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典客带着手下紧赶慢赶的来到了朝堂,好在朝会还没有开始,他们并没有迟到。
秦国的朝堂上三公九卿是有座位的,在两侧排开,身后站着一些属官。谏议大夫、郎官也站立在座位的后边。此时朝会还没开始,他们各自都在议论着些什么。
典客虽然是九卿,但因为秦国对于周边少数民族的控制能力有限,也并不是非常重视这一项工作,因此坐次在文官的末尾。
“王上架到,”伴随着内侍的声音,朝堂里安静了下来。
“大王,”三公九卿站立起来,带着众官跪拜行礼。
“众卿平身,”嬴政走到正中间的王位上坐定,对着文武百官说。
“谢王上,”三公九卿端正的坐好,身后的官员们有序的站定。
“今日有事,”内侍大声的报道,“我大秦自东出以来,势无破竹,几无败绩,今魏国己降,请众卿讨论伐楚之策。”
“臣领旨,”群臣异口同声的回答。
”大王。“王绾首先站出来发言,“赵王嘉最近颇不安定,北地似有异动。韩国内部也有旧贵族正在谋划复韩的迹象,我们是否需要先巩固这些领土,再徐徐图之?”
“赵嘉,他能掀起什么大浪。”嬴政不以为然,“王卿说的我记下了,这些事顺带解决了就是,不用过分担忧,卿家还是先替朕想想如何谋楚吧。”
“是,大王。”王绾领命先坐下了。
“大王,”姚贾站出来发言了。
”怎么,姚卿有计划?“秦王问道。
“臣无作战之能,大王恕罪。”姚贾回答,”只是近日齐国有献土之意向,特向大王汇报。“
“真懂事。”嬴政评价道,“所献何地?”他问姚贾。
“大王,这里,这里。”姚贾命人举起一副地图,指给秦王看,“齐侯应该不日就会遣使来秦。”
“好,密切注意齐国的动向。”嬴政说,“此事就交给姚卿去办了。”
“是,”姚贾领了命。
“王上,”隗状见嬴政收了齐国的土地,正在开心,连忙走到中央跪下,“王上,我军连下韩赵魏三国,民众征伐劳苦,还望王上体恤大秦百姓,暂时修养,以待时机啊。”
嬴政听了隗状的话,笑容瞬间消失了。
“征伐六国,士卒皆享功勋,得了土地,安家置业,才是真的过上好日子,才是真的休息。”秦王说,“何况楚地富饶,作物多产,打下楚国,以其富庶养秦,这难道不是朕体恤百姓吗?”
“是,大王恕罪。”隗状退下了。
“王上,”有一个官员跟着丞相隗状一起站出来上奏,“楚人新近才阻击我军成功了一次,臣也认为,应当暂时避其锋芒,减少损失。”
“这位大人,您说的这个地方叫陈地,”李斯帮忙回答,“阻击秦军的楚人领袖,己经为大王所获,现在典客署任官了。”
“啊?”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
“肃静,肃静。”内侍喊道。
“众位爱卿的担忧朕己知晓。”秦王说,“既然你们发现了问题,那就替朕去解决,各人负责各人的事情,这都不是我们停下的理由。”
“是。”众卿回答。
“王翦。”见文臣们总是说不到点子上,秦王干脆首接开始点名。
“臣在。”王翦回答。
“前时本王与你征伐楚国之约,可还作数?”秦王问道。
“回大王,臣万死不辞。”王翦回报。
“要多少兵?”嬴政问道。
“大王,非六十万不可。”王翦回答。
“你要朕空国而出吗?”嬴政问道,王翦低下头,没有回话。
”不能少一点?“秦王问道。
”不能,“王翦回答,“楚国只可一战速灭,不可纠缠。”
“知道了。”嬴政回答,但显然他对王翦的答案不怎么满意。
“李卿,你如何说。”他点名问李斯。
“大王,李斯以为,王老将军久经战阵考验,您应当相信他。”李斯出乎意料的站在了王翦一边。
“哼。”嬴政轻哼了一声,李斯一向是和柔媚上,不常与他作对,今天倒是有些陌生了。
“武将们可在?”秦王发话道。
“在。”朝堂之上,武将们尽皆应声。
“还有何人愿为朕将兵?”嬴政问道,王翦知他有顾虑,默默的退下了。
“大王,臣愿使。”一年轻小将上前请命。
“报上名来。”嬴政问道。
“臣名李信。”小将回答。
“你需多少兵?”秦王问。
“二十万足矣。”小将回答,“楚国贵族各自为政,又长期苦于南线百越蛮夷的骚扰,军队分散凌乱,若我此时携带轻师闪电奔袭,定能一举拿下寿春,取楚王负刍之头以献秦王。”
“好。”嬴政听后大悦,“李信,那便由你为我取楚国。”
“是,李信领命。”李信回答。
“可敢立下军令状?”秦王问道。
“嗨。”李信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好,如此少年英勇,那朕便将此事交予你,”嬴政说,“等攻下楚国,再来领赏吧。”
“是。”李信就此领下了命令。
此时,昭明刚从少府室领了文房用具,按照记忆中的路线摸索着往回走。正好遇到了散朝的典客。
“又用完了?”典客看见了他手里的墨。
“被老鼠啃了,”昭明告诉他。
“谁这么不小心。”老典客说,“算了,反正也是公家的,咬坏了再拿一些就是了。”
倒是也没说错,昭明心想。
“大人今日上朝,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吗?”相遇之后,昭明同典客一同往回走。
“能有什么有趣的,”老典客说,“咱们这位新王,和他那老太爷爷晚年一个样子,满脑子只有打仗。”
老太爷爷?哦,是秦昭襄王赢稷,那确实,隔代遗传了属于是。
“打仗,和谁打仗?”昭明问道。
“还能有谁,楚国呗,”老典客继续说,“唉,秦楚两家,相互通婚都十八代了,就是这王上,他自己也娶了楚女,怎么就和有什么深仇大恨似的,非要去灭别人的国家呢?”
昭明此时才反应过来,三晋之国皆灭,齐国绥靖不务战事,想来也就是楚国了。
“孩子,你好像是楚人吧,”典客问他,“秦王要打你的家乡了,你作何感想?“
”我,什么也不敢想。“昭明回答,”我也是被抓来的,没什么办法。“
说话间,二人回到了典客署,昭明把领来的文房放好,锁上柜子,预防老鼠。然后按照前辈求尧的建议,去左边的架子上,取了匈奴语的书看了起来。
“这玩意光看哪管用。”很快,一个同事发现他在看匈奴语的竹简,上来搭话。
“那该怎么学。”昭明问他。
“来和我说话。”那人得意的说,“我匈奴人,匈奴话简单,我几下就给你教会了。”
这是,先秦时期的口语陪练?昭明打量起了他。
”来,和我学。“那人快速教昭明说了几句简单的匈奴话。
”很好,很有天赋。“昭明学着说了说,那人看起来十分满意这个学生。
”学会这几句,你的存活几率己经大大上升了。“那人告诉他。
”你教我说了什么?“昭明问道。
”第一句是好汉饶命,第二句是求求你别杀我。“那人回答,”第三句是我身上的钱可以都给你。“
好吧,确实挺实用的。昭明心想。
“你叫什么?”交流了几句之后,那人问他。
“陈昭明。”昭明回答他。
“我叫勿术。”那人告诉他。
“你既然是匈奴人,怎么在秦国任官?”昭明好奇的问他。
“你是哪国的?”勿术反而问起了昭明。
“楚国的。”昭明回答。
“那你怎么在这?”勿术问他。
“被抓来的。”昭明回答。
“我也一样。”勿术回答,“那天我好好的在家附近放马,忽然来了几个小兵,几里哇啦的就把我抓走了,那时候我一句秦语都听不懂,差点就被杀了。”
也是挺可怜的,昭明心想。
“哎,既然我俩都是被抓来的,我透个消息给你。”勿术见没人在意他俩,悄悄的和昭明说。
“什么?”昭明问道。
“现在学啥匈奴话啊。”勿术小声说,“我一个匈奴人都想装不会,秦王正在找人去匈奴出使呢,去一个死一个,你快别学了,来日方长,以后再说吧。”
刚才你不是还要教我呢吗?昭明哭笑不得,不过这匈奴人倒还算是友善,昭明也不想计较这些细节了。
“叮咚。”说话间,钟响了。
“走了,吃饭。”勿术站起来,对昭明说。
这么真实,每天上班最积极的事就是吃饭。
“好啊,走。”昭明回答。
“真一起来啊。”勿术笑着拍了拍昭明的肩膀,“好老实的啊你,你这种性格容易被欺负,以后就跟我混吧,我罩着你。”
“谢谢。”昭明回答,然后跟着这个匈奴人一起去吃饭了。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e0ccgc-4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