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节约时间,船队连夜赶路,不到第二天中午,顺利抵达赤水卫。
常延龄在武家穴市抢了一批私钱和皮料,前些天刚在重庆卖掉,手里不缺银子。
大把大把的银子撒出去,赤水卫的守军果然涌现出很多勇夫,有马的骑马,没马的骑驴骑骡子,哪怕步行出城去接应友军,就在城外转一圈,也能拿到二百文的辛苦费。
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溃兵都在奔向赤水卫。
鲁宗文两天连夜找出去上百里,终于打听到鲁钦的下落。
鲁大帅带着两千多残兵败将,已经退到簸渡河南岸,正准备渡河撤往娄山关,听说赤水卫有人收拢溃兵,临时改变行军方向,正朝赤水卫靠拢。
鲁宗文立刻迎向簸渡河。
两天后,杨锐在赤水卫见到了号称“西南诸将之冠”的鲁大帅。
鲁钦见到杨锐,第一句话便问道:“听说谁能找到我,便赏银一百两,是不是?”
杨锐摸不清他的路数,试探答道:“一百两没错,是不是太低了?我们带的银子不多,只能出这么高的赏格……”
“高了。”鲁钦平静说道:“我刚打了败仗,败军之将不值一百两银子。”
这话说的,让人都没法接话!
看来这个鲁老头,也是个又臭又硬的怪脾气。
“胜败乃兵家常事,鲁大帅在我心目中,绝不是……”杨锐刚刚说到一半,又被鲁钦打断。
“黄钺的赏格是多少?”
“八十两,谁能找到黄提台,赏银八十两,比您低二十两。”
黄钺是云贵提督,也是西南名将,身份地位仅在鲁钦之下。
“那好,拿来吧,一百八十两银子。”
鲁钦向杨锐一伸手,手腕几乎和手掌一样宽,指节粗大,孔武有力。
果然是名将,就冲这个大巴掌,一看打人就很疼。
但是,为什么要我一百八十两银子?
“我是被我儿子鲁宗文找到的,我帮他领一百两赏银,没问题吧?”
鲁钦掐着指头给杨锐算账:“黄长白(黄钺字长白)身中两箭一刀,正在我营中养伤,他的八十两赏银也该归我,咱们一手交钱,一手交人。”
杨锐被他无懈可击的逻辑说服了,转头叫道:“伍春,赶紧给鲁大帅拿一百八十两银子,咱们去接黄提台……”
鲁钦和黄钺都是心态坚韧的百战老将,虽然打了大败仗,暂时脱险后,就显出足够的乐观和镇定,用一个小小的玩笑,向杨锐表示感谢和亲近。
但是鲁钦很清楚,危机并没有解除,反而在步步逼近,奢安二酋的追兵就在屁股后头,很快会被引来赤水卫。
“诸位,你们先走吧,我决意死守赤水卫。”
鲁钦对水师众将和杨锐一拱手:“多谢诸位的援救,倘若我能侥幸脱险,日后定有报答。”
根据斥候的探报,蛮兵前锋已经进入赤水卫地界,距离卫所城不到百里。
现在唯一的出路,就是依靠水师的帮助尽快撤退,然而鲁大帅熟读兵法,深知越是在这种关键时刻,越不能心急,以退为进,方为上策。
果然,常延龄立刻劝道:“鲁帅和我们一起走吧,卫所城太小,若是被蛮兵团团围住,就是里无粮草,外无救兵的绝境!”
卫所城城池低矮,周长不到三里,换句话说就是没有防御纵深,蛮兵如果打造攻城器械,只要攻破任何一处城墙,城池会很快失守,诸葛亮来了也没办法。
与此同时,聚集到赤水卫的溃兵已经高达一万六千多人,而且还在不断增加,水师舰队携带的几千石粮食,分到每个士兵头上只有几十斤,最多坚持两个月,就会断粮。
两个月时间太短,无论重庆的蔡复一,还是昆明的闵梦得,都来不及组建大军,来救援赤水卫。
总而言之,留在赤水卫死路一条。
“不是我不想走,是走不脱。”
鲁钦长叹一声:“营中将士追随我多年,鲁某岂能扔下他们独自逃生……”
他的这番话里有两层意思,不是经验丰富的军中宿将,都听不懂。
第一层意思,他不能像常延龄和温承衽希望的那样,扔下部曲独自上船逃走——失去军队的武将,就失去安身立命的本钱,很可能遭到朝廷的严厉惩处,甚至有性命之忧。
与其被朝廷问罪斩首,不如死守赤水卫,战死后必定会受到优厚追恤,荣及身后,福泽子孙。
第二层意思,如果带着一万多溃兵撤退,肯定“走不脱”。
两军交战,战败后的撤退都是最危险的,最容易造成大量的伤亡,稍有失误,就会演变成单方面的追赶屠杀。
战败后的部队士气低迷,编制混乱,指挥失灵,战斗力严重下降,一心只想逃到安全的地方,根本不愿和敌人交战。
追击的敌军正好反过来,士气和战斗力都处在亢奋的高峰,甚至会越打越疯,只要咬住逃跑的败军,就可以通过不断的袭扰,造成败军自行崩溃。
在另一个时空,鲁钦就是带着残兵败将逃到簸渡河的时候,停了一晚打造渡河的木筏,被蛮兵趁夜袭营,全军覆没,只好自杀。
鲁钦作为一位身经百战的名将,防夜袭属于基操中的基操,纯粹是因为败军没有执行力,才会被蛮兵夜袭得手。
这里面的道理太复杂,常延龄似懂非懂,但是大概明白鲁钦的意思——想带着一万多溃兵成功突围,撤回四川,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怎么办?
继续劝呗。
“反正不能留在赤水卫等死,咱们水陆并进,不,水陆并退,彼此总有个照应,奢贼如果逼迫太紧,我船上的大炮也不是吃素的,万一形势危急,把粮食往水里一扔,怎么也能带走三五千人……”
常延龄这番话合情合理,鲁钦暗暗点头,但是,脸上还有些犹豫。
有水师配合,情况就会好很多。
更关键的是,哪怕打不过奢安叛军,也能用水师撤走几千人,为将来留下种子。
鲁钦和黄钺带到赤水卫的两千多人马,都是他们手下最精锐的私兵,也就是所谓的“家丁”,只要保住这些精锐老兵,再向朝廷要一批粮饷,招兵旗一竖,很快又能扩充成几万大军。
也就是说,将来还有翻身的机会。
还有报仇的机会。
“杨公子,我到底该走该留,你有何高见?”
鲁钦几次听鲁宗文说过,杨锐在这支水师有很强的话语权,既然想靠水师帮忙,也要问问他的意见。
“谈不上高见,我只听说过一句话,大丈夫宁死沙场,不死于城桓之中。”杨锐神色肃穆,用诚恳的目光看着鲁钦。
这个理由,足够冠冕堂皇了吧?
鲁大帅你就大大方方的,赶紧和我们一起逃跑吧!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hcheab-9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