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杨府中路五进的院子,族长杨清的书房。
书桌上,摊开一份朝廷邸报。
邸报上,压着一副价值不菲的水晶老花镜。
杨清二目微闭,腰板笔直的端坐桌前,正在听西宾邓全禀报本省、本府、本县发生的官场消息。
杨清少年时无意功名(不是读书这块料,连童生都没有考上),前几年随着杨涟鸡犬升天,花钱捐了一个监生装点门面。
一辈子没有做过官的乡下土财主,原本用不到师爷,但他就喜欢这个派头,每个月花十两雪花银,聘请邓全担任私人大秘。
邸报是从杨涟那里拿来的。
水晶老花镜也是从京师带回来的稀罕物件。
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更是每个东林士子的自我修养,作为东林党新一代领袖的长兄,杨清也以东林士子自居。
还是那种辈分很高,老资格的东林士子。
毕竟年少时闲极无聊,跑去二弟杨涟求学的书院瞎球逛,亲耳听过第一代东林领袖讲学。
听邓全讲一讲,知府衙门和江防道衙门打擂台的八卦消息,再讲一讲荆王府围湖造田,剿灭湖匪十三家老幼五十二口的内幕新闻,感觉整个人的气质都上去了,有一种乡野遗贤,洞察天下事的膨胀感。
遥想诸葛之亮,刘伯之温,也不过如此风采。
不,比他们更胜三分风采,他们没有水晶老花镜。
“惠王和桂王即将就藩湖广,瑞王就藩虽然定址汉中,岁田和乞赐田也要湖广分担,再加上先朝福王的乞赐田还没有凑齐,湖广哪来这么多田地?”
“官府迫不得已才会围湖造田,呵呵,无知刁民,不知三王就藩乃是朝廷头等大事,以至于螳臂当车,自取灭亡,真是可叹可笑又可恨!”
搬出从杨涟那里听来的一套说辞,杨清淡淡点评几句,邓全果然大为折服,一副醍醐灌顶振聋发聩的样子。
想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刚刚去世,燕王朱棣就起兵造反,抢了侄子的皇帝宝座,所以明朝的历代皇帝都像防贼一样防着亲王宗室。
让惠王桂王和瑞王尽快出京就藩,然后才能安排信王朱由检(崇祯)出京就藩,这一套流程关系国本,重要性不亚于辽东战事,以及波及西南数省的奢安之乱。
朝廷大计,势不可挡!
整个天启年间,湖广官场都在忙活这件事,上至二品巡抚,下到县衙白役,都在竭尽全力的配合围湖造田,死几个湖民那都不叫事。
“荆王府百年基业,在浠水右岸置办了连片的上等田庄,足足一万七千亩熟地,巡抚衙门大笔一挥,全换成围湖造田的生地,每年出息骤减大半,荆王府本已经捏着鼻子忍了,不料又摊上人命官司,着实是无妄之灾。”
邓全从小在绍兴府长大,凭仗一口硬邦地道的绍兴话被杨清聘为幕友。
其中根底,却不足与外人道也。
每个月十两银子的高薪可是实打实的,所以无论大事小情,邓全都努力地出主意,提建议:
“邸报上虽然勉强遮掩了,过些日子,朝廷对荆王府定然还有处罚,老爷不妨联络乡里三老,上书为其辩解一二,以尽邻里之谊。”
藩王宗室的岁田由“有司代管”,只是账面上的一个虚数,地方衙门每月根据这个数字拨付钱粮就行了。
乞赐田却是“天子亲亲之恩”,必须用真实的田地钦赐藩王。
按照天启皇帝的旨意,惠王桂王和瑞王的乞赐田共计几百万亩,因为数字太大,只能从湖广全省拼凑置换,以至于荆王府殃及池鱼,为了弥补熟地换生地的损失,下手稍微狠了一点,情有可原。
“唔……一动不如一静,不急。”
杨清毕竟活了好几十岁,本能的感觉这是一个馊主意。
又有些吃不准,打算回头问问兄弟杨涟。
“昨天还有一件事,杨锐和杨萍姐弟,天擦黑去了二房……”
“去向二夫人告状么?”
杨清莫名的有点心虚。
杨家以耕读传家,以仁厚为本,打鞭子用的就是普通马鞭,不像有些豪门大族预备有铁扣皮鞭,几鞭子下去皮开肉绽,关水窖也是普通水窖,不像有些豪门大族有真正的水牢。
杨锐毕竟是同族子侄,如果闹出人命,传出去好说不好听。
“他们找的是慧姐(崔氏),没见到二夫人,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二房发生的事情,邓全不知详情,故作纠结的犹豫片刻,谏道:“杨锐就算出了水窖,也该先到老爷这里磕头认错,他跑去二房搞风搞雨,必须严惩!”
“不错,国有国法,家有家……”
杨清话说到一半,丫鬟进来禀报,二房老夫人来访。
?
大户人家最重礼教规矩,弟媳妇招呼都不打一个,直接闯门来找大伯,还真是串门拉肚子——稀客。
杨清连忙起身出迎,邓全留在书房,无聊的捻着山羊胡,揣测詹氏的来意。
杨锐昨晚刚去二房,二房老夫人就来了,难道是替他做说客?
呸!就凭杨锐那小子,他也配!
肯定是别的事情。
比如二老爷杨涟在外面突然急用一笔银子,要从族中公账支取——杨涟身为清流领袖,以清廉刚正闻名天下,为了避嫌,暗地里的生意都挂在公账上,由族中一并打理。
也不对,二老爷要用银子,派心腹人回来说一声就行了,况且二房老夫人诚心礼佛,一向不理俗务的……
山羊胡几乎捻成一条小辫,还没有猜出二房老夫人到底干嘛来了,忽然脚步声响,杨清推门而入,回到书房。
“派人把杨锐叫来……算了,我不想见他,你代我去骂他一顿,让他长长记性!”
“就这样放过他了?请老爷三思,断断不可开此先例,否则人人效仿,岂不坏了规矩!”邓全仗义直谏,嗓门提高八度。
蹉跎半生,潦倒半生,老邓的后半辈子都指望杨家这条大粗腿,对杨锐这种败家子绝对零容忍。
五百两银子,在应山县里找个包年的不好吗?
怀上了,还能帮你生儿子的那种。
“尽快了结此事,是二夫人的意思。”
看到邓全义愤填膺的样子,山羊胡子一翘一翘的都打卷了,杨清又好气又好笑——这老货,虽然做师爷做到馊主意一个接一个,却难得如此忠勉,又如此耿直。
等等,馊主意一个接一个也很厉害,简直是一盏指路明灯,只要反其道而行之……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hcheab-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