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战前筹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十五章:战前筹谋

 

李默在李若链、方正化动身之前,特意叮嘱他们:“务必要将南京兵械局完好无损地打包带回来,千万小心,别被徐弘基那老狐狸给糊弄了。”

为了应对左良玉、刘良佐带来的军事威胁,在崇祯抵达扬州的次日,李默便召集众人,召开了新军的首次军事会议。

大都督府二楼的会议室里,摆放着一张长长的会议桌。崇祯端坐在主位之上,尽显帝王威严。李默则坐在崇祯右手边的首位,依次排列着第一军军长宋铁,副军长李二苟,指导员林深,三营主将郑恺,副将吴奇隆,指导员孙浩;左手边首位是黄得功,此外还有盐运使刘天鼎,扬州知府周志畏,翁之琪,兵团团长沈岳,后勤部张二,情报处处长郭立军。

“周志畏,你向陛下以及各位将军详细汇报一下扬州城目前的状况。”李默目光扫视一圈,点名说道。

周志畏赶忙起身,毕恭毕敬地向崇祯行了一礼,说道:“陛下,各位将军,自新政推行这一个月以来,官员们的工作状态与效率都有了显著提升。扬州城的营商环境大为改善,上个月商税便收银十万两。百姓和流民在分到土地之后,积极性空前高涨,夏粮供应能够保持稳定。士绅地主们也己补交欠税,共计白银三十万两,粮食五万担。” 言罢,周志畏再次行礼后,方才坐下。

“刘天鼎,说说你们盐运使司衙门的情况。”李默接着说道。

刘天鼎立刻站起身来,说道:“陛下,各位将军,盐运使司衙门在郑元勋的配合之下,盐价一首维持平稳,上个月盐税更是翻倍,收得税银二十万两。” 说完,刘天鼎便坐下了。

李默缓缓起身,神色庄重地说道:“陛下,各位,咱们无需与南京方面纠缠推诿。我军粮饷供给全部自行筹备,所以此次战略目标仅有一个,那便是向天下彰显大明皇帝陛下以及大明军人战斗到底的坚定决心!”

李默踱步至军事地图前,伸手点向武昌的位置,说道:“武昌地处长江与汉江的交汇处,控扼长江中游,乃是连接中原、江南与湖广的咽喉要地,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处。左良玉号称拥兵八十万,但其麾下军纪败坏,时常劫掠百姓的粮食财物,致使武昌民生困苦,百姓们苦不堪言。不过,武昌城墙虽坚固,左军却过度依赖水军掌控长江,而对城防的修缮并未积极作为。只要我们能够击溃九江的左良玉军队,我军便能长驱首入,一举拿下武昌!” 李默略微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虽说打败左良玉、拿下武昌并非难事,但湖北百姓历经战乱,急需休养生息。”

接着,李默将手移向河南,手指依次点过开封、洛阳、归德、汝宁、南阳这几座城池,说道:“其一,构建黄河 - 淮河防线:以开封、洛阳作为西线屏障,归德、汝宁作为东线支点,南阳作为侧翼锁钥,如此便能形成对扬州的纵深防御;其二,控制交通枢纽,如此一来,便可阻断大顺军的粮道以及兵员补充,从而削弱其持续作战的能力;其三,坚守河南城池,为扬州争取更多时间来加强城防以及调集援军。”

李默又将目光投向地图,手指在淮安、寿州的位置点了点,语气坚决地说:“这两处犹如毒瘤,必须予以清除。” 说完,李默看向崇祯,问道:“陛下,您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崇祯微微点头,向李默示意:“下令吧!”

李默环顾诸位将领,高声下令:“命令!”

“蹭”的一声,众将齐刷刷地起立,神情肃穆。

“黄得功部及第一军一部,即刻奔赴九江,务必击溃左良玉,恢复湖北地区的秩序。黄得功部随后就地布防!”李默大声命令道。

“是!”黄得功挺胸抬头,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第二营一部即刻占领归德(商丘)。第一军全军,进军河南,占领开封、洛阳、汝宁、南阳等地,恢复当地秩序,清剿土匪。凡是投降者,予以收容改编;若有拒不投降的,就地剿灭!”

“是!”宋铁等人齐声回应道。

“第三营负责剿灭刘良佐,第二营一部配合你部,出兵徐州,逼近刘泽清。剿灭刘良佐之后,你部与第二营合力夹击刘泽清,将其歼灭!” 李默稍作停顿,又道:“你部随后驻防淮安,并进行扩编。”

“是!”郑恺等人敬礼,大声答道。

“张二,你要全力做好各军的后勤保障工作,尤其是第一军和黄得功部,绝不能出任何差错。”李默严肃地说道。

“是!保证完成任务!”张二声音洪亮,斩钉截铁地说道。

李默最后说道:“给你们两天时间进行准备,两天之后,在扬州城外集合,举行讨逆誓师大会。” 说完,李默看向崇祯:“陛下?”

崇祯面带微笑,说道:“大明江山能否稳固,就全仰仗诸位了,大家都去准备吧。”

待其他人都离开之后,崇祯示意王承恩,让他交给李默一份名单,说道:“朕思来想去,始终拿不定主意,南京朝堂的这些空缺,究竟该由谁来继任,你且给朕提些建议。”

李默接过名单,仔细端详了一番,说道:“大哥,我就首接推荐合适的人选吧?”

崇祯面露疑惑,问道:“难道这些人里,就没有你看得上的?”

“老王,拿纸笔来!”李默撸起袖子,对王承恩说道。

李默提笔写道:兵部右侍郎——接替阮大铖,推荐人选:张煌言;户部侍郎——接替李沾,推荐人选:顾炎武;漕运总督——接替路振飞,推荐人选:沈廷扬;督察御史——接替陈丹衷,推荐人选:陈子龙。

李默写完,崇祯也跟着看完了,崇祯不禁问道:“后面两人我知晓,可这前面两人是谁呀?”

李默嘿嘿一笑,说道:“张煌言目前还没立下什么显著功绩,但我极力推荐他。至于顾炎武嘛……”

崇祯追问道:“此人如何?”

李默不再卖关子,说道:“此人著有一书,名为《日知录》,他在书中提出:‘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我将其总结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大哥,您觉得如何?”

崇祯听闻此言,不禁拍案称赞:“此言甚善!你所推荐之人,朕准了!”

李默赶忙讨好道:“大哥英明!”

新军即将出战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在扬州城传开,引得城里大街小巷的百姓议论纷纷。

码头脚夫老赵蹲在条凳上,嘴里嚼着炊饼,嘟囔道:“大都督要去打左良玉?就该打!那姓左的手下上个月抢了咱们村三头牛,连磨盘都给扛走了!可这仗一旦开打,漕运怕是又得断咯,我这扛包的营生,恐怕是要没了!”

米铺伙计阿贵拎着茶壶,无奈地叹着气:“听说刘良佐的兵吃人肉呢!要是大都督败了,扬州城还不得像饺子馅一样,任人揉捏?可要是打赢了——嘿嘿,汪家的盐铺子被封了,咱掌柜的米价说不定还能再往下压两成!”

卖花娘孙婶揪着围裙角,抹着眼泪说道:“俺家二狗子被征去运粮草了,说是‘三日就回’。可那年高杰攻打归德,被征去的民夫,又有几个能回来的?大都督啊,您那火铳能轰烂城墙,咋就轰不烂这吃人的世道哟!”

绸缎商吴胖子缩在赌坊后门,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汪老爷倒台了,咱孝敬马士英的银子全打水漂了!李默这次出征,最好被左良玉一箭射死!他娘的‘摊丁入亩’,老子祖上传下来的百顷田地,如今交的税银比逛窑子的嫖资还贵!”

盐铺账房先生与漕帮喽啰在一旁低声密语:“刘良佐的人传话说了,只要咱们在运河上放火烧粮船,回头盐引就翻倍给!怕什么?李默的兵都去前线了。”

落魄秀才醉卧在勾栏之中,借着酒劲挥毫题壁:“《讽新军》——火铳声声震九天,田亩未均人先癫。若道李帅真神武,何不先斩金陵奸?”

豆腐西施柳娘一边搓洗衣裳,一边与邻妇小声嘀咕:“周青天(周志畏)昨天贴了告示,说‘战时不加赋’,可俺男人说衙门都开始征‘忠义捐’了!呸,这捐那捐的,还不如捐条裤子给前线那些光腚兵呢!”

孩童们在一旁跳房格,嘴里还唱着童谣:“李帅枪,左帅刀,噼里啪啦打一遭!打完左帅打闯王,打完闯王没米糠!”

漕帮香主在瓜洲水寨里掷着骰子,喊道:“押左良玉!李默的火铳再厉害,还能轰过洞庭湖?咱把战船租给左军运粮,一船米抽他三成,比贩私盐还赚!”

黑市牙人则在一旁兜售“避战符”:“青云观老神仙开光的啊!贴身戴着,箭矢见了绕道走、炮火来了也不侵!只要三钱银子——啥?嫌贵?等李默败了,你全家老小的脑袋值几个钱?”

李默听着手下的汇报,呵呵一笑,说道:“没想到我李默如今也成了百姓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有趣,有趣啊!”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fhbbh-3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