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深秋,凛冽的北风裹挟着枯黄的落叶铺满朱雀大街,马车碾过青石板路,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这座新城的疲惫。苏御披着单薄的披风,站在尚未完工的皇宫城墙上,寒风卷起他的衣角,露出内里因日夜操劳而愈发消瘦的身形。他望着远处炊烟袅袅的民居,眉头紧锁,眼底满是忧虑。新王朝虽己初立,但正如这萧瑟的秋景,处处都是亟待解决的难题,每一个都像沉重的巨石,压在他的心头。
粮仓的消息让苏御心急如焚。户部尚书捧着账本,手都在微微颤抖,连声音都带着哭腔:“陛下,各地粮仓库存不足,若不及时调配,怕是撑不过这个冬天。” 原来,多年战乱导致农田荒废,百姓流离失所,粮食产量锐减。而长安作为新都,人口不断涌入,粮食需求与日俱增。苏御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他深知,粮食就是百姓的命根子,没有粮食,一切都无从谈起。他立即召集大臣商议,大殿内气氛凝重,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担忧。最终,苏御决定一方面减免赋税,鼓励百姓开垦荒地,还专门设立了奖励机制,开垦荒地达到一定数量的百姓,可获得官府颁发的荣誉和物资奖励;另一方面,派人前往粮食富足的江南地区,用长安的特产丝绸、瓷器进行贸易,换取粮食。他亲自在地图上标注运输路线,反复叮嘱官员:“粮食运输务必小心,每一粒粮食都关乎百姓生死。路上若遇到任何困难,立刻飞鸽传书告知。”
然而,粮食问题尚未解决,水利工程又传来噩耗。由于年久失修,多处堤坝出现裂缝,一旦洪水来袭,后果不堪设想。苏御顾不上休息,带领工部官员奔赴各地查看。在黄河堤坝上,寒风凛冽,吹得人睁不开眼,细小的沙粒打在脸上生疼。苏御踩着泥泞,仔细检查每一处裂缝,衣服和鞋子沾满了泥浆,连头发都被风吹得凌乱不堪。他蹲下身,用手触摸裂缝,感受着裂缝的深度和宽度,眉头越皱越紧。他当场拍板:“立即征调民夫,加固堤坝。所需钱财,从国库优先拨付。” 回到长安后,他又连夜制定水利修缮计划,常常在书房中熬到深夜,烛火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案头堆满了各种图纸和文书。他还亲自绘制了堤坝加固的示意图,详细标注每一个细节,确保工程质量。
经济上的困境同样棘手。新货币的推行遭遇阻碍,许多百姓和商人对新货币不信任,依旧使用旧币进行交易。市场上,物价混乱,奸商趁机哄抬物价,普通百姓苦不堪言。苏御深知,货币不统一,经济就无法稳定。他下令在长安设立货币兑换点,还特意安排了口才出众、熟悉货币知识的官员在兑换点为百姓解答疑问。他亲自前往市场宣传新货币的好处,站在集市中央的高台上,大声向百姓讲解新货币的防伪技术、使用便利性以及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他还让官员们带头使用新币,并且在官府的各项交易中强制使用新货币。同时,加大对奸商的惩处力度,一旦发现哄抬物价行为,严惩不贷。他在朝堂上严厉说道:“经济稳定,是王朝的根基。谁要是敢破坏,就是与天下百姓为敌!对于那些不法奸商,一定要彻查到底,绝不姑息!”
民生方面,医疗资源严重匮乏。长安城内,医馆数量有限,药材稀缺,许多百姓生病了得不到及时救治。苏御派人西处寻找名医,不仅通过官方渠道发布招募信息,还让江湖中的朋友帮忙打听。他邀请名医到长安坐诊,并在城西扩建医馆和药田。他还下令编写通俗易懂的医书,发放到各地,教百姓一些基本的治病方法。有一次,他听说偏远山村有位医术高超的老郎中,不顾路途遥远,亲自前去拜访。那山路崎岖难行,苏御一行人徒步走了几天几夜,终于到达老郎中所在的村庄。苏御亲自登门,诚恳地恳请老郎中出山相助,他向老郎中讲述新王朝的规划,以及百姓对医疗的迫切需求。老郎中被他的诚意打动,最终答应来到长安。
外部威胁也不容忽视。边境地区,一些残余的势力蠢蠢欲动,时常骚扰百姓,抢夺物资。苏御任命冷轩为大将军,整顿军备,加强边境防御。他多次前往军营,与士兵们同吃同住,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在阅兵场上,苏御大声对士兵们说:“你们是王朝的屏障,是百姓的依靠。我苏御在此承诺,一定会让你们吃饱穿暖,装备精良!” 他下令加大兵器的制造和改良,墨羽带领工匠们日夜赶工,研制出了更先进的武器。他们不仅改良了传统的刀剑弓弩,还发明了一些新型的防御器械,如可移动的铁盾、威力巨大的投石车改良版等。苏御还亲自参与武器的测试,在靶场上,他看着新武器的强大威力,满意地点点头,但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
除了这些,新王朝的官员体系也需要完善。虽然推行了新的选官制度,但仍有不少官员能力不足,办事效率低下。苏御设立了官员培训学堂,亲自编写教材,教材内容涵盖了为官之道、民生治理、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他给官员们授课,教导他们如何为民服务。在课堂上,他不仅讲解理论知识,还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治理经验。他还建立了严格的考核制度,定期对官员进行评估,不合格的官员将被淘汰。在一次朝堂上,他语重心长地对官员们说:“我们为官者,当以百姓福祉为己任。若只是尸位素餐,就不要怪我苏御不客气!每一位官员都要清楚自己的职责,用心为百姓办事,否则,就请让出位置,给有能力的人!”
夜晚的长安,万籁俱寂。苏御的书房却依旧灯火通明,案头堆满了各地送来的奏折。他时而皱眉思索,时而挥笔疾书,困了就用冷水洗把脸,饿了就随便吃点干粮。林小棠心疼地劝他休息,他总是笑着说:“等这些难题解决了,我再好好睡一觉。” 然而,难题一个接着一个,似乎永远都处理不完。有时,他实在太累了,就趴在案头小憩一会儿,但很快又会被新的问题惊醒,继续投入工作。
在苏御的努力下,新王朝逐渐有了起色。粮仓里的粮食渐渐充实,百姓们不再为温饱发愁,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修缮后的堤坝坚固如初,抵御住了几场暴雨的侵袭,保障了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新货币得到了广泛认可,市场逐渐恢复了秩序,商人们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医馆里人来人往,越来越多的百姓得到了救治,健康状况得到了改善;边境的局势也稳定下来,百姓们能够安心生活,不再担心受到外敌的侵扰。但苏御知道,这只是开始,前方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他。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egifdc-41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