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四章 到底是杀伐果断的人呐!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九百八十四章 到底是杀伐果断的人呐!

 

李龙听新闻喜欢听北疆新闻联播,因为感觉央视版的距离自己太远,而玛县的又经常听不着,只能在电视里看——这时代还没有。

北疆的新闻联播聊的事情都是南北疆发生的,城市熟悉,事情也都能联想到,加上还有一个特色节目《新广行风线》,能解决许多老百姓的问题,所以特别喜欢。

八十九十年代,白天除了周末儿童节目外,其他时间段是没节目的,所以就只能听收音机。

而听北疆新闻联播,免不了就会听到各届北疆主政者的名字,李龙曾经有一段时间,把那些人名字都如数家珍的记下来。

面前这位,就是听到不多,但记忆里却非常深刻的,打过仗,在北疆威望很高,建国后首批将军,然后转主政一方,威名赫赫。

因为有这些加成,李龙看第一眼的时候,感觉领导有股子不怒自威的气势。

但领导看到他,笑着招招手,李龙又感觉像是亲切的小老头——年纪的确很大了。

“李龙同志是吧?”领导坐在那里,笑着说,“来,坐。其实上一次见的时候,就想和你聊一聊,你是搞民族团结的嘛,这方面咱们还是有些共同话题的。”

李龙坐下来,难免有些拘谨,当然更多的是好奇,甚至觉得有点梦幻。

上一世啥也不是,亲眼见过最大的领导就是县长,还是参加县里的活动远远看到的。

这一世能看到这么高级别的领导,要说不感慨是不可能的。

工作人员过来给李龙倒了水,李龙则把带过来的干果等放在茶几上,另外还多了一小包风干肉——这是他留了一点自己没事嚼着吃的,做熟的。

“你带过来的?”领导看着李龙放下的东西,笑着问道,“那是什么?”

“风干肉,我自己做的。”李龙急忙说道,“家里养了一些羊,我经常去山里打猎,这些有羊肉、牛肉、鹿肉等等。”

“拿过来我尝尝。”领导竟然对这黑呼呼的风干肉感兴趣起来。

李龙急忙把肉捧着递了过去。

工作人员急忙劝阻:“领导,您牙和肠胃……医生不建议吃这么干硬的东西……”

“哈哈,尝尝嘛,怕啥?”领导笑着拿起一块不大的肉干放进嘴里,一边慢慢吃着一边说道:“小李啊,我年纪大了,这肉呢,以前进疆打仗的时候吃过,还有些想念呢——你这做法是跟民族人学的吧?”

“是的,我那些朋友是哈族,跟他们学的。”李龙解释着。

“嗯,在北疆,各民族混居杂居,搞民族团结是必要的……”领导想到了什么,没继续说下去,只是问起了李龙关于北疆的一些事情。

“……包产到户后,这几年发展很快。”李龙说道,“咱们北疆别的不说,地多嘛。除了种粮,还种了不少的经济作物,一边吃饱饭交好公粮,一边还能赚钱……”

“现在老百姓最关心的都是些什么?就比如你所在的村子、乡镇和县里?”大领导问的都是基本的情况。

“最关心的?自然是怎么更快的致富了。”李龙想了想,笑着说,“生活越来越好了,大家就想着过的更好。土路变成了砂石路,就会想着什么时候能换上柏油路;而走路去县里太远,有了自行车却还想着什么时候能开上拖拉机、坐上汽车等等吧。”

“嗯,老百姓追求幸福生活,这是没错的。”领导一边嚼着风干肉一边说道,“那关于民族团结这方面,你觉得现在情况怎么样?”

李龙想了想,说道:“我所在的玛县,这方面还是不错的,因为本身汉族占比例比较高,对于民族团结比较重视,总归是多数团结少数,但是……”

他思考着要不要说一下那个问题。

毕竟这事情的苗头,现在已经开始了。

“有什么顾虑的,你现在可以说。”领导看李龙神情犹豫,立刻说道,“如果在这里你都不能说的话,那真就没地方说了。”

“我有两个朋友关系是最好的。”李龙想了想说道,“他们在山里放牧,孩子在留守点上学。两个朋友的孩子和我关系也很好,我经常给他们买一些文具玩具什么的,他们也会给我说。

他们说啊,他们学校教书用的那些书,讲的内容,和我与他们的爸爸说的不太一样。”

“你是说……分校之后的教材问题?”领导眉头一皱,那股子威势又出来了,“这些东西不是应该有人审订的吗?”

李龙摇了摇头,没说话。

“我知道了。”领导缓缓点点头,“嗯,像你这样不遗余力的帮着民族朋友开辟进出山的路,这是非常好的。

要让山里的人出来交流交流,才知道什么样是好的。我们要团结大多数愿意团结、值得团结的人,要让他们知道,我们愿望帮着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倒也没不遗余力。”李龙笑笑说,“其实最开始我赚到的第一笔钱就是从他们那里得来的。山里有许多资源嘛,他们并不知道这些东西值钱,我作为中间商,就是把他们的东西拿来换取资源,然后用赚来的钱给他们购买生活物资……”

“这个我看过报道,不过我对于报道上说的一些话很认同。你赚了钱,并没有继续封堵着山里的渠道,而是花钱修路让他们可以出山,就这一条,就足够了。如果足够贪婪,你完全可以继续把持着这条渠道,那样赚到的钱更多。

而你选择了放开这条渠道,让他们下山看看,让他们自己选择,你是真的把他们当朋友,不错不错,这符合我们党的民族团结统一战线,你做得很好……”

领导又问了李龙一些问题,都是家常话,甚至问了李龙家里的情况。

知道李龙在县里开了收购站,但户口还在村里人,便问李龙为什么不把户口迁到城里,如果需要的话,他可以打个招呼——这时候所有的人基本上都是共识,吃商品粮比在农村种地要好。

“我们领导也说过,不过我没要,我想着自己就是农民出身,总要有地,这个比较踏实,说不定过了几十年后,农村户口还可能吃香了呢。”李龙开着玩笑。

领导也不勉强,知道到李龙这个层次,不屑于也没必要说假话。

又聊了几句,工作人员进来倒了两次水,李龙就知道自己该走了。

“小胡,把你的电话留给小李同志,”领导看李龙要走,便对工作人员说道,“把他的联系方式也记下来,他后面要有什么事情,给你打电话,原则范围内,能办的就办。”

李龙一下子就动容了,领导这下子给的人情可就大了去了啊!

工作人员立刻记下了李龙的电话,带着李龙离开后,又给了他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自己办公室的电话。

“领导今天挺高兴的,”工作人员小胡说话很诚恳,“很少见他这么放松的聊家常了。以后你要再进燕京的话给我打电话,说不定领导还要见见你。不过下次那个风干肉就别带了,领导牙和肠胃都不太好……”

“明白明白!”李龙还挺激动的。

从这个单位出来,手里拿着那个纸条,李龙依然感觉有些梦幻。

自己好像没说啥嘛,领导好像对自己还挺青睐?

小王还在车边等着,看李龙出来手里拿着个纸条,便凑过来问道:

“李龙同志,见完领导了?这是……”

“领导说让我留个联系方式,然后把他秘书的电话给了我。”李龙扬了扬纸条,“说我有事的话,给他打电话……”

小王肃然起敬啊!

这才见一面,就给电话了?领导这是把李龙当自己人了啊!

自己这边驻京办主任想见一回领导都不容易啊。

小王心想着,脸上的热情更盛了几分:“走走走,事情办完了,咱们赶紧回吧,戴主任那边还等着消息呢。”

李龙心说戴主任等什么消息?他不忙其他事情吗?

果然,戴主任不在,李龙便给小王说,自己这边正事办完,领导也见了,接下来就是准备要回去了。

“买火车票的事情交给我们吧。”小王自作主张的把这事给揽了下来,“主任要在的话肯定也会这么说的。李龙同志,你看你在燕京还有没有其他事情,如果有的话,抽空办一办,对了,你订哪天的火车?”

“明天。”李龙想着今天有点晚,还得去见一见顾晓雨,把这事给说一下,然后再走。如果有可能的话,往其他地方跑一跑,买点“特产”什么的。

总归来了一趟燕京,不能啥也不带对吧。

“好,那我今天就去帮你买火车票。”小王变得很热情。驻京办里,李龙熟识的就是戴主任和他,虽然现在李龙看着属于偏远地区的人,但短短几天里,让大领导都青睐了,那能是一般人吗?

人家在燕京直接买了三套院子,这是普通人能干出来的事情吗?

所以小王觉得,搭上李龙这条线,交个朋友绝对没错。

李龙要给小王给钱,小王没要,说这个可以在驻京办里报销——其实李龙先前给他关于装修的钱都没用完,还给了他帮忙的钱,哪怕这个火车票报销不了,他也不亏。

李龙便没再推辞,吃中午饭的时候就去找了顾晓雨。

“你要回了?”顾晓雨有些意外,还有些不舍。这个姐夫,来了有快十天了,一共就见一次,然后就再没怎么见,现在再见,却说要走了。

“嗯,事情办完了,其实是一直在等一个领导见我,不然早走了。”李龙解释着,“家里那边事情逊不少,总不能一直在这里拖着。院子装修好了,里面我也买了不少的家具,我和你姐都不在,那就拜托你时常过去看看情况。”

“姐夫,这个你放心吧。”顾晓雨点点头,“我会经常去的。对了,你什么时候走,我去送你?”

“不用不用,走的时候是你上班时间,你安心上班,我这边一个人一个包,方便得很。”

“那我陪你买一些东西带回去吧。”顾晓雨想了想说道,“下午我这边没什么事情,呆会儿我回去请假,下午我带你给我爸,我姐,明明昊昊他们都买一些东西。你过来一趟给我带了东西,我啥也没买回去,不像话的。”

这话说的极其自然坚定,不容李龙拒绝。

领导办公室,李龙走后,领导对小胡说道:“你去给北疆那边打电话,让找一些维校、哈校的课本寄过来。对了,别通过教育系统,找人私下里打听。”

“是!”小胡立刻点头。

“有不对的苗头了吗?”领导对民族团结一向是很重视的,但这个团结,是在一定的基础上的。

这个基础是不容易动摇的。

有苗头,那就把它掐了!

李龙走后,小王直接打电话订了火车票。

而戴主任在开饭前回到了办公室,小王立刻把他知道的报告了戴主任。

“你说真的?李龙同志真的拿到了领导秘书的电话?”戴主任问小王。

“电话号码是……。”小王报出了数字,他看得很清楚。

戴主任拉开抽屉,拿出一个小本通讯录电话本来,翻了一页就看到了小王报的那个电话。

“嘿,这个李龙同志,还真是……厉害啊!”戴主任放下电话本,“他去哪里了?”

“他说正事办完了,准备回北疆,我说我帮他订火车票……”

“嗯,不错,订了哪天的?找财务那里报账吧。”

“明天的,他说今天要买一些特产,见一见人。”

“好。”戴主任想了想说道,“咱们驻京办就是办这些事情的,你去准备一些这个时节能带回北疆的特产,到时送李龙同志上火车的时候给他带上,也是咱们的一份心意。”

迎来送往,协调联系本身就是这里的职责,小王做惯了的,立刻就应了下来。

下午,顾晓雨带着李龙逛了几个比较繁华的地方,李龙也买了不少的东西。

给李娟李强等小辈买的文具玩具,给顾晓霞顾博远,大哥大嫂他们买的衣服帽子鞋子等等;这一次他没打算买吃的,主要是太热了不好带。

如果是冬天的话倒是可以好好买一买。

顺便李龙也去了后世鼎鼎大名的琉璃厂潘家园,这时候还没后世的规模,而且潘家园卖的主要也是工艺品,其实说起来和后世差不多。

工艺品嘛,怎么说都可以的。

逛完,等回到驻京办,太阳已经落山了,这一趟算是又累又热,也把逛燕京的那点子心气都用完了,后面短时间内都不想逛了。

回到驻京办,正赶上戴主任他们都在,说要给李龙送行,这晚上就喝了一些。

这时候驻京办摆出来的酒还不止是茅台,还有其他浓香型的,如汾酒,老白干等。

李龙今天是好好的展示了一下他的酒量,戴主任这种酒精考验的干部,最终都败下阵来。

李龙自己也不好受,在小王刻意的宣传下,李龙被领导青睐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那敬他的人都来了。

第二天算是直接睡到了日上三杆才起。李龙起来后感觉头还有些晕,起来洗漱完,准备东西。

这时候小王过来敲门,李龙从水房探出头来看他。

“想着你该起来了,灶上做了酸汤面,我过来叫你吃早饭。”

李龙虽然不舒服,没啥食欲,但这酸汤面必吃。因为感觉喝酒喝过头了,吃一碗酸酸的汤面,胃很快就会舒服起来。

简单洗漱完,李龙跟着小王去食堂,边走边问道:“我看你还挺好的,昨天没少喝吧?”

“我还好,没你喝的一半多。”小王笑笑,“咱们要送的是你,你肯定是主力嘛,主任也差不多,所以就你们喝的多。”

李龙知道这是应有之义,倒也没啥怪罪的。

食堂这边吃饭的有不少,李龙过来他们纷纷打招呼,可能一顿酒,还真就把感情拉近了不少。

一碗酸汤面端上来,闻着的时候还不怎么想吃,但一口热汤喝下去,顿时就有了一些食欲,等吃完,头上脸上略微出汗,胃里感觉没那么难受了,李龙又去要了一碗,这回吃的就慢了,品着味道,这边厨师的手艺是不错。

吃完,把碗洗了放回台面上,李龙和小王出了食堂,小王说:

“票我已经拿到了,咱们提前一个小时进站怎么样?”

燕京火车站这时候人也是很多的,所以小王想着早点进站,免得到时匆忙。

“行啊,其实小王你不必送我,到时我自己进站就行。”李龙觉得自己一个年轻人,身强力壮的,根本不需要有人过来帮着。

“领导交待的事情,李龙同志你也不希望我让领导区别对待吧?”小王半开玩笑的说道,“还有要给你带的东西呢。”

“给我带的东西?”李龙有些疑惑,“给我带什么东西?”

“你都给我们带东西了,咱们礼尚往来嘛。”小王笑着说,“领导让我买了一些本地特产给你带回去,放心,绑的好好的,上车的时候有我在呢。”

人家一番好心,李龙也就没再说什么。

和戴主任以及其他人告别,然后和小王一起乘车去火车站,此番燕京之行,算是圆满结束了。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adic-98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