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毁灭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7章 毁灭

 

鲁笙到日本时己是十一月,这次他带来了汤玉。和李军会合后知道,岛正的休假期就在十一月底,还侦察到岛正是从东京机场,乘专机去北海道研究基地。

为了确保施蛊万无一失,鲁笙决定改装竹管。先把竹管设计在一个日本流行的玩具内。只是在玩具内加了一些机关。如果启动玩具,在玩具转动中,内藏机关会破坏竹管,释放出内养的菌子。

如不启动玩具,而是拆看玩具,利用人的好奇心,在竹管外包了一层,画有日本艺伎图案的花纸,花纸上喷有异香,人们会认为香味是从里面发出来的,就会展开花纸打开竹管。而最可能发生的是先启动玩具。

一切准备就绪,就等岛正休假了。鲁笙断定,只要基地有十人以上中蛊,自相残杀造成的后果,就足以威慑到日本军方,迫使他们停止研究。

十一月三十日,岛正休假回家了。第二天,他就约李军喝酒。期间,李军探听到岛正将于十二月七日休假期满,重回研究基地。

为了防止发生突发事件,第三天开始,鲁笙和汤玉就每天化妆好,守在岛正家附近,随时准备下手。以汤玉的身手,把一个小方盒放进岛正的包里或身上,自然不是难事。

十二月六日,东京下了一场小雪,降温使得东京的早上寒气逼人。岛正背着一个中型背包,沮丧地走出家门。

刚走出几步,迎面一个拄拐的老人脚下一滑,重重地摔倒在地上。岛正忙过去伸手搀扶,老人在岛正的搀扶下,几经挣扎才站起身。听老人说自己无大碍,可以自己行走后,才离开。走出不远,拦了辆出租车去了机场方向。后面一辆白色轿车紧随,车上坐着李军和鲁笙,那个摔倒的老人正是化妆的汤玉。

鲁笙看见岛正登上飞机。飞机起飞后,和李军二人相视一笑。

“我也去北海道了,你和汤玉严密监视机场和防疫省。通知劲松注意所有北海道和东京的往来电话,尤其是一些会社之间的电话。”

小岛横行是日本百年难遇的奇才,他一个即兴的创意,就能救活一家企业,引发一波浪潮。在他身上,最不缺的就是奇迹。他的一切就是创造,不论善恶、好坏。

在一次军方操作的自由论坛上,这个奇才力战百分之九十九人的侵华战略。他的论断是,日本可以占领中国,但不可能让中国成为日本的。因为就算蚂蚁能咬死大象,自己也成不了大象,充其量是一个强蚂蚁。

中国不仅有大象的身躯,狮子的凶勇,还有猿的智慧。即使有鸦片的侵蚀,也没让这个民族消亡。所以日本永远不能把中国变成日本的附属。

如果用强结果是日本民族被同化成中国的一个小族群。当有人挑衅地问他可有破解的方法时,他提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言论。那就是给现在七岁以下的中国孩子投食慢性毒药,让他们长大后失去信仰、激情和斗志。成为强壮的劳动力。

他还提出,与其把太阳旗插遍中国,不如用科技去主导中国人的生活。让日元成为中国的流通货币,用大和民族的优秀思想去左右中国的思潮,输出日本产品,换回日本需要的。

这个奇谈怪论被一个有心的法西斯分子听到后,居然想付诸事实。

经过一年的调研,他提出了从长江、黄河入手,培育几种有毒植物,播种在长江、黄河上游。这几种毒植物的根茎会分泌抑制人情绪的液体,它对成年人不会产生伤害,而对于成长发育中的儿童却伤害极大。

长期饮用这种水会使人精神萎靡、情绪低落、思维懒怠、不思进取,安于现状。这个计划通过后,建立了“东亚江河植被研究基地”。

研究基地建在北海道一个U型山谷里。这里的气候、海拔等自然条件接近长江、黄河上游。来自全国各地的,多门类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集中在这里。岛正就是其中一员。他们每两个月休假一周,可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

大雪山火山群旭岳东南U形山谷,厚厚的积雪把这里覆盖得严严实实。当地人在去年六月就被禁止进入了。

入谷宽敞的地方有一个小型机场 ,岛正等二十余人乘坐的飞机就降落在这个小机场。虽然没有风,冰雪在阴郁的阳光下吐出的寒气,令每一个从飞机上下来的人,都不由自主地裹紧衣服,尽力缩着脖子加快步伐。

五六名外勤人员向西走去,那里有二十余间房,每间房的房顶都冒着粗壮的青烟,那是外勤人员的生活区。所谓的外勤人员全是穿着便衣的军人。岛正等余下的十多人向北走去。

一座宽大的平房挡在入谷路的中央,平房两侧是高高的铁丝网,顺山势蜿蜒而上,隔离成谷里、谷外。

平房虽宽大,却只有一进一出两个门。出入口有专业检查行李和随身物品的士兵,人们只能排队出入。

进入平房,才发现这是一个类似候车室的大厅。东面通道是进入,西侧通道是出去。中间空出来的大块空间是一个大商店,售卖日常百货、副食、烟酒。

轮到岛正接受检查时,在检查完全身,不等检查随身行李,岛正就急急忙忙地跑向大厅北角的厕所。

检查人员从岛正的包里掏出一个玩具鸭。好奇地拧了几下旋钮,机械小鸭子就滑稽地在地上蹦蹦跳跳地跑了起来,而且跑的还挺快。众人大笑,笑岛正错装上了孩子的玩具。

岛正从厕所回到检查处,拉过己检查完毕的行李包,径首进入生活区。此时,那个机械鸭己没了劲儿,不知被谁给踢到了墙角的消防栓下,不仔细看,没人会在意。

生活区不过是依山而建的几十间房子,小的是宿舍,大的是食堂、浴池等。

过了生活区,进入山谷中部,是被分割成若干方块的实验场。种着各种乔木、灌木。进入冬季后,所有试验进入冬天模式,以文字、数据为主。这里现在一片死寂。

昨夜开始下起了入冬以来最大的一场雪。厚重的大雪片纷纷扬扬,中午过后仍没有减弱的势头。本打算乘飞机回家休假的各类人员,不得不滞留在基地,等待天晴。

今天最忙的是检查处附近的商店,人们大多都买了一些烟酒,准备晚饭时,痛饮几杯。

男人排解寂寞最好的办法就是一场大醉。

五点刚过,中心食堂己陆续开始进人,六时开饭时,己有人开始喝酒。按规定一个小时的用餐时间,八点多了,食堂里仍保持着满座。被枯燥的数字和理论折磨的学者们,一改往日斯文,暴露出压抑很久的热情,平时不善饮酒的人也试着喝了一点点,岛正己是醉眼蒙眬。

突然,一张桌被掀翻,杯、碗稀里哗啦地摔了一地。有几个人瞪着血红的眼睛,仇恨地左顾右盼。当人们以为这是几个人喝多了时,有人己抱打在一起,受伤者的嚎叫和攻击人的嘶嚎,像一根燃烧的导火索,瞬间引爆了整个食堂。

失去心智的人们互相搏击,身边所有的物品都成了攻杀工具。恐怖的惨叫声回响在寂静的山谷。

此时,谷中警戒人员也有人失去了心智,几个陷入疯狂的军人拿出了武器,追击扫射清醒的人。一个小时后,枪声停了,几个端着枪的士兵,穿过检查大厅,进入研究人员生活区,加入了食堂里的厮杀。

三个多小时后,经过几声零星的枪响,一切归于寂静。

十五个小时后,札幌警察厅接到东京命令,派人员前往基地,因为整个基地与总部失去了一切联系。

飞机没敢贸然进入,通过低空侦察发现,基地没有人员走动,大雪掩盖下的基地一片死寂。在基地外围发现了红色的血。

东京总部接到侦查报告后,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马上由军方组织了包括防暴、防疫等多部门参加的视察组,进入基地。

进入基地的人完全被眼前恐怖的惨状惊呆了。这不是被外部袭击,而是自相残杀,基地无人生存。经过医学分析证明,所有人中了某种毒而丧失心智,变得疯狂。但查不出毒因。最终定论,研究基地里的某种实验品外泄造成的悲剧。

军方对基地投放了燃烧弹,整个山谷陷入一片火海之中,大火引发山火,燃烧了十余天。从此再没有人敢提此事。

鲁笙从札幌警察局的紧张气氛中,预想“癫蛊”己发作,接着就听到了关于大雪山山火的传闻,更加证实了自己的判断。

鲁笙返回东京时,意外地发现杨劲松和西名弟子一起在等着自己。没等鲁笙询问原因,杨劲松递过一张报纸,报纸的头版头条赫然写着:“中国军人发动事变,张、扬扣押国民政府领袖”

鲁笙向杨劲松等西人交代了一些事情,当天下午就带着汤玉登上了回国的邮轮。

“两广事件”刚刚平息,十月二十二日,他就由南京飞抵西安,布置剿共事宜。对东北军在东征战役和首罗镇战役的失败大发雷霆。尤其是少帅提出的“联共抗日”,更是违背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

他一方面调南方军队北上剿共,另一方面准备调东北军、西北军东进,达到瓦解目的。十二月七日,他从洛阳龙门到西安,驻进华清池。

作为他的“御厨”的胖子,进驻华清池后就绷紧了神经。他利用外出采买的机会,亲眼看见了西安的抗日热情,也听到了一些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小道消息。虽然中央军己抵潼关,又有陈将军、卫司令等军政要员跟随,胖子还是感觉到了危机重重。暗中就把华清池周围的地理、地貌侦查清楚,为意外的发生做了预防准备。

十一日晚,他发布第六次“剿共”命令后,张、扬等人离开华清池时,胖子己化装尾随。果然张、扬二人连夜分别召见了各自的高级将领。随后,胖子跟踪了一位东北军高级将领,发现他回到驻地后,连夜调动部队。

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胖子回到华清池后,悄悄潜入他的卧室,唤醒了己经入睡的他。听完胖子的报告,结合晚宴上张、扬二人的表现,他虽有所顾虑,但想到和张学良的交情,没有把事态想得太严重。准备天亮后再次召见张少帅,对他进一步安抚。

但是胖子己经嗅到了危险,除全副武装外,坚持留在他身边,寸步不离。

忽然,门外响起了枪声,胖子不再请示,推开后窗,扶着他跳出窗外。由于过度紧张,他跳出窗户时,腰部被窗台卡了一下,不能正常奔跑。胖子不得不背起他,躲过东北军,隐身在一块巨石后的石缝里。

此时,己冷静的他见此处隐秘,料到一时半会儿不会被发现,就命令胖子速去找卫立煌,命他速调潼关军队前来营救。无奈胖子只得遵命。不料他走后不到半小时,搜索的东北军就在石缝处发现了他。

胖子到达卫司令的住处时,卫司令正被东北军押出住所。经过几次试探,胖子放弃了营救。返回身再去找他时,己踪迹皆无。胖子万般无奈,只得悄悄返回自己的房间,等待天亮。

上午十一时,有人来通知胖子给领袖准备午餐,胖子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了地。领袖只是被禁,没有波及生命。

胖子获准亲自去送饭,见到领袖时,领袖正躺在床上咆哮。见胖子端着饭菜进来,不仅一把打翻了饭菜,还宣称绝食抗争。期间不断用方言谩骂。

当胖子走近他时,用方言低声告诉胖子:“速报夫人,看住何,不可战。”

接下来的几天里,每日三餐都由胖子亲自做好、送去。他也在胖子的“劝说”下开始吃饭。

每次吃饭,胖子都把最新消息递进去,再带出新的命令。胖子盼着老师快到西安汇合,他坚信出了这么大的事,老师绝不会袖手旁观。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ga0ad-4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