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巷饺子馆 上午10:20
蒸腾的热气裹着廉价食用油的酸腐味,油腻的灶台边,老板娘布满裂口的手指死死攥着账本,指节泛白。"那些医生总来吃夜宵,用病历本抵饭钱......"她声音发颤,指甲缝里还沾着没洗净的面粉。泛黄的病历纸被随意用来包裹饺子,内页的字迹在油渍浸染下依然触目惊心:
【12月5日 取肾手术,供体血型O型,受方预付50万】
【备注:供体父亲吴建国(环卫工),术后处理方案B】
林落的目光突然被墙上斑驳的外卖单吸引,那些用红蓝圆珠笔标注的送餐地址像蛛网状蔓延。"你们给南平诊所送过多少次饺子?"他的声音不自觉提高,手指重重叩在写着"南平医疗中心"的单据上。
老板娘被吓得一哆嗦,围裙下的双腿微微发抖:"每月初三、十五......"话音未落,林落己撞开贴满油渍的塑料门帘冲了出去。寒风卷着街边的落叶拍打在他脸上,他摸出手机查看日历——今天正是农历十五。
南平诊所地下室 下午3:40
锈迹斑斑的后门被撬开时,一股混合着福尔马林与血腥味的恶臭扑面而来。穿白大褂的男人正将保温箱搬上面包车,金属箱扣碰撞发出清脆声响。林落一个箭步冲上前,箱盖掀开的瞬间,冷气裹挟着浓重的消毒水味涌出——蜷缩在蓝色凝胶垫上的流浪汉面色青紫,手臂静脉处贴着崭新的输液贴,针眼周围泛着诡异的青紫色。
地下室的铁门被踹开时,无影灯惨白的光刺得人睁不开眼。心电监护仪发出刺耳的长鸣,手术台上的流浪汉胸腔大开,鲜血顺着不锈钢台面蜿蜒而下。主刀医生戴着印着卡通图案的医用口罩,手中的柳叶刀还滴着血:"都是自愿的!"他举起沾满血渍的病历本,"他们签过器官捐赠协议......"
林落快速翻到最后一页,瞳孔猛地收缩——签名处的指纹与老吴女儿入学登记表上的完全一致。那指纹边缘圆润模糊,明显是十岁孩童的指节大小,根本不可能按出如此完整的成年人指纹。
冷藏库深处传来铁链拖拽的声响。林落踹开生锈的铁门,腐臭的气息扑面而来。三个男人被铁链拴在墙角,身上的T恤早己看不出原色,手腕处布满密密麻麻的针眼。最年轻的男人突然扑过来,膝盖重重磕在水泥地上:"他们说抽600毫升血给两百块,后来就把我们关在这当血库!"他的声音带着哭腔,指甲缝里还嵌着干涸的血痂。
省公安厅大楼 傍晚6:30
夕阳透过落地窗在表彰锦旗上投下血红的光晕,林落举着搜查令推开厅长办公室。檀木文件柜底层的铁皮盒里,二十年前的老照片泛着岁月的黄晕:打拐专项行动庆功宴上,厅长与仁和医疗院长碰杯,身后穿护士服的沈冰母亲正低头匆匆走过,发梢沾着几片雪花。
技术科破解的电脑加密文件夹里,银行流水像一条暗河。每月15号,一笔标注"慈善捐款"的巨额款项都会汇入"向阳孤儿院"账户。监控录像显示,取钱的正是南平诊所的会计,他摘下口罩时,后颈处赫然有个蜘蛛纹身——与在码头仓库发现的嫌疑人特征完全吻合。
"看这个!"陈锋突然举起一本皮质工作日志,泛黄的纸页间夹着半片干枯的银杏叶。1998年6月15日的记录清晰可见:【今日突检福利院,消防隐患己整改】。而档案室的火灾调查报告上,起火原因却写着"电路老化",时间线完全矛盾。
112路末班车 晚10:50
公交车颠簸着驶向城郊,林落坐在最后一排,手机反复播放从诊所缴获的监控视频。前排老太太突然掏出老年机,熟悉的《小星星》铃声响起。那旋律突然与游乐园点唱机里破译的摩斯密码重叠,他猛地抬头,看见老太太布满皱纹的手正在按键——屏幕上显示的号码,正是仁和医疗的总机。
林落跟着老人穿过杂草丛生的小巷,福利院旧址的铁门在夜风里吱呀作响。守夜人房间的灯光亮起时,窗台上的奶粉罐让他呼吸一滞:卡通小熊贴纸的边缘缺了个角,与码头仓库发现的碎片完美拼接。
当他掏出手机准备通知缉毒队时,远处废弃教学楼传来若有若无的啼哭。寒风卷起地上的落叶,月光下,婴儿车的金属轱辘泛着冷光,车把上系着的褪色红布条,与沈冰手术刀上的绑带材质一模一样。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cgb0g-1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