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财政困境下的贪腐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十六章:财政困境下的贪腐

 

李默此时财政吃紧,在书房中焦虑地来回踱步。“大都督,方公公求见。”门外传来李虎清晰的通报声。

李默当即停下脚步,应道:“快请老方进来。”

方正化踏入书房,对着李默恭敬地行礼,脸上挂着讨好的笑容:“大都督,陛下命奴婢将阮大铖、李沾、路振飞、陈丹衷西人的口供及账册送来,言说交由您处置。”

“嗯?陛下为何不把这西人移送至南京,交付刑部、大理寺按律审理?”李默眉头微蹙,面露疑惑之色。

方正化赶忙摇头:“奴婢实不知晓,皇爷并未向奴婢透露缘由。”

李默见状,也不再多问,对方正化说道:“老方,就放桌上吧。”

方正化依言将供词与账簿放置在桌上,接着说道:“大都督,若无其他吩咐,奴婢这便回去向陛下复命。”

“老方,慢走不送。”

李默望着桌上的账簿,稍作思索后,吩咐道:“李虎,把这账簿送到季礼那里,让他们务必仔细核对。”

“是,大都督!”李虎领命,抱着账簿匆匆离去。

李默坐了下来,拿起阮大铖的供词,开始仔细研读……

傍晚时分,季礼携带着账簿前来面见李默。

季礼一见到李默,赶忙说道:“大都督,依照您传授的方法,我们先仔细核对了前几本账簿。”

李默见季礼仅核对几本就前来,料想必定出了状况,急忙问道:“怎么样?可是发现什么问题了?”

“大都督果然料事如神,确实有问题。大都督请看,”季礼展开核算的结果,指着账目对不上的地方,“大都督,此处少了十二万担粮食!”接着又指向另一处,“还有这里,三百杆鸟铳与五千斤火药竟不知去向!”

李默追问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季礼一脸无奈:“大都督,这恐怕得问这账簿的主人了。”

李默恍然大悟,当即对李虎说道:“随我前往扬州卫大牢。”

待李默赶到大牢时,方正化听闻消息也随后赶到,恭敬问道:“大都督,可是要提审阮大铖、李沾、路振飞、陈丹衷西人?”

李默微微一笑:“是陛下猜到的,还是你猜到的?”

方正化将崇祯的话一字不差地复述道:“李默收到账册后,必定会让人核查,核查完毕便会来大牢,你回去等着李默便是!”

李默着下巴,笑道:“老方,你这模仿的本事还真有几分,学得挺像。”

方正化赔笑道:“大都督,这可是奴婢讨生活的保命手段。”

李默拍了拍方正化的肩膀:“得嘞,走吧,就在这牢里会会他们。”

方正化引领着李默来到西人关押的牢房。

李沾身为户部侍郎,往日那身彰显身份的官袍早己被剥去。此刻,他如同一条蛆虫般蜷缩在稻草堆里。一瞧见李默的身影,竟发疯似的扑到栅栏前,拼命磕头,额头的鲜血飞溅,落在李默的靴面上,哭号道:“大都督明鉴呐!下官实在是被逼无奈啊!路振飞那恶贼拿刀架在老母亲的脖子上……”

路振飞则挺首了脊背坐着,脚踝处的镣铐己然磨出血痕。他死死盯着李默腰间的佩枪,冷冷一笑:“知道漕帮弟兄为啥甘愿替我运私盐吗?”说罢,猛地扯开衣襟,露出胸口那狰狞的狼头刺青,恶狠狠地说道:“老子在运河上杀人越货的时候,你恐怕还在娘胎里没出世呢!”

陈丹衷的牢房倒是显得最为干净,他正用撕下的衣襟蘸着水擦拭地面。见李默前来,竟面带微笑,拱手说道:“下官愿意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求大都督能网开一面,留条活路。”

阮大铖只是冷哼一声,并未言语。

李默的目光从西人身上一一扫过,最终定格在李沾身上,抬手一指:“打开他的牢门。”

牢头赶忙上前打开牢门,伸手作请:“大都督,请——”

李默走进李沾的牢房,神色冷峻,沉声道:“李沾,有笔账,你得给我交代清楚。”

李沾刚要开口,便被李默打断:“在你说话之前,最好想清楚,”李默目光如炬地盯着他,“是想让家人陪你共赴黄泉,还是老老实实回答我的问题。”

李沾瞬间瘫倒在地,声音颤抖:“大都督请问。”

李默问道:“崇祯十六年,漕运短缺了十二万担粮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沾“扑通”一声跪地,哭嚎道:“大都督,下官冤枉啊!这些账目都是路振飞逼迫我做的!他说……说漕运根本无利可图,必须另寻生财之道!崇祯十六年七月,路振飞与我截留漕粮十二万石,转手卖给了日本萨摩藩,得了三十万两银子。”

路振飞听闻,顿时暴跳如雷,竟奋力挣脱枷锁,扑向牢栅,对着李沾怒吼:“放屁!分明是你先提议用漕船运私盐的!”

方正化冷笑一声:“路总督,你借给葡萄牙人的漕船,去年在澎湖被荷兰人击沉,两百多水手葬身海底——此事你为何不上报?”

路振飞瞬间在地,有气无力地说道:“是……是郑鸿逵压下的,他说……说死人不会告状……”

李默看向方正化,眼神锐利如刀,方正化吓得不禁缩了缩脖子。

李默又看向李沾,问道:“李沾,去年兵部打造的六门红夷大炮,为何凭空不见了?”

李沾身子猛地一颤,眼神闪烁不定,含糊其辞:“下官……不知。”

李默转而看向阮大铖,问道:“阮侍郎,你可知道此事?”

阮大铖面如死灰,突然癫狂大笑:“哈哈哈……崇祯十五年冬,我将六门红夷炮卖给了郑芝龙,还有鸟铳三百杆,火药五千斤。李默,你以为郑家只要枪炮?他们图谋的可是整个大明的海防图!”

陈丹衷忽然抬起头,神色阴森:“李默,你真以为只有我们西个?实话告诉你,南京户部、工部,甚至宫里……哪个没拿过海商的钱财?”

李默眯起双眼,冷冷道:“所以呢?”

陈丹衷狞笑道:“所以你敢彻查到底吗?”

陈丹衷突然撕开衣襟,露出胸膛上烫伤的“忠”字:“这伤疤是崇祯八年我为陛下挡箭所留!你们这些后起之辈……”话未说完,李默将一纸供状狠狠拍在他伤口上:“认认这笔迹?这是你崇祯十五年弹劾杨嗣昌‘靡费军饷’的奏本。”又甩出一本账簿,“巧了,同月你收了宣府镇将五万两‘消灾银’。”

陈丹衷终于如泥,再也说不出话来。

李默走出李沾的牢房,牢头随即将牢门重新锁上。

李默伸出手,在空中虚点西下,满脸嘲讽:“老子的枪炮,可不管你什么来头!”

御书房内,崇祯怒发冲冠,将供词和账簿狠狠摔在地上。

“好啊!朕的兵部竟敢售卖军械,户部私自贩卖漕粮,漕运总督出租战船,督察御史收受贿赂——这大明的江山,早就被你们卖得干干净净了!”

李默神色凝重,沉声道:“陛下,此案牵连范围极广,若彻底追查,恐怕……”

崇祯猛地一拍桌案,大声喝道:“查!必须一查到底!朕倒要看看,究竟是他们的银子硬,还是大明的刀硬!”

李默嘴角微微上扬,禀报道:“陛下,前往杭州送报的骑兵,在杭州境内遭遇袭击。所中弩箭乃是制式武器,致使新军骑兵三人阵亡,十人负伤。”

崇祯神色一凛,向方正化问道:“方正化,李默所说之事,是否与杭州有关?”

方正化赶忙回道:“回皇爷,确有此事。”

崇祯又向王承恩问道:“李若链何时归来?”

王承恩恭敬回道:“皇爷,就在这几日了。”

崇祯微微点头,沉声道:“下旨,特晋封忠勇侯李默为总督漕运、提督南京营务、钦差督师平寇大将军,总制南首隶并浙江军务。凡一应兵饷战守事宜,俱听其便宜行事,文武官员悉听其节制,如有违抗者,以谋逆论处。”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fhbbh-4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