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米铺暗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1章 米铺暗流

 

### 第六十一章·米铺暗流

邺城南市的“丰裕”米铺,清晨时分,当那扇厚重的门板被缓缓卸下时,一股浓郁的陈米香气如同一股清泉般涌出,与清晨的雾气交织在一起,缓缓地弥漫到了街道上。

我踏着门前的积水,小心翼翼地走进铺子。一踏入店门,一股潮湿的霉味便像一头饥饿的野兽一样,猛地钻进了我的鼻腔,让我不禁皱起了眉头。

米铺的掌柜老赵,正站在柜台后面,专心致志地擦拭着一杆黄铜秤。那秤盘的边缘,由于长时间的使用,己经磨损出了一道道深深的痕迹,在清晨的阳光下,这些痕迹泛着暗哑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老赵的手指甲缝里,还嵌着一些谷壳,显然他刚刚才忙碌完卸米的工作。而他右手虎口处的那道陈年刀疤,在晨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醒目,仿佛是他人生经历的一个印记。

“新到的江南粳米,客官要不要尝尝?”老赵热情地招呼道。他的声音略带沙哑,却透露出一种真诚和朴实。

关玥静静地站在米垛后面,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她似乎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她的手指轻轻地敲击着米袋,发出轻微的声响,仿佛在与米袋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每一次敲击,她的指节都会沾上一些米灰,这些米灰在粗麻布上留下了模糊的印记,就像她内心的思绪一样,若隐若现。

我慢慢地靠近米垛,装作仔细查看米质的样子。当我的指尖触碰到袋底时,突然感觉到了一个异物。我小心翼翼地摸索着,发现那竟然是半截箭杆!箭杆的尾羽呈现出翠绿色,但大部分都被米灰掩盖住了,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它的存在。

“要三斗陈粟。”我突然高声喊道,声音在仓库里回荡。老赵听到我的声音,转过身来,他的腰带上挂着一串铜钥匙,随着他的动作,钥匙相互碰撞,发出清脆的叮当声。我注意到其中有一把钥匙的齿纹与官仓的钥匙一模一样,心中不禁一动。

老赵开始量米,他的手法熟练而稳健,然而,当他将米倒入升斗时,我发现他总会在升斗的边缘留下几粒米。这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让我意识到这可能是他们行当里传递暗号的方式。

后院的磨坊传来有节奏的碾米声,仔细听却像是某种密码。我借口解手绕到后院,发现石磨的凹槽里残留着黑色粉末,在晨光中泛着金属光泽。磨盘边缘刻着细小的符号,与上月截获的密信上的标记如出一辙。

回到铺面时,一个挑着柴担的汉子正与老赵低声交谈。柴捆里混着几根特殊的木柴,断面呈现出不自然的焦黑色。那汉子接过铜钱时,袖口露出半截刺青——浪花中隐约可见狼头的轮廓。

午时的米铺安静下来。老赵拨弄算盘的声音在空荡的铺子里回响,算珠碰撞的节奏异常规律。关玥趁机溜进后仓,发现新到的米袋下层藏着整捆的箭矢,箭杆上刻着细小的"卯"字。

"客官您的米。"老赵将布袋递给我时,指尖在袋底轻轻一划。走出铺子后,我在米袋夹层里摸到张油纸,上面画着邺城粮仓的分布图,某个角落标着火焰的记号。

街角的乞丐突然拦住我乞讨,他破碗里的铜钱排成箭头的形状。当我扔下铜钱时,他浑浊的眼珠突然闪过一丝清明,沙哑地说了句:"东风起时,米价要涨。"

回到驿馆,我摊开米袋仔细检查。在米粒中发现了几粒异常的黑色种子,捏碎后散发出刺鼻的气味。关玥的铜钥匙在烛火上烤过,轻轻刮过米袋表面,显现出几个模糊的字迹:"甲子日,开仓"。

傍晚时分,米铺提前打了烊。透过门缝,我看见老赵正在擦拭一把短刀,刀柄上缠着的绿绳与荆州羽箭的尾羽同色。后院的烟囱冒出淡紫色的烟,在暮色中几乎难以察觉,却带着一丝熟悉的辛辣——与华佗药箱里的七心莲气味相同。

更夫的梆子声从远处传来,我抬头看向米铺的屋顶。一只夜枭静静地蹲在屋脊上,它的影子投在青石板上,像极了展翅欲飞的箭矢。邺城的夜色渐渐深沉,而这场以米粮为掩护的暗流,正随着每一粒米的流转悄然扩散。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gccbg-6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