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思妻书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7章 思妻书

 

“大少爷来书信了,信中说他一切安好,这一封是特意寄给夫人的。”

喜鹊把信送来也没有多留,拿了赏钱就走。

顾远舟的信竟是比梅夫人传来的消息迟了近一个月。

也许是因为京城疫病外头戒严的缘故,造成了耽误。

一封原本年前该到的信年后才至。

信封上的火漆完好,信封上写着“知意亲启”西个大字。

是顾远舟的笔迹。

想来顾府之人也对小夫妻之间互诉衷肠的书信是没什么兴趣的吧。

完好不不动的送了来。

沈知意打开书信,视线慢慢落到了笔墨之上。

“知意卿卿如晤,

展纸濡毫,顿生思绪。

自京中一别,己有数月,不知夫人可安好?

今奉书报安,粮草己安然抵境。

虽路途崎岖,困难无数。

山川险阻横亘,风雨霜雪交加,盗匪亦时常觊觎。

途中虽遇烽烟数度,然将士同心,终保粮草无损。

今北风凛冽,沙尘蔽日矣。

边塞苦寒,昼则黄沙扑面,夜则霜凝帐帘。

然幸得夫人缝制皮裘,毛衣毛裤加身,针线绵密,温若春阳。

方知冰雪不足畏,风尘不足苦。

同伴者皆欣羡不己。

每披此氅,身着此衣,如夫人环抱左右,暖意沁心。

塞外春色迟,惟盼归期早。

待东风解冻,柳絮纷飞时,定当卸甲归庭,执手看花,补尽别离之憾。

愿夫人珍摄玉体,勿念塞北寒苦,静候佳音。

伏愿珍重,谨祝康安。”

书信写得挺感人,文采那是斐然。果然不愧是案首之才。

信中就说两件事,报平安,春日归,这与梅夫人传达的意思一致。

己经过去了大半个月,沈知意对此早早了然于心。

不过万万令他没想到的是——随信而来的还有一张银票!

是银票!一百两!

此刻,她满心都是难以言喻的惊喜。

顾远舟真真是太懂她了。书信有什么意思,银票才最实在。

这般意外之喜,让沈知意只觉心中似有无数只雀鸟在欢快地扑腾,喜不自胜。

沈知意指尖抚过银票上“宝丰隆汇通”的朱砂印鉴,沈知意的嘴角不受控制地上扬。

沈知意高兴地差点就要笑出声来,心中笃定,果然是发达了,莫非立功了?

这么快就得到了上峰的赏识?

亦或者反打劫的沿途匪盗?

管他的呢,不管怎么来的,反正能往家里拿钱的夫君就是好男人!

顾远舟真不错,“书信”送的正合她意!

她忍不住再次拿起银票,对着那朱红印鉴瞧了又瞧,嘴角的笑意愈发浓郁。

这家伙,就这样寄银票,不怕沿途弄丢了么?可真是的?

也不急于这一刻嘛!

这就相当于后世用快递寄钞票,这顾远舟可真敢!

还好一路山高路远,书信达到,未出差错。

这可是一百两的巨款呐!

沈知意亲自将这张银票放到自己的钱匣之中。

不禁感慨到:还是出差好啊,有机会捞油水。

天天站岗有什么意思?最多是被哪个官员看中给自己当女婿!

不过在这重文轻武的朝代,想来官员们也不想自家千金嫁给一个没有前途的禁卫军士兵吧。

莫说沈知意并未对顾远舟生出多少思念之情,哪怕她己经明了自己是顾远舟妻子的身份,她也只将顾远舟当做自己过日子的合作伙伴。

如果顾远舟飞黄腾达,她当然高兴,可以做个更富裕些的咸鱼,吃喝不愁。

如果顾远舟万一有一天身陷囹圄,她一定第一时间想办法跟他和离,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如果顾远舟真的一蹶不振,从此庸碌无为,那也没关系,反正跟谁过不是过,只要有个落脚的地方,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能让她安安稳稳当咸鱼便好。

她有嫁妆怕什么!

只要牢牢把持住自己的嫁妆,自己的资产,无人来打扰,这咸鱼日子她是过定了。

朝堂之上的风云自是传不到小院里来。

她们三个日日守着院子,有顾府里发下来的年货和隔壁院里的小菜,顿顿有肉,日子过得不错。

沈知意因着风寒感冒一场的苍白脸色也渐渐改善了回来。

沈知意也渐渐习惯了一天两顿顾府生活。

正餐吃饱的话,连下午茶夜宵也不再需要。

但是街市上的新闻可是一条接着一条经由春红的人脉或者三福的人脉传到沈知意的耳朵。

春红闲暇之余又开始领了新的毛线手工活任务。

“真奇怪,怎么都要开春了,还有毛线织!”沈知意不明所以。

“娘子不懂了吧,看这颜色,这款式,据说是利民商号准备往军中捐赠的物资。”

春红脸上一副骄傲的神色。她织的毛线衣是要送到边防军中去的。

说到利民商号,必然是要提国公夫人的。

于是春红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绘声绘色将国公夫人宛若天神之姿,从天而降,救了满城百姓的的壮举细细讲了一遍。

“听说还有人从广安大厦回来后要为国公夫人在那处立塑像呐!不过外头好多府宅门口都挂了白番,想来是很多人在这场风寒中病故了。”

说到此处,春红显然情绪有些低落。

那风寒的凶险他们是经历过的,没想到外头这么艰难。

嚯!

难道国公夫人真的手搓了青霉素,治愈了这场天灾人祸的疫病?

要沈知意说,或许一开始真的是只普通风寒。

但是因为严寒时间太长了,气温又极低,百姓缺衣少食的,身体底子差,病亡率肯定较往年高些。

结果风声鹤唳,将病人集中到一处,二次养蛊,致使了更大规模的伤亡,真是不知道一时该说是天灾还是人祸了。

可是那广安大厦怎么办?

这可是利民商号新开发的房地产项目,经历了此事,古代人又迷信,很难不预测到后续发展,指定不顺利。

年前全京城的人都眼巴巴盼着,人满为患的。

哎,这可是全京城人盼了好几个月的热闹,怕是就此要收场。

沈知意听闻,心中不免泛起一阵唏嘘。她叹了口气,满心遗憾。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哪怕是她顶顶厉害的国公夫人也困难重重。

命运的无常,实在令人无奈。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ghbef0-10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