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辉站在地铁站台的玻璃前,看着自己映在玻璃上的脸,心里空荡荡的。他没有回答那个问题,只是转身随着人流走进车厢。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他在图书馆外遇见了沈嘉。
她正蹲在台阶边,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纸,脸上带着疲惫和委屈。看见他时,她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一个勉强的笑容。
“你也来这儿看书?”她问。
王超辉点点头,在她旁边坐下,“你怎么在这儿?”
沈嘉低头看着手中的纸,轻声说:“找工作,被拒绝了。”
她的语气很平静,可王超辉听得出里面的苦涩。他没说话,只是静静地坐着。
“他们说我父亲的问题还没解决。”沈嘉苦笑,“好像我生下来就该背这个锅。”
王超辉知道她说的是什么。沈父曾是某机关单位的干部,后来因为一些事情被调离岗位,家庭背景成了她在城市里求职的一道坎。
“我也一样。”他说,“出身不好,连搬砖都要看人脸色。”
沈嘉抬头看了他一眼,眼里多了些东西,像是理解,又像是安慰。
两人沉默了一会儿,风从街口吹过来,卷起几片枯叶。王超辉忽然想起他们在村子里的日子。那时候虽然穷,但没人会因为你家里的事对你指指点点。
“你最近住哪儿?”他问。
“还在家里。”沈嘉叹了口气,“不过爸妈也在闹,说让我早点出去自立。”
王超辉点点头,没再多问。他知道,她现在比谁都难。
“要不……我们一起找?”他突然说。
沈嘉一愣,“一起?”
“对,一起。”王超辉看着她的眼睛,“你知道我在村里教过书,也干过活,我不怕吃苦。你也不是那种娇气的人。我们总能找到办法。”
沈嘉怔怔地看着他,眼圈有些红了。她低下头,声音很小,“谢谢你,王超辉。”
“别谢我。”他笑了笑,“咱们都一样,都在挣扎。”
那天晚上,他们一起走了很久。从图书馆走到老城区,又绕回了市中心。一路上聊了很多,关于村子,关于陈慧,关于未来的打算。王超辉发现,沈嘉其实比以前更坚强了,只是没人看到她的努力。
第二天,他们约好一起去人才市场碰运气。
市场门口依旧人山人海。王超辉和沈嘉挤在人群中,一边听着广播里的招聘信息,一边观察着各个招聘点的情况。
“这家民办学校招语文老师。”沈嘉指着一个展位,“你看有没有机会?”
王超辉走近一看,果然写着“语文教师”几个字。他刚想上前询问,却被旁边的工作人员拦下。
“你是本地户口吗?”
“不是。”
那人扫了一眼他的简历,摇了摇头,“那不行,我们只招有编制的。”
王超辉默默收回资料,回头看见沈嘉正站在不远处等他。她冲他点了点头,示意他别灰心。
他们继续转了几家单位,结果都不理想。有一家培训机构愿意试用,但工资低得可怜,而且每天工作时间长达十个小时。
“这怎么行?”沈嘉皱眉,“这不是剥削吗?”
“能先干着也算个出路。”王超辉苦笑。
沈嘉没说话,拉着他又往另一个展区走去。
“这家教育公司好像不错。”她指着一块牌子,“他们招课程顾问,不限制户口。”
王超辉看了看职位要求,确实写明“欢迎知青返乡人员应聘”。他鼓起勇气上前询问,没想到对方态度出奇地友好。
“你们有教学经验吗?”面试官是个中年女人,穿着朴素。
“我当过乡村教师。”王超辉答。
“我也是。”沈嘉也举手。
面试官点点头,“那就更好了。我们正好缺两个辅导老师,你们有兴趣试试吗?”
王超辉和沈嘉对视一眼,几乎是同时点头。
当天下午,他们就被安排去参加培训。虽然是临时工,但待遇比之前那些地方好多了。最重要的是,这里的人不会因为他们出身或者户口而区别对待。
“看来,还是有人愿意给我们机会的。”沈嘉笑着说。
王超辉看着她,忽然觉得她笑起来的样子特别好看。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开始一起上下班,一起吃饭,一起研究教材。虽然工作辛苦,但比起之前的迷茫和无助,这种忙碌反而让他们踏实了许多。
有一天下班后,沈嘉走在前面,忽然停下脚步。
“王超辉,你还记得我们在村口告别那天吗?”她问。
王超辉点头,“当然记得。”
“那时候你说你会一首联系我。”她回头看了一眼,“可你真的做到了。”
王超辉笑了,“我说过的话,怎么会不算数呢?”
沈嘉低下头,嘴角微微上扬。
他们继续往前走,夜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街道两旁的路灯己经亮起,照在他们的影子上,拉得很长。
“其实……我一首觉得,你在城里过得比我好。”沈嘉忽然说。
“怎么可能?”王超辉摇头,“我们都一样,都在为生活挣扎。”
“可是你总是那么坚定。”沈嘉看着他,“不像我,有时候觉得自己快撑不住了。”
王超辉停下脚步,认真地说:“你己经做得很好了。是我借了你的光,才坚持下来的。”
沈嘉怔了一下,随即笑了。
“你什么时候学会说这些话了?”
“在村子里的时候学的。”王超辉说,“老队长说过,一个人走得快,两个人走得远。”
沈嘉轻轻嗯了一声,眼里泛起水光。
他们走到路口,沈嘉停下来说:“我在这儿下车。”
王超辉点点头,“路上小心。”
沈嘉摆摆手,转身走了几步,忽然又回头,“王超辉——”
“嗯?”
“你真的觉得……我们会熬过去吗?”
王超辉看着她,眼神坚定,“会。”
沈嘉笑了,然后转身消失在夜色中。
王超辉站在原地,望着她离去的方向,心里忽然轻松了许多。
他深吸一口气,迈步朝宿舍走去。街道两边的霓虹灯闪着光,照在他身上,像一层温柔的滤镜。
他不知道未来还会遇到多少困难,但他知道,只要还有人在身边,他就不会轻易放弃。
他加快步伐,拐进一条小巷,鞋底踩在水泥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远处传来一声公交车的刹车声,接着是一阵喧闹的笑声。
他抬起头,看见天边最后一抹晚霞正在消散,夜色一点点漫上来。
他忽然想到一句话:
“黑夜再长,天也会亮。”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eadib-3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