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证据确凿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章 证据确凿

 

北落长街上,阳光明媚,微风拂面。

街道两旁的房屋错落有致,檐角高翘。

此时,街上的百姓们纷纷走出家门,自发地在街头巷口排成长队,翘首以盼。

远处,一阵阵欢呼声和锣鼓声渐渐传来,是得胜而归的队伍即将抵达。

沈大将军英勇善战、屡立奇功,为北落守住国门,立下了赫赫战功。

随着队伍越来越近,街上的气氛愈发热烈。慕名而来的百姓们翘首以盼,准备一睹北落名将沈大将军的风采。

街头巷尾的人们都带着敬仰的目光望去,想要看看这传说中的沈大将军是不是生得三头六臂。

欢呼声、掌声此起彼伏。在这一刻,民声沸腾,沈琢一行人成为北都街景焦点。

随着队伍缓缓前行,街上的高呼声达到了高潮。百姓纷纷将手中的鲜花、彩带抛向空中,表达对归来将士的敬意。

皇宫之外。

沈琢松开缰绳一跃,稳稳地翻身下马。他将马匹交给一旁的侍从,拍了拍沾染了灰尘的战甲,扶正腰间佩剑走向皇宫。

他虽这些年不在朝堂,却也对如今朝堂局势有所耳闻。

皇帝有意另择太子,朝中势力错综复杂,而沈家又尚未做出选择。

此次他得胜归来,怕是在今日朝会上就会有麻烦。

宫门缓缓开启,阳光照射在他盔甲上,闪耀着光芒。

“宣,大将军沈琢进殿觐见。”

沈琢跨过宫门,走进大殿。只见金銮殿上,文帝端坐龙椅,神态庄严。

沈琢跪地,拱手行礼,声音洪亮:“臣沈琢见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帝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眸光中满是赞赏与欣慰,“沈爱卿免礼。”

多年未见,沈琢是肉眼可见的老了。

文帝看着他不禁感慨道:“爱卿为我北落国驻守琴川多年,保一方平安护我国国门,朕深感欣慰。琴川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多亏有沈爱卿。”

面对文帝的夸赞,沈琢低头,谦逊回应:“陛下过誉,臣不过是尽忠职守,为国为民,这些都是臣的职责所在。”

“能为陛下效力,乃臣之荣幸。”

文帝端坐龙椅,收了笑的神态格外庄严,他缓缓抬起右手,随着他大手一挥,身旁的太监总管阿福立刻会意,展开圣旨。

阿福清了清嗓子,用尖细的声音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沈大将军勇猛威武,忠君爱国,护国有功,实乃朕之心腹大将。”

“朕念沈大将军劳苦功高,为表彰其家族之荣耀,特封其女沈姝、沈知愿为郡主。即日起,赐予郡主仪仗,享有郡主待遇,望尔等勉力而行,不负朕望。”

宣读完毕,阿福将手中圣旨递给一旁的宫女,宫女则是小心翼翼地捧着圣旨送到了沈琢的手上。

“臣沈琢,跪谢圣恩。”

沈家得以嘉奖,朝会上的气氛却几乎凝固。那些大臣们或低头沉思,或交头接耳,却无人发声。

此时,一位身材瘦削、面容刚毅的言官跨出队列,步履坚定地向前迈出一步。

他的声音在朝堂上空回荡,打破了原有的宁静,“陛下,微臣有本要奏。”

文帝眉头微皱,神色严肃地点了点头,示意言官奏来。

贺启深吸一口气,朗声道:“臣要参奏当朝大将军沈琢,通敌叛国。”

通敌叛国?这罪名可真不小。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

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沈大将军战功赫赫,乃是国之柱石,如今竟被言官指控如此重罪,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

文帝脸色铁青,沉声道:“贺大人此番指控,可有证据?”

他敢当堂指控,又岂会没有证据。

贺启从袖中取出一份奏折,双手呈上。

“此乃沈大将军与敌国通信的书信一封,大将军府内一定还有罪证,臣请求陛下下旨搜查沈家。”

皇帝坐在龙椅之上,接过太监递上的奏折,审视着折上的每一个字。

随着他翻阅的速度越来越慢,朝堂上的气氛也逐渐变得压抑起来。

大臣们纷纷低下头不敢首视,唯恐触怒天颜。朝堂之上,除了翻阅奏折的声音,再无其他声响。

良久,文帝将那封奏折连同书信狠狠地摔在沈琢面前。

他眉心紧蹙,大声喝道:“沈琢,你自己看看,是否认罪?”

沈琢慌忙捡起地上的奏折,又仔细浏览了几遍书信,发现书信上的字迹与他亲手写的一般无二。

他额角冒汗,挺首腰板,“陛下,臣对北落忠心耿耿,绝无叛国之举,更遑论是与东夏私下来往,请陛下明察!”

文帝垂眸,“沈大将军,通敌叛国的罪名非同小可,你可有法子自证清白?”

沈琢跪在地上,头颅低垂,但他眼神坚定,没有丝毫退缩之意。

“陛下,臣深知此事关系重大,可臣对朝廷、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二心。请陛下给臣一段时间,让臣查明真相自证清白。”

沈琢深知,一旦背上通敌叛国的罪名,整个沈家也将因此遭受牵连,百口莫辩。

他绝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沈家列祖列宗在上,他沈琢不能毁了沈家,必须想法子为自己洗清冤屈,为沈家正名。

文帝思虑半晌,转而扫向群臣,“众爱卿对此事有何看法?”

萧时玺闻言跨出一步,这一步有些凝滞,像是做出了什么艰难的决定。

“禀父皇,儿臣认为单凭一封书信并不能断定沈大将军的罪行。”

“沈大将军多年来镇守边疆,为我北落立下赫赫战功,乃是国家不可或缺的股肱之臣。为证明大将军的清白,儿臣请旨,请父皇允许儿臣搜查沈府。”

太子是真心为沈家说话,还是说另有图谋。是他有所图谋,还是谢家有所图谋。

不,这两者也没什么区别。

文帝的目光在他脸上停留片刻,神情有些复杂,“既然太子有心,那便好好的查清楚吧!朕倒要看看,真相究竟如何。”

“传朕旨意,即刻搜查大将军府,在此期间任何人不许出入沈府,记住了,朕要的是一个公正的结果,不容有失。”

北都长街,繁华如织,人声鼎沸。

然而,这喧嚣在两队禁军训练有素、步伐整齐地快速路过时,被压制了下来。

铁甲铿锵,马蹄声急,让人不由自主地退避三舍,为这些禁军让出一条通道。

沈知愿正在街边的糕点铺前挑选,瞧见街头的禁军,手中糕点一松险些掉落在地。

她定了定神,心底无由头的慌乱让她不禁蹙起了眉。

她转身看向霜月,语气中满是急切,“霜月,只买父亲爱吃的两种糕点就成了,我们快些回去。”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behci-1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