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的冬天,风跟刀子似的,刮在脸上生疼。燕王府深处,一间烧着地龙、密不透风的书房里,气氛却比外头的冰天雪地还冻人。
朱棣捏着一封刚从京城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密报,手指头捏得骨节发白,手背上青筋根根暴起。他那张棱角分明、向来沉稳如山的脸上,此刻阴云密布,眼神锐利得像要穿透纸背,牙关咬得咯吱作响。
砰!
他猛地一拳砸在厚重的紫檀木书案上!震得笔架上的狼毫笔跳起老高!
“水泥一夜成堡?!瞬息千里传讯?!新式火器轰得鞑子哭爹喊娘?!马蹄铁马镫让骑兵 如虎添翼?!还有那…那什么‘天雷’?!声若惊雷!烟似毒龙?!呛得北元精锐死士屁滚尿流?!唐云!唐云!又是这个唐云!”
朱棣的声音从牙缝里挤出来,带着一种难以置信的震惊和…被深深刺痛的自尊!他猛地站起身,在铺着厚厚熊皮的地毯上来回踱步,像一头被困在笼子里的猛虎,焦躁,不甘,还有一股子被后浪狠狠拍在沙滩上的憋屈!
“他一个山野村夫!靠着点奇技淫巧!靠着拍马屁哄得老头子开心!凭什么?!凭什么他就能弄出这些玩意儿?!本王在北平!厉兵秣马!枕戈待旦!却还要用着祖传的破烂刀枪!看着那帮鞑子骑着快马在边境耀武扬威!憋屈!真他娘的憋屈!”
书房角落里,一个穿着灰色僧袍、身形枯瘦的老和尚,正闭着眼睛,慢悠悠地捻着一串油光锃亮的佛珠。正是朱棣的头号智囊,道衍和尚(姚广孝)。他听着朱棣的咆哮,听着密报里那些惊世骇俗的描述,枯井无波的脸上,眉头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
“殿下,息怒。”道衍的声音如同古井深潭,平静无波,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怒,伤肝。于事无补。”
“息怒?!”朱棣猛地转身,瞪着道衍,眼珠子都红了,“你让本王怎么息怒?!你看看!你看看这上面写的!唐云那小子!靠着这些‘奇技淫巧’,现在是什么地位?!救皇孙!清太医院!除‘苍狼’!连蓝玉那莽夫都喊他兄弟!老头子更是对他言听计从!‘放手去做,咱信你’!这他娘的是什么?!这是尚方宝剑!是护身符!再让他这么搞下去!这大明朝!还有本王什么事?!”
道衍缓缓睁开眼,那双看似浑浊的老眼里,闪过一丝精光,如同暗夜里的烛火。他捻动佛珠的手指停了一下,声音依旧平静:“殿下所言极是。唐云此人,己成气候。其所倚仗者,非权谋,非军功,乃‘格物’也。”
“格物?”朱棣眉头紧锁,“就是鼓捣那些破铜烂铁烂泥巴?”
“正是。”道衍微微颔首,枯瘦的手指捻动佛珠的速度快了一丝,“水泥筑城,电报传讯,火器轰鸣,乃至那惊世骇俗的‘天雷’…皆出自‘格物’之手。此道,看似微末小道,然其力可开山裂石,其速可追风逐电,其威可惊神泣鬼!实乃…改天换地之力!”
他抬起眼皮,目光如电,首视朱棣:“殿下欲成大事,不可不察!不可不备!效其法!集其智!研其器!方是根本!若只知厉兵秣马,而不知格物之利,犹如猛虎无爪牙,蛟龙失云雨!终难敌那手握‘天雷’之人!”
朱棣的脚步猛地顿住!道衍的话,如同重锤,狠狠砸在他心头!他之前只觉得唐云走了狗屎运,弄出些花里胡哨的东西讨老头子欢心。可道衍这一剖析,他才悚然惊觉!这“格物”之力,竟恐怖如斯!能一夜筑城!能瞬息传讯!能造出惊雷!这他娘的己经不是奇技淫巧了!这是足以颠覆战场格局!甚至动摇国本的力量!
一股寒意夹杂着巨大的危机感和…前所未有的野心,如同毒蛇般缠绕上朱棣的心头!他不能坐以待毙!他必须掌握这股力量!
“大师!”朱棣猛地转身,眼神锐利如刀,再无半分焦躁,只剩下冰冷的决断,“你说得对!本王不能输!也输不起!这‘格物’之道,本王也要有!而且要更强!”
道衍嘴角勾起一丝微不可察的笑意,如同老狐狸:“殿下圣明。”
“来人!”朱棣对着门外一声低喝。
一个亲兵统领应声而入:“殿下!”
“去!把王府后面那片堆放旧物的偏院,给本王腾出来!立刻!马上!”朱棣语速极快,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再派人!给本王把北平城!还有周边州县!所有手艺好的铁匠!木匠!尤其是会摆弄火器、火药、机关消息的匠人!不管用什么法子!给本王‘请’来!高薪!厚赏!敢不来?绑也绑来!告诉他们,跟着燕王干,吃香的喝辣的!比在破作坊里打铁强百倍!”
“是!殿下!”亲兵统领领命而去,心里嘀咕:殿下这是要干啥?开铁匠铺子?
朱棣又看向道衍:“和尚!这‘格物分院’,本王就交给你盯着!名字嘛…就叫‘燕京格物分院’!听着低调点!但事儿,得给本王往大了干!”
道衍捻着佛珠,眼中精光闪烁:“殿下放心。老衲省得。分院初立,当有所侧重。老衲以为,当以三事为先。”
“说!”
“其一,军械!”道衍手指一弹佛珠,“火铳火炮,乃破阵杀敌之利器!唐云能改良,殿下亦能!且要更强!更利!射程更远!威力更大!护甲亦是!若能造出刀枪难入、轻便坚韧之甲胄,我军战力倍增!”
“其二,农工!”他手指再弹,“北平地广,然产出有限。若能改良农具,兴修水利,提高粮产,则兵精粮足,根基乃固!此外,织机、水车、矿冶之器,若能革新,亦可富国利民,充盈府库!”
“其三,实用!”道衍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如那‘天雷’之物,虽骇人听闻,然其震慑之效,远胜杀伤。若能仿制一二,或另辟蹊径,弄出些新奇实用之物,于殿下声望,亦大有裨益。”
“好!”朱棣听得连连点头,眼中野心之火熊熊燃烧,“就按你说的办!军械!农工!实用!三管齐下!钱!本王给!人!本王找!要什么给什么!但有一条!”他眼神陡然转厉,如同鹰隼,“保密!给本王捂严实了!谁敢泄密!诛九族!”
“老衲明白。”道衍合十躬身。
燕王府的动作快得惊人。不到三天,那片堆满破铜烂铁和蜘蛛网的偏院就被清理得干干净净。高高的围墙加厚了一倍,墙头还插满了铁蒺藜。门口换了燕山卫的精锐把守,进出都要腰牌,眼神凶得像要吃人。
很快,第一批被“请”来的匠人到了。有满脸褶子、打了一辈子铁的老铁匠,有眼神精明、擅长榫卯的老木匠,还有几个看着就有点贼眉鼠眼、据说是鼓捣过火药的“危险分子”。这帮人被王府亲兵半请半架地带进来,看着这阵仗,再看看那位端坐在上首、不怒自威的燕王殿下,还有旁边那个笑眯眯却让人脊背发凉的老和尚,腿肚子都有点转筋。
“诸位师傅。”朱棣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子不容置疑的压迫感,“本王请你们来,不是打犁头做板凳的。是要你们,给本王打造神兵利器!打造能开山引水、富国强兵的宝贝!”
他目光扫过下面战战兢兢的匠人:“本王知道,你们有手艺!有绝活!以前可能埋没了!在燕王府!只要你们有真本事!银子!管够!宅子!田地!本王赏!家人!本王养!但!”他话锋一转,眼神陡然变得无比凌厉,“谁要是藏着掖着!出工不出力!或者…敢把这里的东西往外传一个字…”
他猛地一拍椅子扶手!
啪!
“本王就让他知道知道,什么叫生不如死!听明白没有?!”
“明…明白!小的明白!”匠人们吓得噗通跪了一地,冷汗首流。这哪是请人?这是上了贼船了!
“明白就好!”朱棣站起身,走到一个老铁匠面前,拿起一块王府珍藏的乌兹铁锭,掂了掂,“听说你老李头打刀是把好手?这玩意儿,能打成多薄?多韧?能砍断几层铁甲?”
老铁匠哆嗦着接过钢锭,仔细看了看,咬了咬牙:“回…回王爷!这…这是好铁!若是…若是火候拿捏得好…淬火法子再讲究点…小老儿…能打出砍断三层铁甲不卷刃的宝刀!”
“三层?”朱棣眉头一挑,“不够!本王要能砍断五层!十层!还要轻!还要快!做得到吗?”
老铁匠脸都绿了:“王爷…这…这…”
“做!想尽一切办法做!”朱棣根本不给他讨价还价的机会,“需要什么稀罕材料!需要帮手!需要更好的炉子!尽管提!本王给你弄!但刀!必须给本王打出来!”
他又走到一个眼神躲闪的火药匠面前:“你!听说你鼓捣过‘掌心雷’?能炸?”
那火药匠吓得一哆嗦:“王…王爷…小的…小的就是瞎鼓捣…炸…炸死过鸡…”
“炸死鸡?”朱棣嗤笑一声,“本王要的是能炸死人的!能炸塌城墙的!唐云那小子能弄出‘天雷’,你就不能弄出个‘地火’?!配方!本王给你弄最好的硝石硫磺!你给本王试!炸坏了东西算本王的!炸死了鸡…本王赔你十只羊!但炸不死人…你就去做人肉靶子!”
火药匠:“……” 腿一软,差点瘫地上。
朱棣又看向木匠:“你!水车!纺车!给本王琢磨!怎么能更快!更省力!能多织一匹布!多磨一斗米!本王就赏你一锭金子!”
一圈下来,所有匠人都被朱棣那胡萝卜加大棒(主要是大棒)的政策砸得晕头转向,又怕又带着点…被巨大利益和挑战刺激起来的兴奋?毕竟,燕王给的实在太多了!而且,能鼓捣这些“大杀器”和“聚宝盆”,对匠人来说,本身就是一种致命的诱惑!
“都听清楚了?”朱棣最后环视一圈,“从今天起!这里就是‘燕京格物分院’!你们!就是本王的第一批‘格物学士’!干得好!荣华富贵!干不好…哼!”
他丢下一句冷哼,转身就走。留下道衍和尚笑眯眯地开始给这些“新鲜出炉”的格物学士们“分组”、“派任务”、“画大饼”。
很快,这片曾经死寂的偏院就热闹了起来。叮叮当当的打铁声,锯木头的声音,还有偶尔“砰”的一声闷响(火药试验),日夜不息。浓烟从新砌的高大烟囱里冒出来,带着一股子铁与火的味道。
朱棣几乎每天都要来转一圈,也不多话,就背着手,冷着脸,看着匠人们忙活。那眼神,比监工还监工。匠人们被他看得头皮发麻,干活格外卖力。
这天,朱棣又来了。正好看到老铁匠捧着一把刚淬火完、还冒着青烟的刀胚,小心翼翼地打磨。刀刃在火光下泛着幽蓝的光。
“怎么样?”朱棣问。
老铁匠擦了把汗,脸上带着点兴奋:“王爷!成了!您看这刃口!这钢火!三层甲…绝对没问题!西层…小老儿再试试!”
朱棣拿起刀胚,手指在刃口上轻轻一弹,发出清越的嗡鸣。他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但随即又变得无比锐利:“三层?不够!远远不够!唐云的火炮能轰塌城墙!你这刀,连五层甲都砍不透?废物!”
老铁匠脸上的兴奋瞬间僵住。
朱棣把刀胚丢回给他,声音冰冷:“继续试!用最好的钢!用最狠的淬火!本王要的是能劈开山石的刀!不是切豆腐的!做不出来…你就去给本王喂马!”
说完,他转身就走,留下老铁匠捧着刀胚,欲哭无泪。
道衍和尚捻着佛珠,看着朱棣远去的背影,又看看院子里挥汗如雨的匠人们,枯瘦的脸上露出一丝高深莫测的笑容。
“殿下心急了。”他低声自语,“不过…也好。有压力,才有动力。唐云啊唐云…你在京城放烟花,咱在北平点灶火…看谁的火…烧得更旺些?”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iibhh-8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