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锐思维发散,正有些唏嘘感慨,听到杨十爷悠悠问道:
“七爷当年闯的祸比你还大,后来是如何处罚他的,你知道吗?”
“不知道,您说。”杨锐小声回答,有点紧张的样子。
尽可能的,为杨十爷提供情绪价值。
“罚他回到应山老家,闭门思过一年,又在老太爷身边做了一年长随,然后外派到武昌府诚远商行,两年后破格升做大管事。”
杨十爷故意停顿片刻,嘴角微笑:“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咱们杨家子弟不怕闯祸,你不用担心。”
足够锋利的爪牙,必然得到家族重用。
杨七爷当年闯祸后,被罚闭门思过一年,一来是避风头,二来是读书充电。
又做了一年老族长的长随,相当于领导大秘。
然后派出去任职,一路飞快提拔,等于诚远商行的总经理CEO。
一条康庄大道仿佛已经摆在杨锐面前。
杨锐却完全无感。
杨家马上快完蛋了,别扯这些没用的。
“既然是这样,伯父您就赶快去蕲春看病吧,家里一切有我,您也不用担心。”
杨锐只想哄着杨十爷尽快跑路,免得锦衣卫来了,他这副病怏怏的身子骨经不起折腾。
“好好好,我给老家去过信了,这两天老家就会来人,等人来了,我再走。”
杨十爷生病后,一直留在武家穴市硬扛着,主要是担心杨家出事。
直到前两天听说,锦衣卫要去抄熊廷弼的家,和杨家无关,前段时间的各种紧张应该都是虚惊一场,杨十爷去了最大的心病,终于同意去蕲春看病。
但是临走之前,还要给杨锐擦屁股。
这么大的案子,杨锐的处理还是太粗糙。
有些首尾不料理干净,万一有人故意挑刺,都是隐患。
有些关系不打点周全,案子就会办的不周全,经不起查的。
有些人不死,怕他乱讲话。
有些人知道的太多,最好打发的远远的,永远不要回来……
当天晚上,狼二在捕盗局的牢房里暴毙身亡。
税课司衙门也在同一天晚上重拳出击,派出班头老戴的衙役班,抓获十三名长期在武家穴码头行凶作恶的犯罪分子。
两名首犯郝老十和金棍,涉嫌多起案件,包括致人伤残,敲诈勒索,盗窃抢劫等等。
另有一名同案的女贼,也在当天晚上被抓获,从她的住处搜出赃银一千两,以及其他一些金银细软……
人证物证都是现成的,都有匹配的模板。
班头老戴本来就是黑白通吃,手里压着的一些案子不好处理,正好安在郝老十和金棍身上,再加上四川帮纤夫苦力还有四个断手断脚的受害者,很轻松凑够了“流三千里边关充军”的罪行。
另案处理,不伤人命,这是杨十爷特意要求过的,总之要尽量低调,不要和八方脚行的案子搞到一起。
但是郝老十和金棍的油水太少,为了补偿税课司衙门和痛失走狗的班头老戴,经过友好协商,把铁头狼外宅的一千两银子分给他们……
捕盗局这边,八方脚行的案子也被拆分成两个案子。
一个是铁头狼的通水匪案,卷宗里注明案犯原名不详,籍贯不详。
穷苦人家很多人都没有大名,又有贱名好养活的说法,一辈子都叫个石娃子、狗剩什么的,很常见的事情。
另一个是王阿鼠的多次杀人伤人案。
隐去了他的外号“狼老二”。
再加上其他一些认真处理的细节,看起来和铁头狼的案子,就是两个毫无关联的案子。
之所以这样大费周章,主要是为了遵守刑部有司的相关规定。
一个大案拆成两个小案子,死亡人数都在十人以下,就不会惊动湖广巡抚衙门,也不用请湖广按察司、黄州知府衙门或者广济县一起会审。
只在下江防兵备道衙门,直接就把案子判了。
(注:在明朝晚期,各种职能的道台衙门不断侵蚀府县的权力,其中也包括司法权,在很多史书资料中,都有道台衙门审案判案的记载……所以,下江防兵备道审案是合理的,这里没有BUG。)
……
转天早起,杨锐来到捕盗局官署。
作为破获“铁头狼通水匪案”的帮闲捕头,他哪怕把案子交上去了,还有很多配合工作要做。
杨锐也希望把这个案子尽快钉死,免得杨家垮台后,再有什么变化,所以一大早就来了。
一奶同胞的王阿鼠杀人案,明面上已经和杨锐无关,不用他跟着掺和。
开始工作前,先到正厅给詹家舅爷请安,詹进元对这两个案子的处置很有魄力,为将来省了不少麻烦,必须表示尊重和感谢。
一见到杨锐,詹进元唰的一下,又甩过来一个二两重的小金锭。
第一次见面也这样,总喜欢拿金子砸人。
不过还好,杨锐还能忍。
他接住小金锭问道:“这是,破案的赏金?”
“哪有这么快的,这是帮你办帮闲捕头省下来的……
捕头的衣裳行头都给你备好了,等下给你拿走,尺码都留了富裕,要是穿着不合适,你自已寻个裁缝改一改,靴子如果大了就多垫两层鞋垫。”
办一个帮闲捕头的虚职,上下都要打点银子,詹进元当初开价一百两,杨锐只给了四十两。
詹进元原本以为,剩下的六十两要用自已的老脸去蹭。
如果蹭不到,还得自掏腰包补差价。
谁知突然出了一个“铁头狼通水匪”案,上上下下都能吃个肚圆,都对杨锐观感很好,帮闲捕头的打点银子就省下来了。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hcheab-5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