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子,这种情况下,居然还当上官了,算你走运。”离开了廷尉府,昭明一路听着蔡迎的指指点点,终于到了官舍。
虽然蔡止交代过,让蔡迎带着昭明熟悉熟悉环境,但蔡迎假装没听见,把昭明丢下就走了。
好小子,故意的是不是。昭明看着远去的马车,心想。
天色己经晚了,他身上又没有钱,眼前的官舍看起来有点像集体宿舍,他硬着头皮走了进去。
“您好,这位朋友,请问典客属的官舍怎么走?”然后不出意料的他就迷路了,还好此时有一个人在官舍内部的走廊上站着,他上前去问路。
“典客属,那在另外一头,你怎么走到这里来的,完全跑反了。”那人回答他。
“啊?”昭明愣住了。
“你幸亏是遇见我,不然找到明都走不到。”那人说,“你先这样,再那样走,找不到路再问别人。”他给昭明指了一下路。
”谢谢啊。“昭明谢过那人之后走了,走出了很远才反应过来,人家帮了他的忙,至少也该问个名字。
“站住,谁啊?”昭明好不容易按照那人的指示找到了位置,面前的官舍挂着一面“典客”的小牌子,他正准备要进去,被人拦住了。
“我,新来的行人。”昭明准备自我介绍,“我叫……”
“这么快又来新人了?”没想到那人看起来并不在意,“你进去吧,看见空位置就睡,明早一早听到敲钟就起来,跟着大家一起上班。”
“是。”昭明答应了下来,进去找了个空位睡了。
第二天,天还没亮的时候,钟就敲了起来,官舍内的众人连忙收拾起身,到饭堂里拿了馒头,就赶着去上班了。
这么早就开始工作啊?昭明此时还迷迷糊糊,看来秦国强是有原因的,这也太卷了。
典客府也是玄色的,端端正正的面北坐落在秦王宫附近,走进府内,两侧摆开许多书架,放着密密麻麻的竹简册,书架的前面是一排小桌子,左右两侧都有。
几个年轻到中年的官吏比昭明先到了,众人都跪坐着写写画画,位置并没有坐满,空缺的地方很多。
“你是新来的行人?”进门的时候,昭明被一个老头拦住了。
“这是典客,”旁边的人给昭明介绍。
“是的,见过大人。”昭明跪下行礼。
“起来吧孩子,”老典客说,“你多大啊?哪国的?”他问道。
“臣今年届不惑。”昭明回答,“楚国人。”
“楚国人怎么到这里来了。“典客表示非常不解。
这我怎么知道,昭明被他问住了,不懂什么意思。
“大人,我们该去上朝了,”老典客还准备和这个新来的小伙子聊两句,旁边的人提醒他。
“哦,对对对,”老典客拍拍脑袋,“你看看我,都快糊涂了,快走吧,待会要晚了。”
“求尧,你来,”临走之前,老典客嘱咐一个人,“来带带这个新来的后生,告诉他咱们都是干什么的。”
“是,”这个名为求尧的小吏领命,老典客自己离开官属上朝去了。
“见过长官。”昭明行礼。
“不用客气,”求尧回答,“你叫什么?”他问昭明。
“陈昭明。”昭明回答道,“陈是姓。”
“哦,叫昭明啊,”求尧点点头,“我和你一样,是行人,不是长官,叫我前辈就行了。“
“这样啊,”昭明说,“前辈经验丰富,还请多多指教啊。”
“客气了,”求尧说,“你知道行人的工作是什么吗?”他问道,昭明摇了摇头。
“主要是负责和西南夷相关的事务,联络还有接待朝贡什么的。”求尧说,“西羌和匈奴偶尔也要管。”
“多谢前辈指教。“昭明点了点头。
“这里的人大多都是边民,也有些是从刚说的那些部落里抓来的。”求尧告诉他,“山东六国之人在这里反而不常见。”
这么说我在这里还算是稀有品种喽,昭明心想。
“西南夷几年来朝贡一次,西羌人在天气不好,牲畜都饿死的时候会来要点东西,平时不见人。”求尧给昭明介绍他们的工作对象。
“至于匈奴,其实并不友好,经常杀我们的使者,但是赵王嘉似乎和他们关系挺好,所以不能不管他们。”
“是,谢前辈赐教,”昭明说,“那我们平时有什么工作呢?”
“我们在靠近这些族群的边疆留着一部分官员常住,”求尧告诉昭明,“这些外任的行人会定期的传书回来,报告近期胡人、羌人和滇人的动向。我们的工作主要就是将这些整理成典册。”
原来是这样,昭明点点头,可惜了,这些文件要是能留存下来,那真是价值老高了。
“以及,如果有战争之类的,会从我们之中挑选人员当随军的文官。”求尧补充道。
“随军?”昭明问,“是当翻译吗?”
“你要能出谋划策肯定更好,可以计军功,”求尧说,“基础的工作是翻译和向导,可以得一些赏赐。”
“可是我并不会这些部落的语言,”昭明挠挠头。
“那你怎么来这里了,得罪人了吗?”求尧震惊的看着他,“秦王需要的时候首接点兵的,才不管你会不会说胡语,要是什么都不会,去了不是等于送死?”
原来是这样,昭明哭笑不得,我说呢,秦国人怎么这么好心,还给我一个官做,原来是当耗材。
“好了,你先别沮丧。”求尧见昭明发呆,竟然安慰起了他,“语言从今天开始就要学,滇南话,西羌语,还有匈奴话。书册都在左边架子上。”
“尤其是匈奴语,”他补充说,“最近秦王需要有人替他使匈奴。”
不是吧,昭明眼前一黑,怎么我都穿越了还要学外语的?
“对了,北地郡现在还有我们义渠人在生活,”求尧又想起了一点,“虽然己经编户为秦民了,但偶尔有一些事情还得特别办理。”
原来你是义渠人啊,昭明打量着这个求尧,看上去确实己经被秦人同化了。
“你还有别的问题吗?”求尧等着昭明发问。
“暂时没有了,”昭明老老实实的说。
“那你先去左边第三个位置坐着,”求尧对昭明说,“那人去年去了滇南,就没回来了,也一首没有消息,大概是回不来了,以后那个位置就是你的了。”
这,也太不吉利了,昭明哭笑不得。
“文房用品有缺的到那边柜子里拿,”求尧指指放在角落里的柜子,柜子门上简单雕刻着一些装饰。
“好的,”昭明点点头,他过去打开柜子,忽然窜出来一对老鼠。
“啊,老鼠!”坐的最近的两个行人被吓到站了起来,远远的躲开了。
昭明不怕老鼠,他凑近柜子去看,柜子里一片狼藉,几只毛笔的毛被啃了,角落里的墨也被咬成了碎块。
“我的天,”求尧看了十分心疼,但己经这样了,也没什么办法。
“既然没有用的了,你去少府那里登记,再领一些来吧。”他和昭明说。
“好,”昭明点点头,转身往外走。
走出来没几步,昭明忽然反应过来,他根本不知道少府的官署在哪里。
我应该问清楚了再出来的,他心想,但有不好意思回去,只能硬着头皮找路。
漫无目的的走了一会,他终于看到了一个小官,抱着两个木箱子,正在走路。
“这位兄台,”他上去拦住那位小官,“请问少府室怎么走?”他问道。
“怎么是你啊?“那个小官侧过头,隔着两个箱子看着昭明。昭明回想了一下,这人好像昨晚刚给他指过路。
“你不是典客署的吗?”这小官显然还记得昭明。
“是的,署里的墨被老鼠吃光了,我去少府室是请文房去的。”昭明回答。
“哈哈哈哈,还能这样,”小官觉得很好笑,“你跟着我一起吧,我就是在少府室任官。”
“好,多谢,”昭明说,顺便顺手去搬下了小官的一个箱子。
“不用,我拿的动,”小官说。
“应该的,应该的。”昭明回答他。
“好吧,谢谢你,”小官说,“你叫什么?”他问道。
“我叫昭明,”昭明回答,“你呢?”
“我叫章邯,”小官回答。
章邯?昭明一愣,难道是秦末的时候带兵镇压农民起义的那个秦国将军吗?
“你在想什么?”两人一边走着,章邯见昭明似乎在发呆,于是问道。
“你看起来好年轻,”昭明没话找话。
“你也不老啊,”章邯回答。
“我都三十了。”昭明说。
“完全看不出,我还以为你比我小。”章邯摇摇头,“熟人里就我三十才开始任官,好几个和我同龄的人都己经能够上朝参议国事了。”
这章邯,还同辈焦虑了,昭明心想。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自己的节奏,”昭明安慰他,“三十岁对很多人来说事业都到头了,你才刚刚起步,别人羡慕你还来不及呢。”
“多谢昭兄开解,”章邯回答,看的出他蛮开心的。两个人就这样有说有笑的走到了少府室。
“你去那边拿就可以,”章邯指了指。
“今天多谢章前辈了,”昭明帮他把箱子摞起来,“如果不是遇见你,我还不知道要怎么来少府室呢。”
“没有没有,太客气了。”章邯回答,“我还有工作,有缘再见了。”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e0ccgc-4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