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产业延伸,生态农庄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63章 产业延伸,生态农庄

 

王超辉坐在村委会议室的长桌前,手里握着一支铅笔,在纸上画着什么。窗外风声呼啸,屋内却热火朝天。

“咱们不能只靠种地。”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得把资源盘活,让农庄不只是农田。”

屋里坐着赵德发老队长、陈慧、张建国,还有几个生产队的年轻人。他们围坐在桌边,听王超辉讲他的“生态农庄”计划。墙上贴着一张手绘的草图,上面标着种植区、养殖区和一个写着“亲子体验”的小方块。

“你们看,”王超辉指着图纸,“我们己经有智能灌溉系统,有蔬菜大棚,还有鱼塘。如果把这些整合起来,再加点文化元素,就能吸引城里人来参观、采摘、住上几天。”

赵德发抽着旱烟,点了点头:“你是说搞旅游?”

“不完全是旅游,是生态农业综合体。”王超辉解释道,“比如,带孩子来的家长可以在田里教孩子认菜,也能自己动手喂鸡鸭。游客多了,还能带动周边的小卖部、饭馆。”

屋里一片沉默。

“这得投不少钱吧?”有人问。

“前期投入确实不小,但我们可以动员村民入股。”陈慧接过话头,拿出一沓资料,“我己经做了初步预算,按每户五百元起算,最多不超过五千元。收益按股分红,年底能拿到三成以上。”

“万一赔了呢?”一位年长的村民皱眉。

王超辉没有立刻回答。他拿起那支铅笔,在纸上又画了几笔,然后抬起头:“我父亲当年在厂里被整过,我知道什么叫风险。可我也知道,光靠种几亩地,永远翻不了身。咱们得试试新路子。”

赵德发缓缓吐出一口烟圈,站起身来:“老辈人都说,守着一亩三分地过日子。可现在不一样了,邻村都开始种有机菜了,咱还守着老黄历不行。”

他扫视一圈屋内的人:“年轻人要有想法,咱们这些老骨头也得支持。我看这个事,值得一试。”

气氛渐渐活跃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开了。王超辉松了口气,他知道,第一步算是迈出去了。

沈嘉坐在家里的矮凳上,面前摆着几张白纸和一本从县图书馆借来的《乡村旅游发展指南》。她一边翻书一边画着,时不时停下来想一会儿。

“妈妈,我想吃糖。”怀里的孩子拉了拉她的衣角。

“等会儿好不好?”她哄着,继续画下去。

孩子却不依,哇的一声哭了起来。沈嘉无奈,只好放下笔,抱着孩子往外走。刚到门口,就碰上了王秀英。

“哎呀,这是怎么啦?”王秀英笑着接过去,“来,婶婶带你去玩。”

沈嘉感激地笑了笑,转身去了村委会的活动室。那里安静些,适合构思项目。

她翻开书,看到中间夹着一张泛黄的老照片。照片上是一座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农场,整齐的田垄旁有一排木屋,孩子们正在田间劳作。

她眼前一亮,赶紧掏出笔记本,记下了一些灵感。

“亲子教育、自然体验、手工制作……”她在纸上写了一串关键词。

回到家里,她开始设计具体的项目:一块专门给孩子们认识农作物的区域,一处可以亲手磨豆子做豆腐的小作坊,还有一个用竹子搭的滑梯。

她越写越兴奋,仿佛己经看到孩子们在田野间奔跑的样子。

陈慧坐在会计室里,桌上堆满了账本和票据。她打开电脑,将数据一条条录入系统。屏幕上的数字跳动着,像是一场无声的比赛。

“这块土地十年前是用来养牛的,后来荒了。”赵德发站在她身边,回忆道,“当时买的拖拉机还在库房里,没修好。”

“这笔农机购置款还没结清。”陈慧指着一份旧账单,“金额不小,得处理清楚。”

赵德发点点头:“我去问问老会计,看能不能找出发票。”

陈慧继续核对,发现农庄初期的资金缺口比预估的大一些。她合上账本,打算明天去找王超辉商量融资的事。

她走出会计室时,天色己晚。村口传来一阵笑声,几个年轻人正围着一堆篝火聊天。她听见有人提到抖音,说可以用短视频宣传农庄。

她记下了这句话,准备明天告诉王超辉。

第二天,村里召开了全体村民大会。晒谷场上摆了几张桌子,村民们陆续到来,有的带着板凳,有的站着。

王超辉站在台前,手里拿着一份演讲稿。他先介绍了生态农庄的整体规划,接着由陈慧讲解股权分配和收益模型。

“入股不是强制的,大家自愿。”陈慧说,“但只要愿意投一笔钱进来,年底就能分到红利。我们也会定期公开账目,确保透明。”

张建国也在一旁补充:“我在部队见过类似的模式,效果不错。只要管理得当,风险可控。”

可还是有些老人摇头。

“咱们哪懂这些?”一位大爷嘟囔,“万一亏了,连本钱都回不来。”

王超辉走到他面前,蹲下来:“叔,您还记得去年咱们建蔬菜大棚的时候吗?那时候大家都怕赔钱,结果呢?不仅收回了成本,还多赚了一笔。”

老人想了想,没说话。

“我不是要你们一下子全投进去。”王超辉继续说,“哪怕只投几百块,也是参与。咱们一起干,一起担风险,一起享受成果。”

人群中慢慢有人点头。

“我家投一千。”一个年轻人率先开口。

“我们也投。”一对夫妻跟着表态。

王超辉看着台下一张张脸,心里踏实了许多。

他知道,这只是个开始。真正的挑战还在后头。但至少,今天,他们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夜幕降临,人群散去。王超辉站在空荡荡的晒谷场上,望着远处的田野。

风吹过来,带着泥土的气息,也带着希望的味道。

他低头看了看手中的计划书,轻轻一笑。

“生态农庄,开始了。”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eadib-16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