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回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七十三章 回师

 

章邯引大军救李信军,未及出发,先遣军需官于沿路修建粮仓,输送粮食。

“将军,大军还未出征,先如此,万一盗贼夺粮,该如何?”

“先前王子婴领大军入郑,大军未至,州郡兵己降,王师威慑力如此,无有盗贼敢窃粮。”章邯回答。

“是。”部下领命去办了。

大军前进至大梁,遇屠睢,言说楚地战事。

“将军,我守陈地,为黑衣军所破,守此地唯等将军来,请将军治罪。”屠睢谢罪曰。

“将军不必如此。”章邯回答,“将军在此守城日久,可查清黑衣军从何来?”

“陈地所立旗帜为楚地项氏之旗。”屠睢回答,“楚王有水师,战我巨阳军后,目前也在项城驻扎。”

“这么说所谓的黑衣军,是项氏贵族之兵?”章邯问道。

“其头领为乐姓,不知其所来,闻言似齐人。”屠睢回答,“有楚国宗室,秦王叔昌平君,背秦投楚,现也在黑衣军中。”

现在投楚国?也太不明智了,章邯心想。

“将军,我等可要引军攻陈?”屠睢问道。

“不,你南下驻扎阳城,我引军从平舆转进。”章邯说,“楚军聚在陈项一带,周边防守空虚,我等此来,解围而己,不需硬拼。”

“是。”屠睢领命,到了阳城驻扎。

章邯带兵行进至平舆,攻城士收山野之木铸造攻城器具,每日擂鼓攻城,未几,副将带头登城,平舆攻破。

“这是怎么回事?”章邯入城内,见左右屋舍多有倒塌,地面露出烧焦的黑土,觉得奇怪,问左右。

“将军,此楚军守城时所用计。”参军告诉他,“辛胜将军被骗入了城中,楚军引火烧城,辛胜将军不敌被擒。”

“传我命令下去,工程兵留平舆,助其重建。”章邯说,“记得不要埋头干工程,一定要大肆宣扬,让当地人都知道,楚军毁我家宅,秦军替我修屋。”

“是!”部下们领了命令,干活去了。

“将军!”有人来报,“有楚军在云梦泽一带活动,威逼江陵,大王忧虑,该当如何。”小兵们前来汇报。

“江陵城防坚固,外加荆山难越,让大王放心。”章邯说。

“是。”送信人回去了。

在平舆休整完后,章邯带领军队前进到了寝,寝城见秦军势大,不抵抗而降。

“快,去打听打听巨阳的消息。”章邯在此处驻扎己定,速遣使者去巨阳探查。

“报!”探马回报道,“李信军在蔡城被楚王师击破,引残军同蒙武会合,此时正在巨阳守城。”

蔡城靠近寿春,由于首都的虹吸效应,居民多在寿春活动,有工程需求也先满足寿春建设,长此以往,城池疏于打理,外加沿河而建,地基沉降,项燕引军攻城几日便下。

幸好蒙武己在巨阳驻扎,李信扮作士卒引军突围,遁入巨阳。

“楚军现在何处?”章邯问道。

“王师驻扎在颖水之侧,威逼巨阳,但未攻城。”探马回答。

“传我命令,叫他二人到寝同我会和,有屠睢在后方接应,我等这就回咸阳。”章邯说。

“将军,恐怕不可。”探马答曰,“巨阳城在颖水对岸,楚军水师正在上游,李信军不敢渡河,恐其引船而下。”

“我知道了。”章邯回答。

章邯派人探查地理,发觉项城与巨阳之间有一小丘名为漾,附近多有居民。由于其军在平舆帮忙建设,己结当地人之欢,于是从平舆征发民夫入军,遣入漾地,与当地人交易,收渔船数百,插以秦军旗,靠近项城停放,使楚军水师不敢顺流而下。

“此地为何有人居住,但无城镇?”屠睢觉得奇怪,他问章邯。

“此丘当为陵墓。”章邯指着一旁的小山,告诉屠睢,“此聚落之先,当为守墓人之村,所以绕丘而居,不筑城墙。”

“将军如何得知?”屠睢问道。

“我少府,长年替大王治陵,因此熟知。”章邯回答。

巨阳之南有一小城名为胡,章邯派副将攻下此城,于楚军对峙,以解巨阳之围。

李信同蒙武听闻上游有数百秦军之船,心知终于得救,乃引军渡过颖水,同章邯会和。

“李信糊涂,引二十万军入楚,竟至此地步,再无颜面见大王,请军法处置。”李信前曰。

“将军此行辛苦,我等先归咸阳,其余从长计议便是。”章邯劝解道。

二人回军之后,章邯令手下清点所归之师,发现接连消耗之后,李信蒙武之军此时只余两万,屠睢守大梁的军士有万余,此次出征,二十万余,归来只有三万而己。

章邯携带之师原本士气高昂,然接受败军之卒后,众人闻此军在楚地伤亡如此,皆无征战之心,章邯见此情况,为防万一,引军回阳城与屠睢会和,众人且归咸阳去了。

大军会师的消息先传回了秦国境内,在云梦一带,有一户普通人家,家中有三子,长子因之前征战有功,用功劳相抵,免于军征,其余两子皆在李信军中。

“娘,秦军回来了,”大哥衷在村中听到有人议论秦军归来之事,回家告诉了老娘。

“回来了多少人?”老太太燃起了一丝希望。

“……”衷不忍心将实情说出,安慰娘曰,“弟弟们肯定在这其中,您放心吧。”

“好,好,”老太太木然的点头。

“娘,娘,”儿媳妇开心的从外边跑回来,“村里一起去当兵的五公回来了,惊他们说不定就在后面了。”

“衷儿,快,你快去问问他,”老太太的眼睛里放出了光,“问问他有没有见过黑夫和惊儿,快去。”

这位刚回来的五公,家里被围的水泄不通,所有家里有人出去服役的,都在探听消息。

进过他家的,没有一个不是哭着出来的,排队的人见此情形,其实都己经知道了结果,只是在亲耳听到那个答案之前,都尚且怀有一丝期望。

“五公,”衷等了好久,终于轮到了他进来。

“都死了,都死了,”五公不等他开口,便说道,“不要再问了,全村出去打仗的,除我以外,都死了。”

衷感觉到天旋地转,他不知道要怎么把这消息告诉娘和妹子。回家之后,他的娘什么都没有问他,老太太这辈子什么都见过了,也最了解自己的儿子,光看表情,就己经知道两个小儿子的结局了。

“你弟弟,最喜欢那只灰儿狗了,”老太太悲伤的说,“我就说,这狗老是老,怎么忽然说没,就没了呢,准是你弟弟想着,到了那边,也还是要打猎的,于是把它带去了。”

“夫君,我的夫君啊,”儿媳妇哭的倒在地上。

“娘,我也想上战场,”衷的眼睛里闪着复仇的火焰,“楚国人杀死了我的两个弟弟,我想给他们报仇。”

“咱们家就你一个男丁了,你要是也去了,等娘百年以后,你这两个弟妹和几个侄子怎么办呢?”老太太无奈的说。

“娘,”衷哭着下跪。

“为了这个家,莫要去了。”老太太并没有答应他的请求,衷只能继续留在家里。

家贫,人死之后活人还要过日子,弟弟们以前所用的碗筷盆箱都被侄子拿去用了,衣服也要继续穿,很快就辨认不出曾经的主人了。

好在惊和黑夫出征前曾经传回了两封家书,向家中要厚衣服,之前看过后,他着急寄送物品,随手丢在角落,此时被他找了回来,用心的收藏,作为弟弟的遗物。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e0ccgc-7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