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9章 一〇四七章:视察赣西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49章 一〇四七章:视察赣西

 

方梦华的船在破晓时分靠西岸。奉新县的码头早已荒废,木桩腐烂,青苔爬满石阶。晨雾中,几个衣衫褴褛的孩童蹲在浅滩摸螺蛳,见到明军旗帜,吓得丢下竹篓就往芦苇荡里钻。

「嫑跑!」戈旻喝住他们,用的是赣西土话,「是大明国个官家来了,畀粮食个!」

孩子们僵在原地,最小的那个赤着脚,脚底板满是裂口,渗着血丝。

方梦华蹲下身,从随行医官手里接过药膏,招手示意那孩子过来。男孩犹豫许久,才蹒跚走近,却在距离三步时突然跪下,额头抵地,瘦小的肩膀瑟瑟发抖。

她心头一刺。

这不是礼节,这是恐惧——伪秦治下的百姓,见官必跪,违者鞭笞。

「起来。」她轻声道,伸手扶他,「大明不兴这个。」

男孩茫然抬头,脏兮兮的脸上嵌着一双过早苍老的眼睛。

方梦华的马车碾过龟裂的田埂,车辙在干涸的泥土上刻下深深的痕迹。九月的骄阳炙烤着赣西大地,空气中弥漫着腐朽与绝望的气息。

奉新县的田野本该稻浪翻滚,如今却只剩枯黄的杂草。田埂边歪斜的稻草人身上挂着破布,像一具被吊死的尸体。远处几间茅屋塌了半边,屋顶的茅草早被扒光——大约是饿极的村民拿去充饥了。

「停车。」方梦华突然道。

她跳下马车,走向田垄间一个佝偻的身影。那是个老农,正用豁口的柴刀刨着土坑,身旁放着几颗发霉的葛根。听到脚步声,老人像受惊的野兽般蜷缩起来。

「老伯,县里个赈灾粮冇发到箇里来啵?」方梦华蹲下身,用新学的赣话轻声问。

老人浑浊的眼珠转了转,突然啐了一口:「妖女!又想骗俺俚食毒粮!」

警卫猛地按刀上前,却被方梦华抬手制止。她注意到老人脖子上烙着的「奴」字——这是被伪秦官府标记过的逃奴。老人枯瘦的手臂上还有几道鞭痕,新伤叠着旧伤。

「老伯,本座是大明首相方梦华,你讲个妖女。」她解下腰间水囊递过去,「箇水是干净个。」

老人盯着水囊,喉结滚动,却不肯伸手。方梦华拧开盖子自己先喝了一口,再次递过去。这次老人一把抢过,贪婪地灌了起来,水顺着花白胡须流下,打湿了破烂的前襟。

「佢俚...佢俚话食了明军个粮会肠穿肚烂...」老人喘着气,声音嘶哑,「前日王家村三十多人...吃完赈粮死得精光...」

方梦华瞳孔微缩。她转头对随行秘书林小婉道:「记下来,查王家村赈粮发放记录。」又对老人温声道:「老伯叫什哩名字?屋里还有什哩人啵?」

「贱名刘三...」老人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崽被拉去当兵...媳妇带着孙俚逃荒去哩...老婆子旧年饿死哩...」他指着不远处一个小土包,那里插着半截木牌,字迹已经模糊。

方梦华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布袋,里面装着炒米和盐。「刘伯,箇些你先拿着。三日后会有医官来村里,你让乡亲俚都来看看。」

老人接过布袋的手在发抖,眼中警惕与渴望交织。方梦华起身时,发现田埂上不知何时已聚集了十几个衣衫褴褛的村民,他们远远站着,眼神中充满敌意。

奉新县衙已成废墟。断壁残垣间,几只野狗撕咬着一具骸骨,看衣料像是伪秦小吏。方梦华踩着瓦砾走进半塌的大堂,发现墙上还残留着血写的标语——「宁做刘家鬼,不为方氏奴」。

「全县壮丁被掳走七成。」年轻的县丞捧着册子汇报,声音有些发抖,「剩下的大多是残疾人和五十岁以上老者。伪秦撤退前烧了粮仓,还往井里扔死畜...」

方梦华翻开花名册:「识字的有多少?」

「全县...十二人。」县丞苦笑,「六个是前宋秀才,五个是算命先生,还有一个是专写状词的讼棍。」

她合上册子。这十二人中,有九个正在散布「信魔教的明军挖小孩心肝炼丹」的谣言。方梦华揉了揉太阳穴,连日奔波让她眼前阵阵发黑。

「首相,要不要先抓几个造谣的?」警卫队长艾倩低声问。

方梦华摇头:「治标不治本。」她转向县丞,「明日召集所有识字之人,就说...大明要重修县志,酬金优厚。」

在筠州城墙下,宁铁龙扯开军服,露出胸前的烙印。烈日下,那个扭曲的「奴」字格外刺目。

「看清楚!」他对着围观百姓怒吼,声音嘶哑,「四年前刘光世个人帮俺烙个!尔俚如今怕明军?往年哪个把尔俚卖到金国挖矿个?!」

人群骚动起来。一个缺了条胳膊的老汉突然冲出,掀起衣襟露出同样的烙印:「宁、宁家崽?尔还活着?俺女崽哩?俺女崽被卖到...」

宁铁龙僵住了。他认得这老汉——青林村的铁匠,女儿小翠和他妹妹关在同一辆囚车里。那年他十六岁,眼睁睁看着妹妹被金国商人拖走,自己则被烙上奴隶印记卖到矿山。

「俺会寻到佢。」他最终只挤出这句话,转头对方梦华低声道,「首相,得从金国赎人...完颜孛吉的奴隶船每月初五经过潍州...」

方梦华默默记下。远处,几个穿长衫的身影正悄悄退入小巷。她示意侍卫跟上去,自己则走向那个瘫坐在地的老汉。

「老人家,尔女崽叫什哩名字?多大年纪?有什哩特征?」她蹲下身轻声问。

老汉浑浊的眼中突然迸发出希望的光芒:「小翠...大名赵翠儿,今年该有十九了...左耳后有颗红痣,会唱采茶歌...」

方梦华认真记下每个细节。当她抬头时,发现周围百姓的眼神已经变了,那种刻骨的敌意稍稍松动,取而代之的是小心翼翼的期待。

临江军学宫的棂星门塌了半边。明军在这里搜出七本伪秦颁发的《辟邪录》,记载着如何识别「伪明妖术」——诸如「见人不行跪拜礼者必是明谍」、「说官话不带赣西口音者多为妖人」之类的荒唐条文。

方梦华召见了本地唯一没逃去蜀宋的秀才——一个瘸腿的落第书生,靠在替人写家书换粥活命。当童秀才拄着竹杖一瘸一拐走进临时官署时,方梦华注意到他洗得发白的长衫上打着整齐的补丁,指甲缝里却藏着墨渍。

「童秀才,听说你能背《袁州救荒录》?」她递过一块金陵带来的桂花糕。

书生盯着糕点喉结滚动,却突然冷笑:「怎么?妖女也要学圣人之道?」

小艾子的手按在刀柄上,方梦华却笑了:「我若是妖女,此刻你已身首异处。」她将糕点放在桌上,「我要你重开学堂。教孩子认字,月俸三石米。」

「然后让他们读你们那些'无君无父'的邪书?」童秀才讥讽道,眼睛却不时瞟向那块桂花糕。

方梦华直接摊牌,抽出本手抄册子:「不。先教《急救方》《农桑辑要》,教他们怎么治疟疾、防虫害。」

书生的手指捏皱了衣角。窗外传来孩童咳嗽声——他的小儿子正害着热病。方梦华循声望去,看见一个面黄肌瘦的妇人抱着个五六岁的男孩,站在院角的槐树下。

「令郎病了?」她起身走向窗前,「军中医官就在隔壁。」

童秀才突然冲过来,一把抓住窗棂:「别碰我儿子!」

方梦华停下脚步:「童先生,我理解你的戒备。但孩子等不起。」她从怀中取出一个小瓷瓶,「这是退热的紫雪丹,你先拿去用。若不信,可找城中任何药铺验看。」

书生颤抖的手接过药瓶,脸上的敌意与父爱交织挣扎。最终,他低声道:「若...若我答应教书...你们真不强迫孩子背那些...新学之说?」

「童先生,」方梦华直视他的眼睛,「我只希望江西的孩子不再因无知而饿死,不再因愚昧而被人贩卖。你教他们认字明理,至于信什么...」她指向窗外枯死的稻田,「百姓心中自有杆秤。」

童秀才紧紧攥着药瓶,突然深深一揖:「方...方大人,容我三日...三日后给您答复。」

原伪秦建忠侯李横,如今穿着明国文官服,正在袁州府衙核对黄册。这个曾经叱咤赣西的军阀,现在佝偻着背,小心翼翼地用朱笔勾画名册。见到方梦华时,他下意识要跪,又硬生生改成鞠躬——这个别扭的动作显示出他内心的挣扎。

「查清了。」他递上名册,声音低沉,「瞿氏一族四年间经手贩卖人口一千二百余,其中八成是少女。」

方梦华翻到画红圈的那页——瞿世安,七十三岁,元丰八年秀才,经手贩卖三百童女。名册上详细记录了每个女孩的姓名、年龄、售价和去向,有些旁边还标注着「病殁」、「投井」等字样。

「公开审判。」她合上册子,声音冷硬,「让被卖者的家属来指认。」

李横犹豫道:「可那些家属...多半不识字,连状纸都...」

「那就让童秀才这样的人帮他们写。」她望向衙门外聚集的百姓,「要让所有人看见——大明国的法,为小民而设。」

「李横投降后,我们清点府库。」宁铁龙递来册子,「伪秦的‘丁税簿’上记着,袁州四年间被征壮丁两万七千人,回来的……不到三千。」

方梦华翻开簿册,指尖停在某一页——

【建炎四年腊月,征奉新乡丁二百,抵金国岁贡】

【建炎五年三月,罚筠州抗税户,男丁发衡州矿营,女眷充营妓】

墨迹工整,宛如账目。

审判那天,筠州城万人空巷。当衙役押着白发苍苍的瞿世安走上公堂时,人群中爆发出怒吼。这个道貌岸然的老秀才,四年来以「秦王选秀女」为名,将无数贫家女儿卖入火坑。

「青天大娘娘!」一个蓬头垢面的农妇突然冲出来,跪在地上砰砰磕头,「俺女崽才十三岁啊...瞿相公讲送佢去学绣花...结果...」妇人嚎啕大哭,再也说不下去。

方梦华亲自扶起她:「大嫂,慢慢讲。今日定还妳公道。」

随着一个个受害者家属的哭诉,公堂上的瞿世安渐渐。当那个青林村的老铁匠举着女儿的小布鞋指认时,老举人终于崩溃,嘶喊着:「是他们逼老朽的!秦王要军饷...要孝敬金人...老朽不干全家都得死!」

方梦华拍下惊堂木:「瞿世安,你饱读圣贤书,却行此禽兽之事。伪秦暴政或可为你开脱三分,但那三百童女的冤魂,你午夜梦回时可曾见过?」

判决当场宣布:斩立决,家产充公用于赈济受害者家属。当衙役将面如死灰的瞿世安拖下去时,人群中爆发出震天的欢呼。方梦华却注意到,几个衣着体面的乡绅正阴沉着脸悄悄退场。

夜泊袁江时,沈青菱发现首相在舱内重读《盐铁论》。月光透过船窗,在方梦华疲惫的脸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梦华姐,真要重用那些酸秀才?」沈青菱递上一杯热茶,「今日退堂后,我听见童秀才和几个老学究在偏厅议论,说您'妇人之仁'...」

方梦华着书页:「青菱,妳知道伪秦为什么能统治四年?因为百姓宁可相信熟悉的魔鬼,也不信陌生的天使。」她吹熄油灯,舱内顿时陷入黑暗,「我们得先成为'熟悉的陌生人'。」

窗外,一缕月光刺破乌云,照在江畔新立的学堂木牌上。那歪斜的木牌在夜风中轻轻摇晃,发出吱呀声响,仿佛一个古老文明痛苦的蜕变。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fcaaba-105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