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6章 见敌而逃为上勇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96章 见敌而逃为上勇

 

军情有变,常延龄立刻召集高级军官开会,监运副使温承衽和其他几位贵客也列席参加。

大家都黑着脸,气氛很压抑。

本来以为明军必胜,奢安二酋的覆灭只是时间问题,不停的往前线加运粮草,就是为了困死躲在大山里的蛮兵。

昨天晚上,常延龄他们还缠着杨锐讲《射雕》呢,谁想到一夜之间,战局竟然崩坏至此。

“我们怎么办?还去赤水卫吗?大家赶紧商量一下,拿出个章程来!”

白撒所弹丸之地,船队肯定不能留在这里。

根据战报消息,奢安二酋正在向赤水卫和娄山关方向疯狂反攻,企图重新侵入四川,说不定一觉醒来,白撒所就会变成真正的前线。

“军令如山,当然要去赤水卫,我们按照军令在赤水卫卸粮,然后立刻返回重庆!”

温承衽搓了搓手,对常延龄劝道:“我等听命行事,总是没错的,纵然被蔡中堂责罚,也不会重罚……”

“糊涂!赤水卫过不了多久就会失守,把军粮送去,不是资敌么?”

林卫梁冷言冷语的嘲讽道:“若是奢安二酋得了这批军粮,趁势攻入四川,蔡都堂不会重罚,朝廷也饶不了你,你有几个脑袋够砍的?”

此一时,彼一时,温承衽已经无法拿捏水师,林卫梁也不再对他假客气。

温承衽怒道:“那你说怎么办?难道带着军粮返回重庆?你这是望风而逃!”

林卫梁针锋相对:“望风而逃怎么了?起码我们保全了这批军粮,有功无过。”

常延龄在旁边重重点头,也觉得望风而逃非常不错。

王备忠乍闻噩耗,沉浸在兄长王三善去世的悲痛中,根本没听大家说什么。

鲁宗文挂念父亲鲁钦的安危,坚决不同意返航重庆,也要去赤水卫。

虽然出发点不同,暂时却和温承衽意见一致。

其他的水师军官,当然支持林卫梁,和温承衽、鲁宗文吵了起来,嗓门越扯越高,谁都压不住对方。

常延龄不知道该怎么办,转头看向杨锐。

看到他求助的眼神,杨锐挺身而出,“啪啪啪”,连拍几下巴掌。

天天苦练“破锋八刀”,杨锐对身体的掌控越发熟练,没见他怎么用力,巴掌声却如同金石相击般清越,充满穿透力。

众人立刻静了下来,一起扭头看向杨锐。

“诸位有没有听过这样一个笑话,在我大明军中,见敌而逃为上勇,望风而逃为中勇,误听而逃为下勇。”

众人先是诧异,然后都被逗笑了。

“不错不错,我大明官军就是这样的。”

“能坚持到‘见敌而逃’,已经很难得了。”

“‘望风而逃’也还行,起码没有误判敌情,哎呀,白撒所的战报不会有误吧?万一搞错了,咱们这样跑回重庆,可就变成误听而逃了。”

大家议论纷纷,各抒已见,相比刚才吵架上头的时候,稍微理智了一些。

杨锐又接着说道:“望风而逃没什么不好,我们本来就是运粮船队,并没有命令让我们和敌军交战,现在立刻返回重庆,最起码是个无功无过的结果,全军大败之际,有这个结果也该不错……”

作为水师的贊画,当然要帮自已人说话,杨锐先把林卫梁的逃跑方案狠狠表扬了一通。

林卫梁露出得意的笑容,杨锐却话锋一转:“但是我认为,我们应该更严格的要求自已,不再满足于望风而逃的中勇,而是见敌而逃的上勇,我军船坚炮利,只要不下船,蛮兵就无可奈何……”

包括温承衽在内,几个列席会议的贵客都听傻了。

杨锐这番话味道怪怪的,好像在自嘲,又好像在群嘲,这种不要脸的说话方式非常少见,偏偏说的……还挺有道理的。

常延龄和林卫梁这段日子一直和杨锐泡在一起,对他的怪话有更强的适应能力,也对他“不下船就能保命”的理论深以为然。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好像……可以再做点什么。

常延龄思索着说道:“我军船只基本满员,但是多载一些人,总是可以的,不妨再留一段时间,尽量接应友军……”

他刚刚说到一半,鲁宗文再也按捺不住,猛然站起来,对常延龄躬身行礼:“恳请常参戎再留几天,务必助家父脱险!”

奢安二酋是从东南方向的织金县杀过来的,明军既然全线溃败,正常情况下都是往西北方向逃跑,水师舰队留在赤水河,正好可以接应他们。

听到鲁宗文提到鲁钦,众人都是心中一凛。

现在如果和鲁宗文唱反调,等到鲁钦成功脱险,就把他得罪死了!

反过来讲,鲁钦堂堂三省总@理,可不是一般的武将,如果能把他救回重庆,不但有功,还能落鲁家父子一个人情!

“多留几天应该的,一定要接应鲁大帅!”

“鲁帅国家基石,万万不可有失!”

“还有其他要紧的将领官员,也要尽量接应,不可落入蛮兵手中!”

……

常延龄凝重的点了点头,沉吟说道:“我也想接应鲁帅,可是赤水沿线几百里,到底在哪里等着,才能接到鲁帅呢?”

打死不上岸,这是最基本的原则。

所以,必须呆在赤水河,等鲁钦自已找过来,可是朝廷大军全线溃败,部队早都跑散了,不知道鲁钦现在到底在哪里,没法派人去通知他。

常延龄想不出办法,下意识的又看向杨锐。

杨锐早有考虑,胸有成竹的说道:“所以我们还要去赤水卫,一来可以验证我军是否战败,二来可以让那里的守军帮忙,听说赤水卫的守军有一千多人,把他们全派出去,一边收拢溃兵,一边传话鲁帅,请他立刻向赤水卫撤退……”

这个办法好!

常延龄和林卫梁都是眼睛一亮。

水师不上岸,可以利用贵州本省的官军去接应鲁大帅,同时让溃兵各部都向赤水卫集结靠拢,没准儿真能突围成功,逃回四川,这个功劳可就大了。

“就这么办!咱们快去赤水卫吧!”

鲁宗文暗暗决定,要和赤水卫的守军一起去寻找父亲。

“若是赤水卫的守军不听号令,又该如何?”

温承衽负责友军的联络和协调,但他属于后勤口,和一线官兵很少打交道。

迎着奢安二酋的进军方向去收拢溃兵,这个任务一听就很危险,赤水卫的守军如果不肯去,谁也没办法。

杨锐给出一个简单粗暴的解决办法:“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要银子给够了,自然有人愿意去。”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hcheab-9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