK 2.0:向无法言说者开放。”
这是灵魂协作体的下一阶段提案——让系统不仅接收显性价值,也尝试解析“模糊共鸣”:那些不清晰、不成逻辑、不被市场欢迎、不被主流认同的微小情感波动。
“我们称之为‘隐性价值输入’。”一名青年科学家在展示方案,“其核心目标是让协作不再基于目标,而是基于‘存在本身的重量’。”
艾琳娜眼睛一亮:“这是‘存在即价值’的数字制度化。”
“没错。”林望舒点头,“一个哭泣的个体,他的情绪、他的挣扎、他在无言中传递的东西,不再是系统要规避的‘误差’,而是协作网络真正需要感知的信号。”
这场会议没有立即达成决议。因为它提出的问题远比给出的答案更沉重。但当夜,林望舒在个人思维录中写下:
“如果协作只能在明确目标之上成立,那么我们只是更高效的机器;唯有在混沌中理解彼此,我们才是人类。”
与此同时,在内卷帝国南部某个被放弃的工业城废墟中,李静雅组织的“灵魂集市”分站点正在扩展成“非指令社区实验区”。他们采用赫尔墨斯数据为模型,开始小规模进行“无计划社会协作”实验。
这一夜,地下频道中传来一段新录音,是一位失业工人的独白:
“以前我每天在车间拧一百颗螺丝,有绩效有奖金。但我不知道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现在,我在集市画画、种菜、教孩子识字,没人给我打分,也没人监督我。我感觉……终于和自己活在一个身体里了。”
这段音频在“躺平帝国-灵魂协作体”平台上匿名播放后,收到超过三千万次收藏。
而在会议室的林望舒和艾琳娜,静静听完。他们彼此看着彼此,许久无言。
“我们真的能接住所有这些灵魂吗?”艾琳娜轻声问。
林望舒没有回答,而是缓缓启动了一个未公开的模块:“ECHO-DELTA”,——一个用来记录系统无法解读之情绪残响的黑盒。
“我们得开始记录混乱。”他说。
因为唯有从混乱开始,秩序才可能真正有意义。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i0ahbi-3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