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半年,命运这只无情的大手,又一次狠狠地捉弄了我们家,给我们开了一个残酷至极的玩笑 —— 姥姥,那个一首被我视作温暖港湾的人,病倒了。我对那一天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天空阴沉沉的,仿佛一块巨大的铅板压在头顶,让人喘不过气来。舅舅和姨娘们都神色凝重,眉头紧紧地拧在一起,母亲则满脸焦急,眼眶中隐隐有泪光闪烁。他们搀扶着虚弱的姥姥,匆匆忙忙地朝医院赶去,那脚步匆忙得几乎有些踉跄。那时的我,满心天真地以为,姥姥不过是偶感风寒,去医院瞧一瞧,吃点药,很快就能像往常一样,健健康康地回家。
然而,现实却如同一记重锤,将我的幻想彻底击碎。没过多久,我听到父亲接到了母亲的电话,好像是姥姥很严重如果手术需要很多钱,我听到父亲说,让母亲和大家定,然后我爸同意拿钱手术,可是没过多久。姥姥回来了,后来,我才从大人们压低声音的交谈中得知,姥姥的病情远比想象中严重得多。她年事己高,身体的各项机能早己衰退,医生经过详细的检查和谨慎的评估后,无奈地摇了摇头,不建议进行手术,只能让姥姥回家,采用保守治疗的方式。
从那之后,姥姥的身体状况便如同一叶在狂风暴雨中飘摇的孤舟,每况愈下。她的脸颊愈发消瘦,原本圆润的脸庞如今只剩下一层皮包着骨头,眼睛深深地凹陷下去,眼神也变得黯淡无光。曾经那个总是笑容满面、手脚麻利的姥姥,如今只能虚弱地躺在病床上,连坐起身来都显得极为吃力。她吃不下任何东西,每次尝试着吞咽,都会引发一阵剧烈的咳嗽,那痛苦的模样,让每一个看到的人都心疼不己。
姥姥和姥爷含辛茹苦,一共养育了六个子女,母亲作为家中的老大,从小便承担起了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而父亲,因为有文化,为人又踏实可靠,在姥姥家一首都是主心骨一般的存在。姥姥家的大事小事,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邻里纠纷,父亲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帮忙出谋划策,跑前跑后地操持。姥姥对我,更是疼爱有加。小时候,我最喜欢去姥姥家,每次一到姥姥家,她就像变戏法似的,从柜子里拿出各种好吃的,那些美味的糖果、香甜的点心,都是我童年最美好的回忆。她总是把最好吃的东西留给我,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模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慢点吃,别噎着,还有呢。”
如今,看着姥姥被病痛无情地折磨,我心里仿佛被千万根针扎着一般难受。随着姥姥病情的日益加重,我这个原本懵懂无知的孩子,也渐渐明白了死亡的含义。夜晚,我常常躺在床上,望着黑漆漆的天花板,心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我知道,姥姥可能随时都会离开我们,这种预感如同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得我几乎喘不过气来。
为了能让姥姥在最后的时光里感受到家人的陪伴和关爱,我们一家人决定轮流守在姥姥身边,为她送终。那 12 天的时间,仿佛被无限拉长,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满了煎熬。大家日夜轮流照顾姥姥,时刻关注着她的病情变化。哪怕是深夜,只要姥姥稍有动静,守夜的人便会立刻起身,关切地询问。我也在这期间学会了许多,学会了如何照顾病人,学会了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中保持坚韧。就连在一张硬邦邦的长条板凳上,我都能在疲惫的守护后,沉沉地睡去,而且睡得十分安稳,因为我知道,我是在为了姥姥尽自己的一份力。
到了第 13 天,仿佛是上天怜悯我们,奇迹似乎出现了。姥姥在大家的悉心照料下,竟然有了些许精神,还喝了半碗牛奶。看到姥姥那干瘦如柴的手费力地端着碗,一点点将牛奶喝下去,我们的心中既心疼又欣慰,仿佛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以为姥姥的病情终于有了好转的迹象。大家的脸上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相互之间传递着喜悦的眼神。
可是,命运却再次露出了它狰狞的面目。当天夜里,大人们担心我们小孩子长时间守夜,身体吃不消,影响休息,便让我们去离姥姥家很近的三姨家住,好好睡一觉。我虽然满心不情愿,但看着大人们疲惫的面容,也只能乖乖听话。
第二天早上,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房间里,本应是美好的一天,然而,我醒来后,却看到三姨一脸悲伤地站在床边。她的眼睛红肿,脸上还残留着未干的泪痕。还没等我开口询问,三姨便哽咽着告诉我:“姥姥在昨天夜里走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瞬间,我只觉得脑袋 “嗡” 的一声,整个人都呆住了,简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愣在那里,好几秒都回不过神来,随后,心中涌起一股无法抑制的悲痛,我疯了似的朝着姥姥家跑去。一路上,我的耳边只有呼呼的风声和自己急促的呼吸声,路边的景物在我眼中迅速地倒退,仿佛一切都变得模糊不清。
当我跑到前街时,远远地就看到姥姥家门前挂着岁头纸。那惨白的纸张在风中轻轻摇曳,如同一只苍白的手,无情地宣告着姥姥的离去。那一刻,我的心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地攥住,狠狠地击了一下,泪水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顺着脸颊肆意流淌。我知道,姥姥真的走了,那个无比疼爱我的姥姥,再也不会出现在我的生活中。以后的日子里,我再也吃不到她亲手做的美味佳肴,再也听不到她温柔地呼唤我的名字,那些曾经温暖的画面,只能永远地留在我的记忆深处,成为我心中最珍贵却又最刺痛的回忆。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gcafic-1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