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宗文又告诉杨锐,鲁家军很快会进入封闭整训,然后再次派往前线,因为部队减员严重,尤其缺乏辅兵,请杨锐回到湖广后,帮鲁家军招收一批青壮,送到重庆来,保证不会让他白忙一场。
如果在湖广遇到什么难处,可以找郧阳参将孟世德帮忙,他是鲁钦的老部下,绝对的自已人。
湖广深处内地,镇守一方的参将就很值钱,虽然是武将,在文官面前也能说上话。
迎面正好走来几个官兵,杨锐随意扫了一眼,和其中一个大头兵对上了眼神。
牛奎!
青琐阁的那个粽子手狎司!
杨锐盯着他又看了两眼,确认自已没有认错人,这家伙说去辽东投军,怎么跑到四川来了。
牛奎也认出了杨锐,立刻脸色大变,就像耗子见了猫,当时就想转身逃跑。
杨锐却脚下不停,从他身边走了过去。
吃过早餐,杨锐接到命令,让他午后去三省总督衙门,等候蔡复一召见。
午后来到总督衙门,在耳房里排队等了一个时辰,终于轮到杨锐。
大人物就是这么忙,等一个时辰很正常。
然后的谈话,半刻钟结束。
有一种三甲医院挂专家号看病的感觉。
蔡复一对杨锐也有招揽之意,杨锐婉言谢绝后,他也没有强求。
杨锐虽然人才难得,但是朝廷集结五省之力,耗费无数钱粮兵马来平定西南,不可能像《三国演义》那样,靠一两个天才谋士包打天下。
作为三省总督,蔡复一手下不缺人才。
人尽其用才是最重要的。
杨锐本来以为,蔡复一会询问燕子滩之战的细节,没想到他话锋一转,聊起了如今正闹得沸沸扬扬的“辽案”。
毫不避讳的,在杨锐面前痛骂阉党。
蔡复一和熊文灿的情况有些类似,不算真正的东林党,却和东林党的很多大佬关系紧密。
事实上,能在天启初年受到提拔重用的封疆大吏,都和东林党有或深或浅的关系,否则根本坐不到那个位子上。
杨锐陪着他骂了几句,问起杨涟的情况,一概推说不知道。
朝局波谲云诡,在这个当口,西南前线又打了一个大败仗,蔡总督的压力很大。
杨锐不想趟这趟浑水,拿到七品虚职的敕书后,随即告辞走人。
回到自已的住处,老将黄钺早在这里等着他。
“黄军门要找我,派人来传就行了,怎么亲自过来?”
杨锐赶紧上前行礼,黄钺年过五十,比杨十爷都大了好几岁,又是堂堂的云贵提督,必须得敬着。
“我没有鲁承宇(鲁钦字承宇)那么多穷讲究,正好有事找你,想来就来了。”
黄钺是万历二十九年的武状元,鲁钦是同年的武进士,两人关系莫逆,却又一辈子互相别苗头。
“鲁承宇给你了一个随军贊画?敕牒告身呢,拿出来我看看。”
他向杨锐一伸手,翘着花白胡子吐槽道:“老鲁就是会算计,明知道你不肯留在军中,偏给你一个实缺贊画,其实还不是和虚职一样,连俸禄军饷都省了。”
杨锐只好帮鲁钦辩解:“有这个随军贊画的身份,回到湖广后,我就有了护身符……”
“那我再给你加一道护身符。”
黄钺接过敕牒告身,取出随身铜印,咣咣两下,盖上云贵提督的大印。
“也算我一份,以后你也是我们云贵两省的随军贊画,不管你是否到任,都给你留一份俸禄军饷。”
他又取出一块黄铜腰牌,交给杨锐:
“凭这块腰牌,可以在西南五省畅通无阻,到了云贵军中就和自已家一样,另外你回湖广后,拿着这块腰牌去找我家老大黄琮,让锦衣卫给你行个方便,他敢有半点怠慢,你替我踹他……”
黄钺出身锦衣卫世家,祖父是嘉靖年间的武进士,南京锦衣卫一等侍卫,黄钺中了武状元后,一路做到云贵总督,早就不需要家传的锦衣卫世职,便转给了长子黄琮。
“犬子不肖,全靠祖上余荫,官封南京锦衣卫佥事,我当年可是锦衣卫同知的。”
黄钺和其他老年人一样,也喜欢炫耀儿子,似贬实夸的心里暗爽,又说道:“他正在湖广办理‘辽案’,我今天就给他写封信,让他尽量善待杨家,你尽管放心。”
“黄大哥原来在湖广?!”
杨锐又惊又喜,虽然第一次听说黄琮的名字,却毫不犹豫的,认下这个便宜大哥。
县官不如现管,杨锐如果真和锦衣卫对上了,黄琮比常延龄更好使。
锦衣卫佥事已经属于高级官员,虽然上面还有指挥使和同知,下面却有一连串的镇抚、千户、百户、试百户、总旗、小旗……
有黄琮这层关系,杨锐在武家穴市的那些勾当,再不怕穿帮。
杨锐再三向黄钺道谢,黄钺却不以为然的摆摆手。
“这些都是虚头,我再送你一个人……刀岩,你过来,见过杨公子。”
随着黄钺的招呼,站在门口的一名家丁迈步上前,跪下向杨锐行大礼。
“这孩子是我在云南收的亲兵,人老实,但是打仗不要命,以后你收了他,万一遇到危险能帮你挡刀。”
黄钺又凑到杨锐耳边,小声说道:“阉党如果不肯放过杨家,就让刀岩保着你,跑来西南投军,军营里不管朝廷里的腌臜事,没人敢动你。”
“辽案”震动天下,最后会发展到哪一步,除了杨锐没人知道。
黄钺送给杨锐一名死士,就是为了做最坏的打算,帮他留一条后路。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hcheab-10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