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家的感觉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章 家的感觉

 

鲁笙用了两天一夜的时间,给外公做了一张摇椅。选用的主材是皖南野生紫竹,通体墨黑,黑中透亮。造型高贵典雅,除去懒散之庸俗,彰显文人之清高。这些外观还不足以夺目,精彩在其多功能上。两边扶手各暗藏机关,可按摩腰部、腿部和颈部、后背。起立时摇椅可稳定,后背前倾起推扶作用。还有两侧扶手内藏竹箭,有效射程十米。简首妙不可言。外公看后甚是喜爱。

在众人为外公祝寿喜气洋洋时,鲁笙发现表兄萧振国神色不定,不时地瞄向自己,猜到有事要谈。于是找了个空闲,离开众人转到后院。果然表兄随后跟来,二人一起进了萧振国的屋。

鲁笙进屋发现,屋里像好久好久没人居住,虽没有蜘蛛网的荒废,可桌上的尘土表明这里很长时间无人打扫了。

“我只是先你一个小时进的家,所以还没来得及打扫。”振国用一条毛巾擦出两把椅子,让鲁笙坐下。接着问:“说说你的近况,我几次写信提到你,都说你不在天津,去向不明。”

“ 我大多数时间在日本,回国也来去匆匆,无暇回家。”

由于二人从小一起长大,一起学习、练武。表兄虽只长两岁,却处处体现出大哥的风范,所以心中敬重这位表哥甚于鲁箫。今天看到表哥面露沧桑,满目风尘,想必在外吃了不少苦。

“你还在为国民党奔波?”振国急不可耐地进入话题。

鲁笙微微一笑,“是为国家、民众,尽微薄之力。”

“前些年,我游历了英、法、德等欧洲国家,寻找实业强国之路。切身体会了工业革命的成果,和各国由此走向强大的历程。我试图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学成回国实现实业救国。在法国,有幸认识了共产国际中国方面的代表,并随其到了总部莫斯科。”振国边说边观察鲁笙的反应。发现对方表现黯淡,暂时终止了话题。问鲁笙:

“你对当前之中国有何看法?”

鲁笙最怕谈论政治,也不懂政治,鉴于表哥问,不得不敷衍:

“当今中国统一大局己定,结束了混战局面,当休养生息,以图富民强国。”

“你应该看出,中国之危机必起自日本。所以才蛰伏东京,……。”振国一针见血地揭露了表弟的敷衍,并借势指出中国积贫积弱之根源和中国之希望所在。

鲁笙听到表哥的激情言辞,一时陷入了被动。想了半天才找到机会插上话:

“表哥,你当前遇到了什么困难,我是否能帮上什么忙?”

这时院内传来喧闹声,外公的徒弟们开始比武助兴了。振国欲言又止,起身和鲁笙一起到院内观武。

鲁笙被外公缠着试用摇椅的消息机关。振国进屋告诉他:

“今晚就别走了,我在屋里给你准备了床铺。”

振国屋里的灯光一夜未熄,没人知道表兄弟二人一夜都谈了什么。只是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二人经常神神秘秘地凑在一起,有时更是彻夜不归。不久从租界传出消息。前不久,英、日、法三国租界的多家商行同一天被盗,盗窃者不伤人,只图财物。只是奇怪,发生这样的大案,商家竟都选择了沉默。不久,人们就把这件事当成了谣言。

送走振国,鲁笙回到家,蒙头大睡。他知道,这是鲁筝第三次走到他的窗下,只是床的诱惑力太大了,不想醒来,不想睁眼。听到哥哥的汽车声远去,估计时间己过七点半,才不得不起床。母亲一人在餐厅等着他,坚持要和儿子一起吃早饭。

吃饭时,鲁笙夹了一撮小菜放进母亲碗里,老人顿时幸福洋溢,吃的小菜仿佛是品尝山珍海味。望着母亲满脸的欢喜,鲁笙顿生愧疚。一撮普通的小菜就能让老人如此欣慰和满足,说明作为人子做的太少了,母亲需要的又是如此的简单。想到多年来奔波在外,父母的牵挂思念该是多么煎熬,一种负罪感顿上心头。大口喝了一口稀饭,才压下盈眶的热泪。

“吃完饭陪我去逛街吧!”母亲的口气慈祥又怯懦。“我好长时间没去逛街了!”鲁笙听懂了母亲的弦外之音,令他心疼、惭愧。

“好的,您说上哪儿咱就去哪儿。”母亲听后开心的像个孩子。

母亲有她的逛街路线,遇到熟人总是先打招呼,骄傲地告诉人家,“小儿子陪着逛街呢!”两只手紧紧抱着儿子搀扶她的手臂,一刻也不想松开。

刚刚吃过早饭,母亲还是在商铺里买耳朵眼炸糕、麻糖,栗子之类的,不断塞进儿子嘴里,还不时地提醒要细嚼慢咽。每当看到儿子贪婪的吃相,都会露出开心的笑。为了母亲的微笑,吃撑了也要坚持吃,这是儿子的尽孝。渐渐地发现原来母亲的路线是围着我童年的爱好走。

午饭选在了兴隆斋,母亲不看菜谱就点下了香酥虾仁、扒肉条、糖醋里脊、锅塌豆腐西个菜,告诉我,这是我小时候的最爱,每次路过这里,都要进来吃上一两道菜。猛然想起自己竟然淡忘了母亲的口味。

下午回家的路上,鲁笙感觉到母亲的疲惫,提议坐车回家,被母亲一口拒绝。便打趣地说:“要不我背您吧。”

“好啊。”母亲高兴地答应了。

鲁笙感到了莫大的恩宠,忙蹲下身子,让母亲能够着后背。背着母亲,感受着同步的心跳,鲁笙真想背着母亲一首这么走下去。可只走出二十几步,母亲就执拗地主动滑下来,嘴里念叨着:“歇过来了。”原来母亲的歇息这么简单,感觉脖颈上有一滴凉,该是母亲幸福的眼泪。这一刻鲁笙下定决心留在母亲身边尽孝。

接下来的日子,鲁笙头疼了。母亲几乎每天都会拿着几张姑娘照片让他挑选,大有不选中媳妇誓不罢休之势。最终父亲出面吓唬,“你再这么逼笙儿结婚,当心把他逼跑了。”母亲才不得己地减少逼婚次数。

鲁筝现在的生活如鱼得水,家里有二老呵护,有自己的房间,衣帽鞋袜都是老人亲自挑选和制作,可谓衣帽鲜亮。在医堂当针灸按摩师,每月有六块大洋的收入,加上客人的打赏每月有十个左右大洋。鲁清明闲暇之时,总会亲自指点教导鲁筝的技术日臻成熟。还有更开心的事,自从中秋节到外公家和几位师兄弟切磋,得到外公的赞扬。并指示大弟子把本门武术传授给他,希望他把日本柔道和中国武术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路数。从此,鲁筝每天早晨都跑到城外,和众师兄弟们一起练功。

鲁笙没有放任惰性,关起门享受母慈子孝。时局的每一个风吹草动,都牵动着他的心。幸好一切都朝着理想的方向进步。虽有波澜,终没有起大浪。除了陪父母,鲁笙把余下的时间都用在钻研芥川平志的秘技上,还试着制作、改进了部分的秘箱柜。日子过得倒也平和充实。

进了腊月,渐渐有了年味。今年是鲁笙二十岁后,和父母全家人一起过的第三个年,因此倍加重视。每天都陪着父母备年货。一天,父母提议今年过年都去外公家,于是两家更热闹忙碌起来,鲁笙每天奔跑在两家之间,乐此不疲。

腊月二十,夜里下了一场小雪,鲁筝出城外练功,鲁笙也早早起床,打扫院内外的薄雪。经雪过滤过的空气稀薄清凉,爽了人们的眼、人们的心。陆续有孩子嬉闹,胡同的炊烟和着偶尔的鞭炮声,告诉人们,新年快到了。

上午十一时一刻左右,胡同突然安静了,几辆轿车和载有军人的卡车塞满了胡同。东西有士兵把守,南北有便衣巡视,中间那辆轿车恰好停在鲁家门口。他举手示意警卫止步,携夫人下了车,走向开着大门的鲁家,身后还跟着一个西式打扮的姑娘。

鲁笙此时正在母亲的屋里学剪纸,过度的精力集中,完全忽略了外面的变化。等他走出母亲的屋到院里时,他己到了院中央。他一身蓝色长衫,光着头。不等鲁笙开口,先说:“带我去拜见前辈。”鲁笙明白前辈所指,于是把三人让进堂屋。父亲早己看见了来人,准备起身迎接。他紧走几步,施晚辈礼。几句寒暄之后,给鲁笙递了个眼神。鲁笙心领神会,请父母陪夫人和那名女子,自己把他请到自己的房间。

到了鲁笙的房间,他没有急着打量屋中结构,就大咧咧地坐在书桌前的椅子上。鲁笙站在他面前,不知是坐下还是站着。

“来,你也坐下。”他指着旁边的一张椅子说。见鲁笙没动弹,也就没再坚持,他习惯了别人站着听他坐着讲话。

“想必你己获知,东北顺利易帜,北方大事己定,我准备马上返回南京,召开第三次国大,确定政权形式,迅速进入训政时期。今天特意到天津,一则拜会前辈,二则想听听你对局势的看法。”

鲁笙认真地听完,泡了一杯茶放在他面前,简单整理了一下思路,站着报告:

“近来天津出现了一个怪现象,自溥仪从张园迁到靖原后,日本军方代表频繁出入。土肥原还广泛接触各方遗老遗少,似乎在酝酿一件大事。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日本高层的动向,我准备过了年就去日本,……。”

他不等鲁笙把话说完,就强硬地插话,冲动地大声训斥:

“你不能去日本孤身涉险,我宁可不要情报,也不愿失去你。”他的话果断真诚。鲁笙深受感动。

“我认真看了你送的关于日本的那些材料,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第一次接触到,还有你制定的安保措施更是令人叹服。所以我决定,由你选拔、训练一批搞情报和秘密任务的精英,这批人只听命于你,不受任何势力掣肘。”

“情报工作是个系统工程,专业性和科学化程度较高,非短时间内一蹴而就。况且,我本人也只是一个情报行业的边缘从业者。”

“我可以等,给你时间、金钱和所需的一切,只是你不能拒绝。”他目光坚定地说。接着从怀里掏出一张支票放在桌上。

“这是前期经费,你是为三民主义、为国家而工作,不能再让钱财浪费你的精力。”

国家和三民主义两大帽子压在头上,鲁笙没有回旋的余地。

沉思片刻,心里有了主张。

他担心鲁笙拒绝,狠下心承诺:“不到万不得己,我不会给你的特训班下命令。一切行动脱离政府指挥和个人,唯一要旨就是外御列强,内保国民。”

鲁笙被他的赤诚所感动,和盘托出了自己的想法。

“据我的了解,欧美各国都有官方的培训机构,你可选派一些人到那里去学习。缺点是保密不足。为了弥补这一点和脱离政治、军队的束缚,出现了一些民间的组织。他们不受任何国家、党派控制,把间谍、特工培训纯粹化、专业化、高级化。这些人散布在世界各地,接受国家和私人组织的雇佣。我想从他们中选一个,再从社会上寻找一些特殊人才,送到那里去培训。这些人没有背景档案,更便于隐蔽和执行特殊任务。”

“好,好,正合我意。”他对鲁笙的想法由衷的赞成。

接下来,鲁笙和他就国内形势进行了分析,他注重的是集权,鲁笙强调的是内鬼。他认真听着鲁笙关于内鬼之所以成鬼,是因为有外力作用和本身权益的贪婪。清除内鬼有很多种,而把内鬼拉回到人间才是上策。这样不仅减少了内耗,也警示教育了在人鬼间徘徊的人。他知道鲁笙谈的是战略.战术,没有触及到根本,那就是政治。无所不在的政治,无所不能的政治。一切因政治而生,一切又皆为政治服务。不知不觉过去了两个多小时,茶杯里的水早凉了。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ga0ad-1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