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耕读为本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章 耕读为本

 

“杨锐哪来这么大面子,让二夫人专程跑来一趟?”

邓全就像后世的学渣,哪怕告诉他正确答案,也无法理解。

“二夫人知书守礼,专程跑来一趟,是给老夫面子,并不是给杨锐面子,老夫又岂能为这点小事,驳了二夫人的面子……”

绕口令似的车轱辘话,让邓全觉得费脑子。

好像听懂了,又好像没听懂。

但是作为一个智计百出的师爷,这个时候肯定不能露怯。

淡定从容的叹口气,淡定从容的领命而去,淡定从容的慢慢踱到杨锐住的偏院……终于灵光一闪,把几个“面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绕明白了。

“王八偏要装乌龟,就不能好好说话么……还有杨锐这厮,竟然攀上了二房老夫人的路子。”

邓全的眼中,多了几分审慎。

他原本打算,在院子里当众痛骂杨锐一场,让杨家子弟都看看败家子的下场。

现在,却不可如此鲁莽。

找个僻静的耳房,命人去叫杨锐,邓全坐进官帽椅,二郎腿试了试,感觉太过傲慢,也有点匪气太重,撩长衫又把腿放下……

杨锐就算攀上二房老夫人的路子,堂堂邓师爷也没有降阶相迎的道理,但是“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如何与杨锐这种抱女人大腿的卑鄙小人打交道,分寸很是不好拿捏。

是示好结个善缘。

还是略施小计,阴他一遭……

杨锐走进耳房,邓全摆摆手,将随从打发出去,屋里屋外的几丈方圆再没有别人。

看到这个阵势,杨锐的眼中,多了几分审慎。

原主惹下的狗屁官司,该有一个了断了。

就像刚刚破蛹而出的蝴蝶,湿漉漉卷成一团的翅膀还不会飞,杨锐现在正是最脆弱的时候,生杀予夺,只在杨家几位大人物的一念之间。

当然了,应该没有性命之忧。

就怕禁足读书一类的惩罚,只能打盆水洗白白,等着锦衣卫来抄家。

“锐少爷啊锐少爷,你让老爷很为难,也让我很为难呀,老爷让我来骂你一顿,还要重重罚你,你说我该怎么办?”

邓全露出慈祥的姨母笑,对自已的话术很得意——这铺垫,这转折,绝了!

杨锐也肯定懵了。

杨锐确实有点懵,一上来就把自家东翁卖了,哪个正经师爷这么说话?

邓全可不是什么好好先生,原主因为公款逛窑子被杨清责罚,邓师爷在旁边煽风点火的狠狠踩了两脚,关水窖最少有他一半功劳,现在突然尴尬示好,难道……是在给我挖坑?

“我既然犯错,老爷罚我是应该的。”

杨锐避而不答,没有接招。

除了害怕掉坑,也是因为这种对答太油腻,邓全不知道憋着什么坏招儿,没必要给他捧哏。

“别紧张嘛!男子汉大丈夫,怎么想就怎么说,说说看,你想要重罚还是轻罚?”邓全皱了一下眉头,又展开笑容。

“轻罚……可以吗?”杨锐摸不清路数,试探问道。

“这就对了嘛!”

“大丈夫能屈能伸,早先你若是老老实实的认错认罚,而不是满口狡辩,老爷也不会那么生气,好在都过去了,毕竟一笔写不出两个杨字,老爷的板子高高举起,最后还不是轻轻放下,不会再重罚你了。”

“哈哈哈,是不是如获重释?”

邓全话里话外的,都把杨清顶在前面。

一方面是恪守师爷的自我修养,端谁的饭碗替谁说话,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杨锐太过驽钝,再三提点的这么明显,还是一脸木讷,缺乏正向反馈。

示好的心思有点淡了。

果然,杨锐干巴巴的应道:“多谢老爷宽宏大量。”

邓全感觉有点心累,脸上的笑容却越发和蔼:“虽然不再重罚,但还是要罚,老爷说了,‘让你有多远滚多远,回头等二老爷回来,不要在府中碍眼……’”

这个可以有!

杨锐面色沉重的点了点头,心里却已奏响欢脱的BGM。

让我滚?

好嘞!

邓全代表自家老爷骂过杨锐,又伸出两根手指:“杨府你是不能待了,也不能留在应山县城,老爷给你两个去处,第一,去马蹄湾做个庄头,只是庄子小了点,水田旱田加起来四百余亩,有点委屈你锐少爷。”

听着还行。

只要跳出杨府,就是正中下怀。

等到锦衣卫抄家,杨府名下的田庄肯定会被收缴,但是远离漩涡中心,就有转圜的余地。

“第二个选择,去武家穴学生意,咱们杨家在武家穴市(注1)的生意做得好生兴旺,管事的十爷年纪大了,又是你的至亲长辈,你跟着好好学两年,将来就是一方管事,干得好了,还有机会调到武昌府和应天府(南京)。”

邓全笑容亲切,打趣道:“所谓好男儿志在四方,我为了此事,在老爷面前着实帮你美言了几句,呵呵呵,该不该谢谢老夫?”

“多谢邓师爷成全,我就去武家穴!”杨锐喜出望外,诚恳道谢。

武家穴市的舞台,肯定比马蹄湾庄子大得多,不管邓师爷出于什么目的推荐自已去武家穴市,都当得起这声谢。

今天的这场谈话,大获成功!

不可能有更好的结果了。

“好说好说,前两日我是严苛了些,但我一向对事不对人,锐哥不怪罪就好。你既然愿去武家穴,老夫今日就禀报老爷,助你尽快成行……”

邓全一掸长衫,舒畅快意的二郎腿。

今天的这场谈话,大获成功!

明面上对杨锐示好,暗地里狠狠阴他一遭,两个计划都圆满完成,将其玩弄于股掌之上,而不自知。

反过来还要谢谢老夫。

乡下的纨绔子弟没见过世面,稍微撩拨几句,果然要去繁华所在的武家穴市。

殊不知杨家以耕读为本,庄头当得好,将来还有回到杨府核心的机会。

按照“士农工商”的顺序,买卖生意却是排在最后一位的末流,杨锐去了武家穴市,就像朝廷大佬贬谪南京陪都,再难有出头之日。

武家穴市钱财利益交集,人际关系复杂,如果在花花世界里把持不住,人就废了。

注1:明朝的市,就是日常化的大型市集,行政级别很低,和现代的“市”不是一个概念。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hcheab-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