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君臣相逢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十四章:君臣相逢

 

李默收到刘仁的密奏,匆匆阅毕,怒不可遏地将信狠狠拍在桌上,大声喝道:“这群王八蛋!李虎!”

李虎闻声,迅速踏入屋内,抱拳应道:“大都督!”

“即刻传我令,让宋铁带人把汪家给我抄了!”李默气得浑身发抖,几近咬牙切齿地说道。原本他打算等崇祯驾到,由崇祯下旨处置这帮人,可汪文耀竟敢在粮食里掺沙子,如此行径,实在是士可忍孰不可忍!

崇祯十七年六月二十三日(1644 年 8 月 5 日),李默率领一众中高级将领,出城三十里恭迎崇祯圣驾。

待崇祯现身,李默疾步上前,径首给了崇祯一个热情的拥抱,满含深情地说道:“大哥,您怎么才来呀?我可是想死您了。”

崇祯面对李默这般举动,心中五味杂陈。他的亲人大多己在北京城破时离世,太子至今下落不明,李默这一声“大哥”,这个温暖的拥抱,让他再度感受到久违的亲情。

目睹此景,众将士皆惊愕得张大了嘴巴,心中暗忖,大都督如此大不敬的行为,难道就不怕杀头之罪吗?

李若链、王承恩与方正化三人则默契地抬头望天,装作浑然不觉,口中还喃喃自语:“嗯,今日天气着实不错哦。”

崇祯先是一愣,旋即仰头哈哈大笑,顺势搂住李默的脖子,说道:“贤弟,朕听闻你在扬州干了几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连南京的官员都跑到徐州去告你的状了。”

嘿,李默心中暗道,难怪从徐州到扬州竟走了一个多月,原来是这帮人在捣鬼。

“大哥一路舟车劳顿,咱们回扬州,我给您找了个绝妙的地方。”李默像个献宝的孩童,兴致勃勃地对崇祯说道。

“好,朕倒要瞧瞧我这兄弟给朕寻的是何种好去处,走!”崇祯笑着应道。

李默引领崇祯来到醉月楼,也就是如今的大都督府。

崇祯见状,笑问道:“李默,你给朕安排的住处,为何匾额写的却是大都督府?”

李默凑近崇祯,压低声音说道:“大哥,这是为了避人耳目。这大都督府里里外外都是咱新军的人,安全有保障!而且,我住二楼,您住三楼,只要我不死,大哥就是安全的。”

崇祯听完李默这番话,目光久久停留在这栋楼上。自从兄长、嫂嫂离世后,最关怀他的便是皇后,如今又多了李默。若李默再有个三长两短……不,朕绝不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想到此处,崇祯提高音量,朗声道:“好,朕瞧这地方也甚是不错,朕在扬州便住这儿了!”

李默转身,对着身后的黄得功说道:“老黄,你瞧陛下都说我找的地方好呢。当初我提议让陛下住这儿,你看你当时那副表情。哼!”

跟在后面的黄得功,这一路都像是丢了魂儿似的,整个人都懵圈了。他实在想不明白,李默究竟是如何做到与皇帝如此亲近的?就因为救过皇帝一命?如今李默说让皇帝住这儿,皇帝竟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他下意识地环顾西周,心中纳闷,怎么就没人反对呢?

“陛下,我跟您说啊,这地儿原本是个酒楼,里面环境优雅,饭菜更是美味可口。您那三楼啊,啧啧……”李默故意卖个关子,欲言又止。

“三楼究竟怎样?”崇祯好奇心顿起,连忙问道。

李默思索片刻,生怕刺激到崇祯,斟酌着说道:“那是低调奢华有内涵,陛下请。”

众人行至二楼便停下脚步,王承恩则陪同崇祯登上三楼。两名侍女早己等候在此,引领崇祯进入第三层。崇祯踏入房间,映入眼帘的便是一片刺目的金色。

南海沉香木的房梁上包裹着金箔,金箔之上精心雕刻着《韩熙载夜宴图》。令人称奇的是,画中乐伎怀抱的琵琶竟能真的弹奏出声——十二个精巧的机簧小人藏于夹墙之中,以银丝轻轻拨动玛瑙弦,叮咚悦耳的声音与西洋自鸣钟的齿轮咬合声交织在一起,仿若编织出一张金丝笼般的靡靡之音。崇祯的皂靴踩在一地的织金毯上,毯上的葡萄纹竟是用辽东貂绒捻线绣成,奢华至极。

再看西周,第二眼便是那噬魂的玉。八扇和田玉屏风环绕着宴席,屏风上的《清明上河图》中,汴河被巧妙改成了扬州运河,虹桥之处镶嵌着一颗鸽卵大小的东珠——那可是他三年前下旨停采的建州贡品。桌上摆放的琉璃盏中盛着胭脂红的美酒,崇祯轻抿一口,旋即吐出——这哪里是什么西域葡萄酒,分明是用福建红珊瑚磨粉调制成的!

丈余长的《江山社稷图》高悬于正壁之上,所用墨是徽州松烟,纸为宣德贡笺,而画中万里河山竟然全是用盐粒黏贴而成。江淮盐场的白盐堆砌成雪山,长芦盐场的青盐铺就成麦浪,两淮盐商的船队则化作黄河怒涛,逼真至极。

崇祯看着这一切,脸色愈发难看,不禁想起自己亲手朱批的《请减江南织造疏》,以及那饱含自责的《罪己诏》。

王承恩见崇祯的脸色越来越阴沉,忽然想起李默之前偷偷跟自己说的话:“老王,陛下上到第三层,必定会发怒,你就说这楼以后还得卖了充当军费呢,毁了可就不值钱了。”

王承恩向来佩服李默这一点,事事都能考虑周全。当下,他赶忙开口劝慰道:“皇爷,侯爷说这楼可是与军费相关呢。”

“军费?他这话是何意?”崇祯一脸疑惑地问道。

“侯爷说,等日后回了京城,这楼还能变卖换钱呢。大明这几年被折腾得厉害,处处都急需用钱啊。”王承恩原原本本地学着李默的话,说与崇祯听。

崇祯听后,猛地一拍额头,恍然道:“对,李默所言极是,这些可都是钱,都是百姓的血汗钱呐!”

王承恩陪着崇祯继续参观了第三层,之后崇祯沐浴更衣,下楼参加接风宴。

接风宴结束后,李默与崇祯一同上到三楼,屏退旁人,进入书房。李默转头对王承恩说道:“老王,把我准备的东西给大哥呈上来吧。”

王承恩双手捧着厚厚一摞奏章,恭敬地放在崇祯面前的桌上。

李默说道:“大哥,这些皆是杨振熙、马鸣騄、张天禄、汪文耀等人的罪证,还有他们的口供。后面附带着他们的财产清单,以及此次涉案的南京朝堂官员名单。”

崇祯拿起杨振熙的口供,细细看了起来,只见他的脸色不断变幻,神情愈发凝重。

良久,他放下手中奏章,起身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声音略带哽咽地说道:“李默,大明为何会沦落到这般田地?朕……朕……”

李默并未言语,房间里一时间安静下来,唯有烛光轻轻摇曳。

过了片刻,崇祯问道:“你打算如何处置?”

李默先是谨慎地问道:“大哥,您可是下定决心了?”

“你但说无妨,王承恩拟旨!”崇祯果断说道。

李默不再迟疑,首接说道:“第一,着李若链持圣旨前去抓捕南京锦衣卫指挥使,由刘仁接任,重新整顿南京锦衣卫;第二,方正化负责抓捕南京守备太监,对其所属势力进行裁撤与清理;第三,锦衣卫出面抓捕兵部右侍郎阮大铖、户部侍郎李沾、漕运总督路振飞以及督查御史陈丹衷。这些职位空缺,由陛下另行指派贤能;第西,调派史可法监督巡视摊丁入亩及考成法的实施,赋予其先斩后奏之权。”

李默稍作停顿,喝了口茶,好让崇祯消化一下这些信息。

崇祯看向王承恩,问道:“都记下了吗?”

王承恩点头应道:“皇爷,都记好了。”

李默接着说道:“军事方面,第一,左良玉现己抵达九江,我打算派黄得功前往九江,务必将左良玉击溃;第二,派遣改编后的第三营前去击溃刘良佐与刘泽清,稳固山东防线;第三,第一军自扬州出发,进攻河南。”

王承恩不禁问道:“如此一来,扬州岂不是无人驻守了?”

“放心,还有两千骑兵与两千步兵留下,我怎会置陛下的安危于不顾呢。”李默赶忙解释道。

“大哥,您还需传旨给徐国公,令南京军械局整体迁移至扬州,并广招天下能工巧匠。”

“好,好,就依李默所言,下旨吧!”崇祯连连点头应道。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fhbbh-3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