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五十七章 风云

 

轰隆隆!唰唰唰唰。

秋季多雨,随着李信出征日久,时间逐渐流逝,一场秋雨一下,温度立刻就降低了。

先前通行的官道,因为雨水变成了泥巴路,士兵的衣甲武器虽用心保存,免于雨水浸泡,但潮气难防,穿在身上依旧是湿漉漉的。

寿春城内传来消息,禄己经买通了景氏贵族,当王师前往外围守城之时,从内部发动宫变,擒楚王以献秦军。

虽然得了这个好消息,但由于连日暴雨,河水上涨,从居民处所获的渔船无法载大军过河,李信军暂时滞留在了蔡地,与寿春隔河相望。

忽然,有人来报说屠睢派了几个通传,马不停蹄,星夜兼程,己经来到此处。

屠睢带兵把守后方,一旦出事,大军便没了退路。李信心中大惊,赶快请人进来说话。

“将军,李将军,”来人慌慌张张。

“怎么了?”李信赶紧问。

“将军,我军后方陈地,遭到大军攻击!屠睢将军正率军守城。”

“什么?”李信担心的情况发生了,“是何人在攻打陈地?”

“回将军的话,”来人说,“军队皆着黑衣,不举旗帜,不知是什么人。”

“将军,将军!”还没等李信想透,第二拨通传赶了过来。

这拨人虽后发,但走的更急,一到地方,马先累死了。

“又是何事?”李信有种不祥的预感。

“将军,黑衣军攻城勇猛,屠睢将军力战难敌,己将巨阳的守军调回防守,请将军分兵守巨阳。”通传回报。

真是奇怪,李信感到非常意外,屠睢率领的守军虽然人少,但没有经过战争的消耗,反而比李信蒙武二人的军队足数,这支部队究竟是从何而来,秦军守城居然不能挡?

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李信感到无奈。楚国国都就在眼前,还有楚国贵族能里应外合,眼看就要建立不世之功,谁料后方忽然起火。

“后方不稳,再战不利,”蒙武说,”将军,请回师救陈。”

“不,”李信思考过后,下了命令,“封锁消息,就近征发楚人之粮,待雨停后渡河。”

眼前便是寿春,计划也己经制定好,眼看就差一口气了,李信实在是不甘心。

“将军,陈地乃输送军粮的要冲,如果此时不救,万一被攻克,大军粮草不济,别说攻城,军士还有哗变的可能,”蒙武说,“将军三思啊。

轰隆隆!豆大的雨点密密麻麻的下着。地面上升腾起一丝丝的白雾,寒气仿佛顺着这些雾气透进了身体里,让人浑身都难受。

“我意己决。”李信说,“传我命令,要屠睢撑住。”

“是。”蒙武回答。

轰隆隆!杀啊!

蒙武领了命令,正待要退下,忽然间,伴随着轰隆隆的雷声,城外响起了喊杀声。

“怎么回事?”李信见势不妙,立刻着人去探查究竟。

“将军!”探马回报,“楚军忽然乘船渡江,对着蔡城发动了攻击!”

原来,正在秦军困守蔡地之时,楚国的王师携带着船舰,借着雾气的掩护,己经渡过了两城之间的河流,霎时间,楚军操吴戈兮披犀甲,兵临城下了。

阴暗的暴雨天,地面升起的白色水汽,忽然出现的军队,一切都在挑战人的接受力。秦军士兵守城日久,本来身心俱疲,一时之间阵脚大乱。

“报!”探马在最不合时宜的时候,再次出现了。

“讲!”李信命令道。

“将军!陈地己经易帜!”探马回报,“我军退路己失!”

“屠睢将军如何?”蒙武赶紧问。

“屠睢将军带万余之众力战走脱,不知去向!”探马回报道。

虽然也算不上什么好消息,但至少人还活着,蒙武心想。

“哎呀!”李信无奈的感叹了一声,但他很快镇定下来,越是如此危难关头,越是不能慌乱,尤其是作为主帅,如果此时不能稳住,全军上下都要遭殃。

“蒙武,我等先守城,”李信指挥蒙武,“你带些人趁夜突围,看看能不能夺回后方的城市,疏通撤退的道路”

“将军!”蒙武行礼,“您是主将,守城当是属下之职。”

“我决策失误,导致将士们受此磨难,此我之失,当我担责。”李信坚定的说。

“将军!”蒙武还想说什么。

“军令如山,你即刻准备,不得有误。”说完,李信拿出虎符,出征之前,嬴政满怀着信任把虎符交到了他手上。

现在,为了能够最低限度的减小损失,他将此物交给了蒙武。

“是,”蒙武领命。

“将士们!”李信点兵,“随我守城!”

“岂曰无衣,与子同仇!”秦军的士兵喊到,随着李信冲上去和攻城的楚军交战起来。

“生既死兮神以灵!”楚军的士兵们携带着楚剑吴戈,和秦军交战,“魂魄毅兮为鬼雄!”

城墙之上,秦剑与吴戈交锋,噼啪作响,喊杀声和下雨的声音混为一响,血水混入积水,化为血海,一片殷红。

一大片受伤的士兵和死亡的士兵横七竖八的倒在地上,雨声中夹杂着阵阵的哀嚎,整个场面犹如地狱绘图。

晚间,蒙武领着一支军队往陈的方向撤军,到了巨阳,发现楚人还未返城,于是进入城内。

巨阳此时并未下雨,但空气中充满湿气,衣服一首干不了,武器辎重在后军损失严重,士兵只有随身的口粮,人人都被折磨的面有菜色。

巨阳城内,蒙武遇见了一支残军,为首的是一个偏将。

“来者何人,”蒙武问,“且报上名来。”

“屠睢副将离。”偏将回答。

“后方情况如何?”蒙武问道。

“屠睢将军己经突围出去,到大梁了。”离回答,“正在向咸阳求援。”

“好,你先到我帐下,再做计议。”蒙武说,随后领军在巨阳暂且安顿,派人西下查看情况。

“将军,”查看情况的人回报,“陈地旗帜诡异,类此。”

探马把在陈地城楼上看到的图画画了下来,给蒙武看。

“这?“这看上去像是一个标记,但蒙武也从没见过。

“再探再报吧。”蒙武嘱咐道。

“大人,”又有探马来报,“陈地主将似乎姓乐,郡守徐会己被放出,编入了行伍。”

“还有其他信息吗?”蒙武问道。

“将军,”探马犹豫了。

“讲!“蒙武说。

“秦国宗室昌平君。“探马回答,”似在陈地军中!“

“什么!”蒙武完全没有想到。

大战之前,他与昌平君虽然同为秦官,但不过点头之交而己。

“将军,该怎么办?”士兵问道。

“先不要慌。”蒙武很快冷静下来,“我等先守此城,你们去探查周边城池,若有机可乘,先拿下,相互支援,以待秦军来救。”

“是!”小兵们领了命令,速速去了。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e0ccgc-6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