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刑警根据李颜提供的坐标和暗语,锁定了香港即将举办的"全球科技峰会"——届时,各国政要和科技巨头将齐聚维多利亚港,讨论人工智能的监管框架。而峰会的主赞助商之一,正是与Black Swan有资金往来的塞舌尔公司。
"他们要在峰会上搞事。"孙淼将峰会的安保方案投影出来,"会场设在会展中心,进出通道有十八个,VIP休息室首通海边码头。陈默分析了'兰花-III'的信号强度,足以干扰会场的所有电子设备,包括防爆玻璃和消防系统。"
李颜看着三维建模图,手指停在会场的通风系统入口:"如果我是他们,会选择在 keynote 演讲时发动攻击,用电磁脉冲瘫痪全场,同时从码头潜入带走重要人物。"她想起陈默说的信号发射器,"那些被植入的'兰花',可能就是引爆EMP的触发器。"
距离峰会开幕还有24小时,李颜和孙淼带着陈默飞抵香港。警方己经对会场进行了地毯式搜查,但陈默的探测器显示,至少还有三个未被发现的"兰花-III"在活动范围内。更棘手的是,峰会嘉宾名单上有一位特殊人物——欧盟委员会的科技事务专员,他正是陈默提到的被植入发射器的议员。
"我们必须在开幕式前找到所有发射器,同时确定Black Swan的渗透路线。"孙淼在临时指挥部里部署任务,"李颜,你负责接近那位专员,想办法检查他的随身物品;陈默,你带着技术队再搜一次通风系统;我去码头布控,防止他们从海上撤离。"
凌晨三点,李颜以赞助商代表的身份见到了欧盟专员。对方正在审阅演讲稿,钢笔放在桌上。李颜假装整理文件,不小心将咖啡洒在专员袖口,趁他擦拭时,迅速用藏在戒指里的微型探测器贴近钢笔——红灯亮起。她不动声色地递过纸巾:"实在抱歉,我让助理送件新衬衫来。"
与此同时,陈默在会场顶楼的通风管道里发现了一个金属盒,里面装着三个"兰花-III"和一个定时器,时间设定在上午10点——正是峰会开幕时间。他刚要拆除,突然听到管道另一端传来脚步声。一个戴着乌鸦面具的人举着电击棍扑来,陈默滚向一侧,探测器掉在地上摔碎了。
"别动!"孙淼的声音从对讲机传来,"码头发现可疑船只,正在靠近!"李颜立刻通知警方控制专员,自己冲向会场大厅。此时,Black Swan的渗透小组己经混入工作人员中,正在会场西周安装信号干扰器。
上午9点59分,所有"兰花-III"被成功拆除,但定时器突然开始自动倒计时。陈默看着电路板惊呼:"这是声控引爆装置,只要会场响起特定频率的声波——"
话音未落,峰会主持人走上讲台,麦克风发出一声尖锐的啸叫。定时器上的数字归零,会场的灯光瞬间熄灭。黑暗中,李颜听到防爆玻璃破碎的声音,而孙淼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来:"他们从海底隧道潜入了!目标是欧盟专员!"
她摸黑冲向VIP休息室,却在走廊里撞上一个穿西装的女人。借着应急灯的微光,李颜看到对方手腕上的黑天鹅刺青——正是香港公寓里的那个女人。两人在黑暗中搏斗,女人掏出的不是武器,而是一个遥控器:"李颜,你以为拆除发射器就赢了?真正的'黑天鹅',在每个人的心里。"
突然,孙淼带着特警冲进来,强光手电照亮了女人手中的遥控器。她冷笑一声,按下按钮——但预想中的爆炸没有发生。陈默举着改良后的探测器跑过来:"我修改了引爆频率,现在按什么都没用了。"
女人脸上的笑容凝固了。此时,国际刑警己经控制了所有渗透小组,维多利亚港的海面上,警方快艇截获了准备接应的船只。李颜走到落地窗前,看着黎明的第一缕阳光洒在海面上,远处一只真正的黑天鹅正展翅飞过,羽毛在晨光中泛着金属般的光泽。
三个月后,Black Swan的核心成员全部落网,其构建的跨国犯罪网络被彻底摧毁。星辉广告因在反间谍行动中的突出贡献,获得了联合国全球安全奖。在颁奖典礼上,李颜作为企业代表发言,她举起一枚从"兰花-III"上拆下的芯片:"科技本身没有善恶,但掌握它的人心有光明与黑暗。我们今天战胜的,不是某个组织,而是那些试图用阴影操控世界的欲望。"
散场时,孙淼递给李颜一个丝绒盒子,里面是一枚设计简约的银质胸针,造型是半只展翅的白天鹅。"陈默用缴获的稀土废料做的,"他笑着说,"算是光明版的Black Swan。"
李颜别上胸针,看向窗外。纽约的摩天楼在夕阳下勾勒出金色的轮廓,一只鸽子掠过玻璃幕墙,翅膀划出一道明亮的弧线。她知道,黑暗或许永远不会消失,但只要有人选择点燃灯火,黎明就总会到来。而这一次,他们守住的不只是一家公司,更是整个商业世界的清朗天空。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iadbc-1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