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找工作难,怀念乡村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1章 找工作难,怀念乡村

 

王超辉在仓库干了半个月,手上的茧子又厚了一层。每天从早到晚搬运货物,腰酸背痛不说,连个正经的午饭都吃不上。他原以为这只是过渡,等找到正式工作就能摆脱这种日子,可现实比想象中更难熬。

那天早上,他起了个大早,换了身干净的衣服,揣着几份简历出门找工作。阳光刚爬上楼顶,街边早点摊己经支起锅来,油条下锅的声音混着人声此起彼伏。他走过几个路口,来到一家招工单位门口,牌子上写着“青年就业服务中心”。

里面的人不少,排成长队,都是和他差不多的年轻人。他站在队伍末尾,听着前面人的议论:“他们说要政审合格才能进工厂。”“我家那口子是工人,不知道能不能加分。”

轮到他时,工作人员接过他的简历,翻了几页,眉头皱了起来。“你这出身……”

王超辉点头,“我知道,但我有教学经验,也愿意从基层做起。”

那人把简历递回来,语气冷淡,“我们这边优先安排本地生源,像你这种情况,建议去问问街道有没有临时岗位。”

他谢过对方,走出门来,心里一阵发凉。这样的情况不是第一次了。前两天他去了纺织厂、印刷厂、百货公司,每一家都问过出身,每一家都露出相似的表情。

他坐在街边长椅上,看着对面店铺里忙碌的营业员,手里端着热腾腾的豆浆。他也想买一杯,却总觉得没那个心情。

天色渐暗,路灯一盏接一盏亮起来。王超辉走在回家的路上,脚下的影子被拉得很长。他忽然想起村里傍晚的炊烟,还有老队长喊吃饭的声音。那时候虽然穷,但大家伙儿都是一块儿扛着,没人嫌你出身不好,也没人因为你不会干活就看你笑话。

第二天他又跑了两家单位,结果还是一样。有一家民办学校倒是愿意考虑他,但听说他没有城市户口,立马改了口风,“我们这儿只招正式编制的老师。”

他回到宿舍,三个室友都在屋里。一个在修收音机,一个在写信,还有一个躺在床铺上看书。见他回来,有人问:“怎么样?”

王超辉摇头,“还是不行。”

“我昨天面试也黄了。”修收音机的那个叹气,“他们说我学历不够。”

“谁不是呢?”看书的那个合上书页,“咱们这些知青,哪有几个真正念完高中的。”

王超辉靠在墙边,低头看着自己的手。这双手以前写字,后来种地,现在搬货。他忽然觉得,自己好像什么都不是。

晚上他翻出抽屉里的那本教育改革的书,翻开第一页,目光落在那句“教育是连接城乡差距的重要桥梁”上。他想起自己教书的时候,孩子们围着黑板听讲,眼睛亮晶晶的。那时候他觉得自己是在做一件有用的事。

他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灯火通明的城市。这里的一切都快节奏,一切都讲效率,没有人会停下来等你慢慢适应。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适合这座城市。

几天后,他又去了一趟人才市场。这次他学乖了,提前打听好哪些单位不问出身。可到了现场才发现,这些单位要么工资低得可怜,要么工作内容根本不是他能做的。他站在一个招聘点前,听见别人说:“我们这儿招的是熟练工,你要是没干过,就得先培训三个月。”

他转身离开,走到市场门口,看见几个熟悉的面孔——是从村里一起返城的知青。他们围在一起,低声说着什么。其中一个抬头看见他,招手让他过去。

“你怎么也来了?”有人问他。

“找工作。”王超辉答。

“唉,我们都试过了,不太好找。”另一个叹气,“城里不像我们想的那样。”

王超辉点点头,没说话。

那天晚上,他在街上走了很久,一首走到小时候住的老巷子。巷口的小面馆还在,招牌换成了霓虹灯,但味道变了。他坐在角落,点了碗阳春面,汤里少了些香油味。

吃完后他起身离开,拐了个弯,走进一条小胡同。夜风吹过来,带着一股潮湿的霉味。他忽然想起陈慧。她曾经在雨夜里送伞给他,脸上带着笑,眼里却藏着委屈。他记得自己当时说了句谢谢,却没说什么安慰的话。

他站在胡同口,望着远处模糊的灯光。他知道,自己欠她的,不只是一个解释。

第二天他去了图书馆,在教育类书籍区坐了一下午。翻看那些关于乡村教育的文章时,他仿佛又回到了村小学的教室,粉笔灰落在肩头,孩子们举着手回答问题。他记得沈嘉有一次来看他上课,坐在最后一排,静静地看着他。

那天放学后,沈嘉对他说:“你其实挺适合当老师的。”

他笑了笑,“可惜现在没人要我。”

沈嘉没说话,只是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王超辉合上书,站起身,感觉胸口有些闷。他走出图书馆,天己经黑了,街边的霓虹灯映在玻璃橱窗上,闪得人眼花。

他路过一家照相馆,橱窗里摆着几张风景照片,其中一张是金黄的麦田,远处是青山和蓝天。他停下脚步,看着那张照片,忽然觉得鼻子有点酸。

他想起老队长临走前说的话:“你要记住,不管你在哪儿,都要做个有用的人。”

那时他答应了,可现在,他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

他转身离开,走进地铁站,准备回宿舍。站台上人来人往,他站在栏杆边,看着列车呼啸而过。车厢里挤满了人,有的靠着柱子打盹,有的低头刷手机。

他忽然想到,自己当初那么渴望回城,是因为觉得这里有希望。可现在,他连希望在哪里都不知道了。

列车进站,人群涌向车门。王超辉跟着人流上了车,找个角落站着。窗外飞速掠过的广告牌、高楼、红绿灯,一切都在动,只有他静止不动。

他闭上眼,脑海里浮现出村口那棵老槐树,还有晒谷场上的笑声。

他睁开眼,看见对面玻璃上映出自己的脸,陌生又熟悉。

他忽然轻声问自己:

“我真的该回来吗?”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eadib-3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