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暗潮汹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7章 暗潮汹涌

 

### 第十七章·暗潮汹涌

黎明时分,幽州河面泛着铁灰色的冷光,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天空中微弱的星光。我蹲在芦苇荡里,静静地观察着河面,突然,一个金属物体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小心翼翼地伸手捞起它,发现是一个齿轮,金属表面上还刻着“丙辰监制”的烙印,似乎刚从火中取出,还带着些许火药的余温。

就在这时,关玥手中的银针突然颤动起来,首首地指向西北方。我顺着她的指示望去,只见河湾处的漩涡正疯狂地旋转着,将大量的金属零件卷入其中,形成了一个诡异的漏斗状水涡。

张飞见状,二话不说,抡起渔网就朝漩涡中撒去。渔网在水中迅速展开,没过多久,他便感觉到有东西被网住了。他用力一拉,将渔网拖出水面,然而,网上来的并不是鱼虾,而是十二个密封的青铜筒。

这些青铜筒看起来十分古老,每个筒上都刻着不同郡县的名称。“这是要往各郡分发啊!”刘备的山羊须抖动得厉害,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惊讶。

我凑上前去,仔细观察这些铜筒。它们的工艺非常精湛,显然是经过精心制作的。刘备撬开其中一个铜筒,里面装着的竟然是标准化的调兵符。这些调兵符的背面刻有阴刻线条,当我们将它们拼凑在一起时,一幅令人震惊的图案展现在我们眼前——黄河改道预测图!

我抚摸着图纸上那些熟悉的计算痕迹,心中涌起一股异样的感觉。这些公式和我在地宫墙上见过的一模一样,难道这就是那些公式的实际应用?来越多,鱼鳃里塞着的绢布碎片记录着某种试验数据。关玥拼凑出的残页上,"雷火车杀伤半径"与"药人存活率"等字眼触目惊心。最骇人的是页脚的批注:"光和五年丙辰日,第西十九次田野试验达标"。

我们跟着漂浮的齿轮来到下游堰塞处。冲垮的堤坝露出里面的钢结构——这根本不是传统的夯土坝,而是用标准化金属构件搭建的现代水利工程雏形。张飞踹飞的闸门残片上,螺栓孔洞的螺纹间距与地宫零件完全一致。

正午时分,我们摸进最近的县城。市集上的混乱超乎想象:官仓正在发放掺了荧光粉的赈灾粮,而黄巾军则在街头兜售制式环首刀。关玥假扮农妇挤进人群,带回的米袋底层藏着军械交易账本——买卖双方居然盖着相同的"丙辰"骑缝章。

郡守府前的告示栏新贴了剿贼捷报。我数着斩首数量,发现数字排列暗合斐波那契数列。刘备突然拽我衣袖——他指着的不是公文,而是旁边被风雨剥落的旧告示残角:露出的"陆"字落款,墨迹与我批注《九章算术》的笔迹如出一辙。

我们趁乱混入运粮队。牛车夹层里不是粮食,而是成捆的《太平经》批注本。关玥撕下的扉页上,批注者将"苍天己死"的"天"字特意描红,墨色与郡守朱批完全相同。张飞嚼着偷来的炊饼突然吐出来——霉变的面团里裹着微型齿轮,齿距精确得可怕。

黄昏的客栈里,我们撞见更荒唐的场景:官军和黄巾军代表同桌饮酒,正在交换盖着官印的文书。刘备假装醉酒撞翻屏风,露出的地图上,幽州被划分成十二个试验区,每个都标注着"丙辰"编号。我趁机顺走的调兵符,背面的阴刻星图与地宫浑天仪投影完全吻合。

子夜突袭郡守府库房时,月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出清晰的网格。我顺着光斑检查货架,发现第三排第七格的陶罐摆放角度异常。关玥的银针挑开蜡封,里面泡着的不是腌菜,而是十二具微型陶俑——分别穿着各级官服,胸腔内藏着写有我们名字的绢布。

"这是厌胜之术!"张飞的大嗓门在库房回荡。他砸碎的陶俑里滚出青铜零件,拼起来竟是缩小版的"雷火车"模型。刘备在账册堆里发现了更可怕的记录:光和三年起,幽州各郡失踪的流民数量,正好与黄巾军兵力增长数字吻合。

五更时分,我们在马厩找到决定性证据。草料堆下埋着的铁箱里,整整齐齐码着三百份身份文牒——每份都对应一名在编官员,但照片位置贴着黄巾军将领的画像。关玥掀开的夹层中,藏着半块烧焦的电路板,金线绣着"Tian Hong Group"的logo。

晨雾中逃离县城时,我们目睹了最诡异的送葬队伍:十二口薄皮棺材被同时下葬,但抬棺的既有官差也有黄巾军。张飞假装帮忙撞翻了棺木,里面滚出的不是尸体,而是标准化弩机组件。刘备趁乱捡起的陪葬品,竟是枚刻着"丙辰年最佳生产效率奖"的青铜徽章。

正午的茶摊上,老农说起段怪事:三年前有个戴高冠的方士来村里,用"雷火术"在打谷场烧出过"49"的数字。他掏出的烟袋锅上,镶嵌的正是智能手表同款液晶屏碎片。关玥假意添茶,瞥见灶台后贴着张发黄的告示——上面我的画像被画了红圈,标注"光和五年冬至诛"。

我们循着线索来到废弃矿洞。岩壁上的凿痕组成立体地图,展示着某种庞大的地下网络。张飞抡起铁镐砸向标记点,崩落的矿石里嵌着成排的标准化齿轮。最深处的水潭映出倒影——不是我们的面容,而是穿着实验服的操作员在监控屏幕前的景象。

黄昏的暴雨给了我们掩护。关玥拆解的警报机关里,青铜触点的合金比例远超汉代工艺。刘备在通风井发现的记事竹简,记录着"光和五年丙辰日,第西十九次社会实验阶段性成功"。

当夜我们在山洞过夜。张飞磨刀的火星溅到岩壁上,突然照亮了隐藏的壁画:戴高冠的方士正在向官军和黄巾军首领分发相同的青铜匣。我摸着壁画突起的纹路,在"方士"腰牌位置摸到个凹槽——形状与我的地宫钥匙完全吻合。

五更天的梦中,智能手表残骸突然发出"滴滴"声。惊醒时发现关玥正用银针拨弄电路板,墙上倒影竟组成了汉字:"不要相信中平元年的自己"。洞外传来整齐的步伐声,透过雨幕望去,那队官兵穿着制式皮甲,但每个人的瞳孔都在暗处泛着诡异的绿光。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gccbg-1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