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凉亭夜谈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9章 凉亭夜谈

 

珠江畔的春夜,黄埔军校后山的凉亭里,杨凡凭栏而立。远处渔火点点,与天上繁星相映成趣。

这位深受师生敬重的特别顾问,此刻却眉头紧锁,似有心事。

"万家灯火映城畔,星辉璀璨似水间。"

身后传来清朗的声音,"杨顾问好雅兴。"周先生信步走来,月光下更显儒雅从容。

杨凡转身相迎,"周先生来了,请坐。"

二人对坐品茗,周先生轻啜一口龙井,赞道,"好茶。杨顾问今日相邀,想必不只是为品茶论诗吧?"

杨凡放下茶盏,正色道,"周先生以为,革命成功最需要什么?"

周先生略作沉思,"主义引领、民众支持、同志齐心,缺一不可。"

"所言极是。"杨凡点头,"但纵观古今,没有武装力量支撑的政治理想,终究难成大事。"

周先生目光一凝,"杨顾问的意思是?"

"革命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更需要强大的武装保障。"杨凡指向江对岸,"眼下军阀割据,列强环伺,若无自己的武装力量,革命果实恐难保全。"

周先生若有所思,"两党合作本为救国,若各自建军,是否..."

"合作需要实力对等。"杨凡轻叩桌面,"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的教训历历在目。革命者不能将自身安危完全寄托于他人善意。"

“更何况,如今列强环伺,全国还没有实现真正的统一,这时候更需要我们有强有力的武装。”

说着取出一份文件,"这是近期收集的情报。日本特务己在广东各地活动,收买军阀,渗透革命队伍。"

周先生看后神色凝重,"形势比想象的更严峻。"

“当下,小日子国看起来给予了孙先生和北伐一些帮助,但小日子国用心险恶,如果我们不早些准备,以后一旦发生变化,那么我们的劳苦大众将会损失惨重。”

“所以必须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杨凡想了想,随即说道,“我有西策可供参详。”

“其一,在军校内部选拔绝对忠诚的骨干,秘密发展为党员,成立特别情报组,专司反间谍。”

“其二,在工人、农民中发展秘密联络网,敌人要渗透,我们就比他们扎得更深,要知道我们国家最多的就是工农,要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其三……”他顿了顿,“提前在关键地区埋下暗棋,尤其是上海、武汉这些未来的战略要地。要将尖刀插到敌人的心脏。”

“其西,要有属于自己的思想主张,要有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周先生听得心潮澎湃,郑重抱拳,“杨顾问高瞻远瞩,我受教了!”

杨凡继续道,“你看如今的广州,看似革命胜利,可各路军阀,谁不是拥兵自重?孙先生威望再高,若没有实实在在的军队,终究是空中楼阁。”

周先生沉思片刻,缓缓道:“杨顾问此言,与我不谋而合。但建立真正的革命武装,谈何容易?” 杨凡笑了:“所以,要有长远眼光。何况孙先生的身体己经……”

周先生郑重道,"杨顾问深谋远虑,这些建议值得认真考虑。不过建军之事还需从长计议,当前仍要以团结抗日为重。"

杨凡道,“不错,日本多年以来对我们虎视眈眈,是要对我们亡国灭种,我们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夺取最后的胜利。”

二人谈完,互相望着对方,哈哈一笑,双手紧紧握在一起!

一切都在不言中……

三日后,校长办公室内,蒋介石放下手中报告,对陈立夫道,"杨顾问近来与周先生交往甚密啊。"

陈立夫请示,"是否需要……"

蒋介石摆手,"杨顾问德高望重,又是孙先生亲自聘请的,我们静观其变即可。何况,杨凡此人,身手深不可测,我们要慎之又慎啊……"

目光转向窗外训练场,若有所思。

与此同时,军校后山的秘密训练基地里,二十名经过严格选拔的学员正在接受特训。

杨凡对列队的学员说道,"你们将学习特殊技能,未来可能默默无闻,但你们的工作将关系到革命成败。"

学员中有人提问,"教官,这些隐蔽战线的工作,是否与光明正大的革命宗旨相悖?"

"对敌斗争需要多种方式。"杨凡解释道,"正如治病既要治标也要治本。你们的工作,就是要清除危害革命的隐患。"

“同学们,大家要知道,你们的存在可能会挽救数以万计的无辜生命,你们要作为尖刀,插入敌人的心脏,在敌人的心脏里活动,很光荣、很伟大,也很危险。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也许你们将一生都是默默无闻,但你们是真正的英雄,祖国和人民会记住你们的!”

夜幕降临,病榻上的孙逸仙召见杨凡。

这位革命领袖虽然虚弱,目光依然坚定,"听说你在培养特殊人才?”

杨凡语带哽咽,轻声道:“先生,革命需要明枪,也需要暗箭。国家需要这样一批人,为了现在,更为了以后。”

“很好...革命事业需要各方面准备……”

他从枕下取出一方玉印,赫然是自己的私印,"这个给你……望你继续为革命贡献力量……"

印底"天下为公"西个篆字,在烛光下格外庄重。

杨凡回到住处,久久难眠,他为孙先生的为国为民情怀深深折服,他知道自己能为这个时代做的事很有限,但如果不做些什么,又心中难免有愧。

自古以来,我们的民众就多苦多难,但大家都善良、勇敢,是最可爱的人。

他们可以为了国家牺牲小我,成就大我。

他们可以为了国家独立自主抛头颅洒热血。

他们这一代人吃了几代人的苦,却都没有享什么福。

何其有幸,自己可以生于华夏,何其有幸,我们生在中国!

杨凡暗暗发誓,“既然自己有幸能够‘重回’这个年代,自己必将奋斗到底,鞠躬尽瘁”!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icd0i-3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