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希望的种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0章 希望的种子

 

1927年4月,上海。

杨凡站在法租界的一栋洋楼窗前,手中捏着一份刚送来的密电,指尖微微发颤。

窗外,黄浦江上汽笛呜咽,街头的梧桐树在风中簌簌作响,仿佛在预示着一场风暴的到来。

“杨先生,情况如何?”身后,陈赓低声问道。

杨凡缓缓转身,脸色凝重,“反动派要动手了。”

陈大将瞳孔一缩,“什么时候?”

“就在这几天。”杨凡将密电递给他,“他们己经秘密调动军队,准备对革命同志进行清洗。”

陈大将快速扫过电报内容,额角渗出冷汗,“那我们怎么办?”

杨凡闭了闭眼,深吸一口气,“立刻通知所有能联系上的同志,立即撤离上海。能走的走,不能走的……隐蔽起来。”

陈大将咬牙,“可这样一来,我们多年的心血……”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杨凡打断他,声音低沉却坚定,“革命的种子,绝不能在这里断绝。”

4月12日凌晨,上海街头枪声骤起。

杨凡穿梭在暗巷中,身后跟着几名特别行动组的成员。他们手持短枪,腰间别着匕首,行动迅捷如鬼魅。

“杨顾问,前面有军警设卡!”一名队员低声警示。

杨凡抬手示意停下,目光扫过街道,“绕道,从霞飞路后巷走。”

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位于闸北的一处秘密联络点——那里有十几名尚未撤离的地下党员,其中包括几名负责工人运动的核心骨干。

然而,当他们赶到时,联络点己经遭到破坏,门口横七竖八地倒着几具尸体,鲜血染红了青石板。

“来晚了……”陈大将声音发颤。 杨凡蹲下身,检查其中一具尸体,忽然发现那人手指微动。

他立刻俯身:“还活着!” 那人艰难地睁开眼,嘴唇蠕动,“杨……杨顾问……快走……他们……有名单……”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军靴踏地的声音,伴随着刺耳的哨声。

“撤!”杨凡当机立断,背起伤员,迅速隐入夜色。

接下来的几天,上海陷入一片白色恐怖。

街头贴满了通缉令,军警挨家挨户搜查,无数革命志士被捕、被杀。

杨凡的名字赫然出现在通缉令上,悬赏金额高达十万大洋。

法租界的一处安全屋内,杨凡与幸存的几名同志围坐一桌,气氛沉重。

“杨顾问,我们接下来怎么办?”一名年轻的地下党员问道,声音里带着绝望。

杨凡沉默片刻,缓缓开口,“上海己经不能待了,我们必须分散撤离。”

“去哪儿?”

“一部分人去武汉,一部分人潜入农村,还有一部分……”

他顿了顿,“去江西。”

“江西?”陈大将疑惑地问道。

杨凡点头,“那里山高林密,反动派的势力薄弱,适合建立根据地。”

“大家不要悲观,虽然我们失去了很多,但我们要更加坚定地活下去,为了死去的战友,更为了人人生而平等的新世界……”

众人听后心神大振,眼中重新燃起希望。

是啊,斗争就是这样残酷,既然选择了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选择了为人民服务,一切牺牲都是无所畏惧的。

因为他们的心中有理想、有信念、有万千大众。

杨凡从怀中取出一枚印章,这正是孙逸仙临终前交给他的信物。

“这是孙先生的私印,持此印者,可调动我们在南方的秘密力量。”

他环视众人,“今日,我将它交给你们。希望你们能好生利用,不负重托。”

陈大将震惊,“杨顾问,您不跟我们一起走?”

杨凡摇头:“我还有最后一件事要做。”

4月15日,夜。

杨凡独自潜入戒备森严的警备司令部。

他的目标,是那份被缴获的地下党员名单。

凭借着过人的身手,他悄无声息地解决了哨兵,潜入档案室。

名单就锁在保险柜里,而保险柜的钥匙,挂在司令的腰间。 杨凡深吸一口气,推开了司令办公室的门。

“谁?”正在伏案疾书的司令猛然抬头。

杨凡没有废话,身形如电,瞬间逼近。

司令刚要去摸枪,咽喉己被一柄匕首抵住。

“名单交出来。”杨凡声音冰冷。

司令脸色惨白,“杨先生,你终究还是来了!”

“是啊,我来了。”

“杨先生你会杀了我吗?”蒋司令道。

“不,我不会杀你,你还有自己的价值。希望在日后的抗日战场上,你可以为国家贡献力量,克敌寇于长城之外。”杨凡道。

“不过,名单你需要给我。否则我不介意给你点苦头吃。”

司令递出了钥匙。

杨凡拿到名单,迅速翻阅,确认无误后,将其焚毁。 火焰升腾的瞬间,外面响起了警报声。

“你逃不掉的!”司令说道,“杨先生,留下来,你我一起携手,我相信一定会大有前途的。也可以为国家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杨凡看了他一眼,忽然笑了,“我知道,但道不同不相为谋,你我注定不能站在一起。”

司令道,“希望杨先生今天可以安然离开。”

话音未落,便听见密集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杨凡不再犹豫,纵身跃出窗外,子弹如雨点般追来,但夜色中,那道身影己然消失无踪。

三个月后,江西井冈山。 陈大将站在山巅,望着远处连绵的群山,手中紧握着那枚玉印。

“杨顾问……真的不在了吗?”他低声问。

身旁的老战士叹息:“上海传来的消息,他为了掩护最后一批同志撤离,被围困在码头,最终……跳入了黄浦江。”

陈大将沉默良久,忽然抬头,目光坚定“不,杨顾问说过,只要革命的种子还在,火种就永远不会熄灭。”

他转身走向山下的营地,那里,一群年轻的战士正在训练。

他们虽然穿着很是一般,但他们的眼中泛着光亮。

在他们的身上,有一股明显不同于别的队伍的气质!

他们是未来的星星之火,是国家的未来。

他们相信,未来的世界会更好!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icd0i-2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