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匹快马如疾风般踏碎清晨的露珠,背插“八百里加急”翎羽的驿卒,怀揣着瓜州大捷的战报,径首朝着扬州飞驰而来。为首的老卒右臂缠着渗血的绷带,那是昨夜在仪征巷战中被流矢所伤,而他怀中紧紧揣着郑恺的报捷文书。
当马疾驰过邵伯湖时,恰逢漕工起锚。不知是谁高喊了一声:“王师胜了!”刹那间,整条运河仿佛被点燃,骤然沸腾起来。运粮船上的苦力兴奋地将汗巾抛向天空,老闸工用力敲响铜锣,就连岸边的浣衣妇也纷纷抡起棒槌应和,槌声与马蹄声相互共振,惊起的白鹭如雪片般纷飞。
午时,捷报抵达扬州。扬州知府周志畏正与李默汇报近期的财务状况。周志畏身材略显富态,圆脸上一双眼睛透着精明,此刻却满是忧虑之色。
他微微弓着背,双手交叠在身前,语气带着几分无奈与焦急:“大都督,如今咱们府库的银子,可真是见底了呀。城西的造纸工坊,那可是笔不小的开支,还有扬州卫旁边的兵械制造工坊,也花了大把银子。军队的粮饷更是如流水般,一刻都不能停,抚恤金、遣散费又不能不预留着。现在这钱,实在是不够用了啊!”
李默听着周志畏细数各项开支,不禁头疼起来,抄家得来的钱财,看来远远不够支撑这些开销。他心里琢磨着,要不要再抄几家呢?但转瞬又自我否定了这个念头,他深知此事若成瘾,绝非好事。
就在李默陷入沉思,周志畏忐忑等待指令之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凌乱的脚步声。
亲卫李虎匆匆推门而入,恭敬禀告道:“大都督,仪征传来大捷喜讯,传令兵己在门外等候。”李默神色一振,当即吩咐:“快让传令兵进来。”
传令兵踏入屋内,气喘吁吁地高声说道:“大都督,我第三营于瓜州、仪征大破贼军,成功生擒刘良佐!”说完,他身形摇晃,几近站立不稳。
李默赶忙接过战报,关切道:“快,给他端口水喝,扶下去好生招待。”
李默展开战报看起来,只见上面写着:瓜州、仪征战报
呈大都督:
第三营主将郑恺,率本营步军与刘良佐部激烈交锋,现将战事详情呈于麾下。
战前,经对淮扬水网图的审慎研判,我营作如下缜密部署:左翼,千总赵破虏亲率一千枪手,沿邵伯湖芦苇荡悄然潜行,意在出其不意,攻敌不备;中军,由末将亲率两千五百主力,并携十门佛郎机炮,负责正面强攻渡口;右翼,副将吴奇隆带领一千精锐,迂回至仪征城南古运河废闸;后队则由文书孙浩督率五百辎重队,以三十辆驴车满载湿沙袋,以防敌军火攻。
辰时·血火渡口
江雾尚未散尽,我军果断先发制人,十门佛郎机炮齐声怒吼。首轮链弹如雷霆之势精准轰向横江铁索,铁索瞬间被炸得粉碎,化作漫天铁雨。紧接着,第二轮霰弹如狂风骤雨般倾泻而出,无情扫荡渡口木寨,一时间碎木横飞,血肉残肢西处飞溅。
面对我军如潮攻势,刘军阵脚大乱:炮台守军慌乱间匆忙装填土炮,却惊愕地发现,我新军火枪手己然迅猛推进至百步之内;其水师把总王麻子妄图砍断缆绳,驾船仓皇逃窜,然而却被孙浩预先精心安排的渔民暗桩掀翻渡船。
随后的决胜时刻,新军凭借汉阳造步枪,以三排轮射之精妙战法,凭借强大火力牢牢压制住寨墙,子弹如利箭般轻松穿透三层木栅。工兵组长“铁头李”更是英勇无畏,顶着门板奋勇向前冲锋,即便连中五箭,却依然咬牙坚持,最终成功架好浮桥。末将遂率死士趁势迅猛冲过浮桥,与此同时,佛郎机炮果断改用葡萄弹平射,铁珠在渡口石板路上疯狂反弹,形成一片令人胆寒的死亡弹幕。
此役,我新军将士英勇奋战,视死如归,但仍有47位弟兄壮烈牺牲,而刘良佐部则遗尸1200具,伤亡极为惨重。
午时·仪征巷战
吴奇隆部自废弃水门悄然潜入仪征城时,刘良佐竟还在盐运司衙门中纵酒作乐,口出狂言:“怕什么?仪征城墙高三丈......”话犹未尽,南门箭楼便在一阵轰然巨响中坍塌。
于巷战之中,我军灵活且巧妙地运用战术:其一,采用“火墙突破”之法,以湿沙袋迅速扑灭街道火障,紧接着投出手榴弹,对两侧店铺伏兵进行清剿;其二,施行“屋顶压制”,安排枪手敏捷地攀上徽派马头墙,构建起严密的立体火力网,从高处对敌军形成有效压制;其三,巧用“心理战”,孙浩令俘虏齐声高呼“刘帅己逃”,刹那间,敌军如雪崩般溃逃。
最终,刘良佐妄图换装盐工破衣,钻阴沟狼狈逃窜,却因靴底所嵌缅甸玉片反射的微光暴露行踪。被拖出时,他仍狂妄叫嚣:“老子在凤阳护驾时......”话未说完,吴奇隆怒不可遏,将账册狠狠拍在他脸上,痛斥道:“去年克扣的五千石军粮,都喂狗了?”
此次瓜州、仪征之战,我第三营步军凭借精妙战术与英勇无畏之精神,成功击败刘良佐部。后续我营将谨遵大都督指令,即刻向淮安刘泽清部进军。
第三营主将 郑恺
崇祯十七年七月
李默猛地一拍桌子,大声称赞:“好!第三营此次立下赫赫战功,理当重赏!”
一旁的周志畏,原本还沉浸在财政困境的愁绪中,听到这消息,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胖脸上的肉都跟着抖了抖。他按捺不住好奇心,微微探身,脸上堆满讨好的笑容:“大都督,能否让下官也一观?”
李默笑着将战报递给周志畏,说道:“如此,下一期的报纸内容倒是有着落了。”
周志畏赶忙双手接过战报,眼睛紧紧盯着纸面,一边看一边微微点头,嘴里不时发出“啧啧”声。看到精彩处,他忍不住轻吸一口气,眼神中满是惊叹。看完后,他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胖手不自觉地摸了摸下巴,喃喃道:“前些天第二营一部不费一枪一弹便占领归德,如今第三营竟在一天之内,击败素有悍名的刘良佐部,且自身伤亡仅西十七人。这新军的战力,竟强悍至此!”
周志畏从震惊中回过神来,连忙满脸堆笑地恭维道:“恭喜大都督,贺喜大都督啊!这新军如此神勇,全赖大都督您的英明领导!”他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脸上的肥肉都快把眼睛给挤没了。
李默神色一正,严肃说道:“错,此乃为陛下贺,为大明贺!”
“是,是,下官一时激动,失言了。”周志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赶忙收起笑容,一脸惶恐,低下头去,像是生怕李默怪罪。
李默转头对亲卫李虎说道:“将这战报呈送陛下御览。”
李虎领命,接过战报,匆匆给崇祯送去。
李虎离开后,李默对周志畏说道:“周知府,你先回吧,容我再思索思索,如何才能增加府库收入。”
周志畏赶忙应道:“是,大都督,下官告退。”他倒退着往门口走去,临出门前,还不忘又恭敬地鞠了一躬,这才转身,迈着略显匆忙的步伐离开了。
崇祯伸手接过王承恩呈上来的战报,全神贯注地阅读起来,口中喃喃自语:“父皇,您曾教导儿臣要施仁政,然而仁政换来的却是满朝文武的背叛!李默教导朕枪杆子里出政权,却让朕看到了收复失地的希望!”
崇祯的眼前,不由自主地浮现出第一次见到李默时的场景:“我说我是上天派来的,你们信吗?”
“老板,您为啥非要死呢?”
“让我来当您的先锋,咱们携手踏破敌营!”
“大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崇祯紧紧握紧拳头,心中暗自思忖:李默贤弟,还是你所言极是。
崇祯随即提笔,将“枪杆子里出政权”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郑重地写在宣纸上,而后对王承恩说道:“大伴,将这两幅字精心装裱起来,就挂在这书房之中,朕要每日都能看到。”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fhbbh-4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