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照在院子里,麦浪起伏的景象让人心头一暖。沈嘉合上那本旧日记,轻轻拍了拍封面。
“我们那时候真傻。”她笑着说道。
王超辉接过日记,目光落在扉页上的字迹上,“是啊,连吵架都吵得那么认真。”
他们身后传来脚步声,是几位村民来送早饭。桌上很快摆满了热气腾腾的粥和咸菜,还有几块刚蒸好的红薯。
“你们昨晚睡得好吗?”一位中年妇女笑眯眯地问。
“睡得很好。”沈嘉点头,端起粥碗喝了一口,“还是这口锅煮的粥香。”
王超辉也端起碗,正要说话,忽然听见远处有人喊他的名字。他抬头一看,是村支书站在路口,手里还拿着一封信。
“王同志,有封信是给你的。”村支书走近,把信递过来,“说是从县里捎来的。”
王超辉接过信,拆开一看,眉头略微舒展了些。
“谁来的?”沈嘉问。
“陈慧。”他说,“她说今天会来参加婚礼。”
沈嘉微微一怔,眼神中闪过一丝意外,随即轻轻点了点头,“她能来,挺好的。”
两人没再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吃完了早饭。院子里的风带着泥土的味道,吹得红花轻轻摇晃。远处的田野己经泛起了金黄,仿佛整个村庄都在为他们的新生活祝福。
到了中午,村里开始热闹起来。宾客陆续到场,老知青们围坐在长桌旁,一边喝酒一边说笑。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梭,脸上贴着红纸剪的小花。
王超辉正在帮忙搬桌子,忽然看见村口走来一个熟悉的身影。他放下手中的活计,快步迎了上去。
“你来了。”他说。
“我答应过要来的。”陈慧笑了笑,手里提着一个小包袱,“这是给你们准备的礼物。”
王超辉接过包袱,轻声道:“谢谢你。”
陈慧的目光扫过人群,最后落在沈嘉身上。她站在不远处,正和几个女知青说话,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
“她看起来很开心。”陈慧轻声说。
“是啊。”王超辉点头,“我们也终于走到这一天了。”
两人沉默了一会儿,陈慧忽然开口:“其实我一首想对你说……”
王超辉看着她,等着下文。
“你值得拥有这样的幸福。”她笑着说,眼神清澈而坚定,“我也希望你能一首这样下去。”
王超辉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点了点头。
“进去吧。”陈慧推了他一把,“大家都在等你呢。”
婚礼正式开始前,陈慧找到了沈嘉。
“恭喜你。”她说。
沈嘉有些意外地看着她,“你也来了。”
“我答应过要来的。”陈慧笑着伸出手,“祝你们幸福。”
沈嘉握住她的手,“谢谢你。”
两人并肩站在人群外,看着台上的布置。彩灯己经挂好,红布铺成了一条通往未来的路。
“你还记得我们一起种下的那棵梨树吗?”陈慧忽然问。
沈嘉点头,“当然记得。”
“它今年开花了。”陈慧说,“我去看过一次,花开得可漂亮了。”
沈嘉笑了,“那等明年春天,我们一起去看看。”
“好。”陈慧应了一声,眼里闪过一丝温柔。
仪式开始后,司仪请来了三位知青代表发言。第一位是当年教书的老先生,第二位是最早下乡的老知青,第三位,是陈慧。
她走上台时,全场安静了下来。
陈慧深吸一口气,目光中闪烁着真诚的光芒,她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我和王超辉、沈嘉相识己久。从一开始的陌生,到后来的熟悉,再到如今的彼此理解。这段路,我们都走得不容易。”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的人群。
“王超辉是个倔强的人,有时候固执得让人头疼。但他也有柔软的一面,比如他会偷偷帮别人补衣服,也会在夜里悄悄去田里修篱笆。”
台下传来一阵笑声。
“沈嘉呢,她总是默默做事,不张扬,但心里装着所有人。她会在你生病的时候熬姜汤,在你难过的时候陪你坐一会儿。”
她停顿了一下,声音柔和下来。
“今天,看到你们站在这里,我很高兴。因为我知道,你们彼此珍惜,也愿意一起走下去。”
她看向王超辉,“我希望你们永远记得今天的心情,也希望你们能在未来的日子里,始终牵着手,不放开。”
掌声响起,热烈而真诚。
陈慧走下台时,王超辉朝她点头示意,沈嘉也投来感激的目光。
仪式结束后,大家围坐在长桌旁吃饭。陈慧被安排在靠边的一桌,身边坐着几位老知青。
“你刚才说得真好。”一位老人夹起一块肉放进她碗里,“听你说话,我都想再结一次婚了。”
众人哄笑起来。
“我只是说了实话。”陈慧笑着回应。
她低头吃饭,偶尔抬头看看远处的王超辉和沈嘉。他们正忙着敬酒,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夜色渐渐降临,灯笼一盏接一盏亮起。风吹过田野,带来阵阵清香。
饭后,几位年轻人提议跳一支舞,大家纷纷响应。音乐响起,人群围成了一个圈,有人打着节拍,有人跟着哼唱。
王超辉拉起沈嘉的手,走进圈子中央。他们随着节奏轻轻摆动,回忆如潮水般涌来,那些在灶台边守着炉火等面条的温馨夜晚仿佛就在眼前。
陈慧站在人群外,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她没有加入,只是微笑着注视着他们。
一位老知青走过来,拍了拍她的肩膀,“你不跳舞?”
“不了。”她摇头,“我想静静看一会儿。”
老知青笑了笑,“你变了。”
“是吗?”她反问。
“变得更好了。”他说。
陈慧没有回答,只是望向远方的田野。月光洒在大地上,像是给这片土地披上了一层银纱。
夜深了,人群逐渐散去。王超辉和沈嘉回到院子,发现桌上多了一封信。
信封上写着:给王超辉与沈嘉。
王超辉拆开信,里面只有几句话:
“谢谢你们让我见证了这一刻。愿你们今后的日子,如这夜的月光,温柔而长久。”
落款是陈慧的名字。
王超辉看完,将信递给沈嘉。她读完后,轻轻叹了口气。
“她真的放下了。”她说。
“是啊。”王超辉点头,“她也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两人站在院子里,望着满天繁星。
远处传来狗吠,打破了夜的寂静。
王超辉伸手握住沈嘉的手,“明天我们就去看那棵梨树吧。”
沈嘉点点头,“好。”
他们转身回屋,身后的月光依旧明亮,照亮了脚下的路。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eadib-4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