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二十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二百二十章

 

他微微倾身,傩面在武曌眼前投下浓重阴影,低沉声音如惊雷,在她脑海炸响:

“如此,则中书拟诏之权,门下封驳之柄,无形中皆被架空、侵夺。

殿下之意,即为王命,再无辗转迟滞、节外生枝之虞。北门学士,首承凤旨,如臂使指。

此乃……釜底抽薪,另立乾坤之道也。”

“釜底抽薪……另立乾坤……”武曌喃喃重复,脸色变幻,由震惊,至难以置信,终化为难以言喻的狂喜明悟,如熔岩喷涌,这不就是属于自己的“内廷”。

刹那间,只觉脑海惊雷炸开,连日笼罩心头的迷雾瞬间撕裂,困扰多时的权力困局——外朝掣肘、奏请不畅、人手匮乏、处处受制——在这看似轻描淡写的“北门学士院”构想前,竟如此苍白可笑。

原来破局之机,不在争夺一城一池的官员任命,而在彻底绕开盘根错节的旧有权枢,于宫禁之内,另起炉灶。

醍醐灌顶,真正的醍醐灌顶!

她霍然起身,凤目之中精光暴射,再无半分焦灼,只剩拨云见日、掌控乾坤的锐利灼热。

目光扫过冰冷傩面,又落回苏小月温婉关切的脸庞。一个念头无比清晰:北门学士,首掌中枢喉舌;佛门信众,广布民间根基。一内一外,双管齐下。

“江侯,”武曌声音因激动微颤,对着江逸风,竟是深深一礼,“此策……真乃社稷之幸,本宫……受教了。”此礼发自肺腑,恍惚间,似又回到当年在江府任监事时,得他指点迷津的光景。

她又转向苏小月,眼神炽热:“苏姊,那慈恩寺高僧之事,烦请务必为本宫细细打探。”佛门此线,她瞬间己决意牢牢抓住。

江逸风傩面在斜阳下泛冷光,看不清表情:“能为殿下分忧,是臣之本分。”语气依旧平淡无波。

武曌不再停留,只觉一股前所未有之力在血脉奔涌。

需立刻回宫,将这惊世之策化为现实。

向苏小月略一点头,示意健妇内侍,转身便走,步履急促。

行出数步,武曌心中猛地一顿,脚步随之停滞——这般精妙绝伦、首指权力核心的谋划,他一个闲散侯爷,如何能想得出来?且想得如此透彻?自己方才竟还执着于让他屈就区区洛阳令?此念一起,如芒在背。

“殿下?”健妇内侍低声提醒。

武曌猛地回神,压下心头惊疑,深吸一口气,决然离去。

回宫车驾在暮色中疾驰。

武曌靠坐车厢,闭目凝神。当务之急,是那足以改变权力格局的北门学士院。

思维疾转,一个个名字在脑海闪过:著作佐郎元万顷……左史范履冰……门下省苗神客……弘文馆周思茂、胡楚宾……此辈,家世清贵而根基尚浅,文笔上佳却未入权力核心,正是最合用的“笔杆子”。

车驾方驶入朱雀门,一名小内侍己在道旁焦急等候。

见皇后车驾,立刻趋前,隔窗低禀:“启禀殿下,陛下……陛下半个时辰前醒了,此刻精神甚好,己召许敬宗大人入紫宸殿西暖阁奏对。”

李治醒了?还召见了许敬宗?武曌心猛地一沉。

许敬宗此人,是她提拔制衡长孙无忌等元老的利刃,如今却也渐露锋芒……陛下此刻召他……

“速去紫宸殿,”她立刻下令。

踏入紫宸殿西暖阁,正闻李治带着振奋之声:“……好!好!苏定方果不负朕望,西突厥阿史那贺鲁授首,其部众星散,西域至此大定。

此乃开疆拓土之伟业,当告于太庙,昭示天下。”李治靠坐软榻,面色犹带病后苍白,双目却炯炯有神,显是被捷报激起了精神。

许敬宗则恭敬侍立下首。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aghah-22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