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李龙吃早饭的时候看到了戴主任,他的气色明显不怎么好,李龙闻到了酒味。
看到李龙,戴主任笑着招呼他和自己坐一起吃,李龙干脆就问自己上午想去附近的委托商店和文物商店看看能不能买些东西。
“你喜欢老东西?”戴主任一听李龙说要去的地方,就明白了,问道:“你有外汇券?”
“没有,不过有点美元。”李龙说道,“咱们那边你也知道,有老毛子过来做生意买东西的,他们喜欢皮子,我那有收购站,收到的皮子有卖给他们的,他们有直接付美元的。”
“嘿,这真不错。”能搞到美元,就连戴主任也挺羡慕的,“那你的多不多?能不能给我换一些,放心,我肯定不按官方的牌价,咱们按市价走!”
李龙是再次一体会到了美元在这个时候的威力了。
“这次没带多少,这样吧,戴主任,我给你换一千?”李龙想着不能给太多,少了也不好说,便说道。
“好好好,足够了。”戴主任听了大喜,他原想着自己能换五百都很不错了。毕竟这时候无论人民币还是美元的购买力都是非常强的。
吃过饭之后,戴主任去取钱,李龙也去取钱,然后在戴主任的办公室会合。
“现在市面上是一比七到一比八……”戴主任拿出一包钱,一沓沓取出来,给李龙解释着,“不用不用,主任,咱们也不说官方牌价,那个太虚。不过一比七或一比八有点高了,咱们就按一比五吧。”李龙很真诚的说道,“主任帮了我这么大的忙,我要按市价,那真过意不去。”
李龙能这么说,戴主任自然开心,省了不少的一笔呢。他越看越觉得李龙会办事,还问了一句:“这样你会不会吃亏?”
“没事,不吃亏。”
换了钱之后,李龙说要去委托商店,戴主任的意思是派小王领着李龙过去,李龙婉拒了,说自己能过去,反正也不远,自己就只会在这两个地方,办完事就回来,不会耽误事。
戴主任也就没多说什么,李龙提着包就出了驻京办的门。
外面还没热起来,李龙想着就是趁着这会儿功夫先把该办的事情办了,然后等热起来就回去休息。
已经过了上班时间,街面上人流量不大,当然比玛县、石城乌城还是要热闹多了,街面上的车也多,当然骑自行车的更多。
李龙按着小王指的方向先来到了委托商店,他觉得二进院子里家具有点少,想再买一些。
委托商店还挺热闹的,不过让李龙有些意外的是,大多数人都是过来卖东西的,买东西的有,但占少数。
来卖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二手自行车、收音机、照相机、手表等等,但更多的还是各种家具。
改开之后,燕京成了许多人的向往之地,一些城市的改造工作也在进行,而在大多数人眼里、席梦思、大沙发才是现代高档生活的标配,那些老式家具硬梆梆的,一点也不舒服。
来这里卖东西是需要拿户口本的,不然谁不好说东西来路。买东西则不需要,交钱就行。
收音机、照相机李龙不怎么感兴趣,包括手表也是,他就想看看家具——但说实话,两世为人,看家具他自己也是外行,最多能认识一两种上一世看过的车珠子的红木紫檀什么的,还不定是真假。
当然,这时候买东西,合适的往回搂就行了,一大堆东西里,有那么几件是好东西就值了。
听说李龙要买老家具,委托商店的人还挺高兴的。来这里买那些二手自行车、照相机、手表的多,二手家具拉过来登记的多,卖出去的少。
有些硬木家具在有些人看来,坐着都硌人,还不如卖掉。
李龙跟着工作人员来到后院,发现有些家具甚至已经摆在了露天,受着风吹日晒雨淋。
“没办法,送家具过来换钱的人太多,仓库里摆不下。这些人说放外面也行,总比放家里最后劈了烧火要强。”
李龙心说不至于吧?毕竟不是人人都能买得起席梦思和大沙发的,这家具再怎么说也是能用的。
再想想也正常,现在年轻人结婚要求新家具,不一定非是高档的,但讲究个新东西。那新东西买回来了,旧的不就得腾地方吗?
而且院子里摆的这些虽然都是老硬木的,但不算什么好木头,都是老百姓家里用的那种,哪怕再放几十年,也不值钱。
工作人员打开仓库给李龙一一介绍,这时候能拉来委托商店并被放进仓库里的家具,都是能用的——那种缺腿少板子的,委托商店也不会收。
毕竟这里不是收破烂废品的。
在这里,李龙看到了成对的椅子,老式架子床,八仙桌、圆桌。
而且让李龙有些意外的是,这些家具大都是有介绍登记的,就是会介绍材质、名称,这就太方便他的购买了。
“这个,这个,这个,还有这套,这个……这些我都买了!”
东西是好的,价钱也不贵,不是现在非常流行且名贵的木头,但放在后世却是非常值钱。
比如一对黄花梨的圈椅,这委托商店里卖五十二块钱,这多便宜啊!
而且这对圈椅品相不错,很完整,没修补的痕迹,在登记上写着的清末的老东西。
那自然是要买下来了!
李龙觉得这趟真是来对了。他不懂,人家有人懂啊,毕竟卖东西不可能光看眼缘,买个收音机还要有说明书呢。
所以有了这些登记,李龙要办的事情就非常简单了,他直接买了近一千块钱的东西,几乎把仓库里的他所知道的后世值钱的木料家具都给买完了。
燕京市城的委托商店不少,在这一个地方能搜集到这么些家具,李龙也挺满意的。
“李同志,这么多东西你怎么运回去?要不要我帮你联系板车?”
“肯定要啊,感谢感谢,不过得给他们说好了,这些家具可不能搞坏了。”李龙笑着说。
“放心吧,这些人都是经常拉动东西帮人搬家的,活儿绝对没问题!”工作人员有了业绩也很开心,还落了人情,解释的很用心。
帮着李龙把家具一一搬到院里,然后工作人员带着李龙去交钱开票,他则去叫人。
看到李龙买了这么多的家具,委托商店的经理也挺意外的,和李龙聊了几句,知道他是布置自己新买的四合院,也就觉得合理了。
“现在的年轻人大都喜欢新式家具,像你这样专买旧家具的还真不多见。”
“各有各的美嘛。”李龙笑着说,“老式家具那工艺不是新式家具能比的,新式家具的舒适性也比老式家具要强,选哪个就看个人爱好了。”
“对对对,理就是这个理啊。”
委托商店的经理竟然觉得和李龙很有知己之感。
会讲话,又识货,手里还大方!
可惜工作人员很快叫来了几辆板车,帮着李龙把家具装车绑好,拉着就走了。
李龙带着人把这些旧家具拉回到二进院子,打开车门,让这些人帮着把家具卸下搬进屋子摆好——当然这么做也不是毫无代价的,每个人多给了两块钱。
等人走后,李龙走出院子,看着这么多的屋子,心想着这些天是不是去其他委托商店逛一逛,至少把其他屋子填满吧?
当然也是想想而已,今天算是运气好碰着了,其他的商店还不一定有呢。
刚出院门,准备锁的时候就有人走了过来,问道:
“你好同志,这院子是你的?”
李龙抬头看,发现两个人站在跟前,一个人穿着时下流行的白衬衣,看着挺严肃,另外一个人则穿着西装,看样子不像本地人,倒有点南方商人的派头,甚至于有可能是港人。
说话的是白衬衣,他看李龙不说话,又问了一句。
“那上面有牌子,看不懂吗?”李龙感觉到这个白衬衣说话有股子莫名的优越感,有些烦,便指了指牌子,然后锁门走人。
“那你是北疆民委驻京办的工作人员是吧?有个事情给你打听一下,这院子你们卖不卖?我们刘老板想买这个院子,价钱好商量!”
“有钱了不起啊?这院子不卖!”李龙自己虽然也算暴发户,但最看不起这种狗腿子作风,所以没好气的回了一句,拿着钥匙就走人了。
“你这个人怎么这样?”那个白衬衣可能觉得在老板面前丢了脸,追了过来拉着李龙的胳膊纠缠:“不会好好说话吗?”
“那你不是明知故问吗?你已经看到了院子的牌子,知道这是有单位的,还开什么口?”李龙反问,“你咋不去故宫问问那边的院子卖不卖?”
两世为人,他知道这时候如果自己好声好气的,对方反倒会轻视你还会纠缠。
索性当个恶人,直接把线给断了,让对方没了念想。
等李龙走了之后,白衬衣有些歉意的对那个老板说道:“刘老板,你也看到了,人家不卖……”
“那你就去那个什么驻京办打听一下看这个牌子是真是假。”那个刘老板操着一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道,“刚才我们不是看到他往里面拉家具了吗?如果真是单位的院子,不会摆那些二手家具吧?这院子会不会是掩人耳目才挂的牌子?”
“刘老板,还是您厉害,想的周到!我现在就过去问……”
李龙从这里出来,又去了附近的文物商店。
可惜这家文物商店多是以瓷器、金玉之器来出售的,李龙想买的便宜画作只有几十幅,不过总胜过没有,他把这些画打了包买了。
这里果然和上一次去的文物商店一样,美元也收,他买的很顺利。
等背着一大箱子字画回到驻京办的时候,李龙又看到了那个穿白衬衣的人,正和驻京办的工作人员说着什么。
“李龙同志你回来了啊?”那个工作人员本来对着那个人有些不耐烦,看到李龙后表情立刻换了,笑着说道:“来来来,我帮你搬箱子吧?”
“不用不用,这箱子也不重。”李龙急忙摇头,“你怎么跑这里来了?不是给你说了那是单位的不卖吗?”
他看着那白衬衣,表情也变了。
“他啊,跑过来问那边的四合院要买……也不知道是昏了头了。”工作人员一听李龙的话,就明白怎么回事了,“刚才你碰到他了?我知道了……你赶紧走吧!我们那些院子不卖!办公的,懂吗?”
白衬衣原以为李龙有可能是冒充,现在看他不仅进了驻京办,还和工作人员很熟,而且这工作人员似乎对他很尊敬,现在又对自己这付态度,知道事不可为,最终走了。
李龙松了口气,果然把院子挂靠在驻京办是好事。那个白衬衣都能跑过来找,他背后的那个老板估计能量不浅。
这年头港商上面还是很看重的,如果没有一定的,还真压不住他们。
接下几天,李龙白天早早出门,上午就回来,下午也是,在四周看了看,有能买到的,有买不到的,不过基本上算是把三个院子里都安排上了老家具,有些甚至是明清官宦人家的,有一定传承的。
当然,有传承的价钱也不低,但还在他的承受范围之内。
戴主任说那边一直没消息,李龙买完这些东西,就给小王说,让他在自己不在的时候隔段时间就过去看看三个院子,免得被贼惦记。
小王自然是满口答应。李龙一直等了一个星期,该办的事情都办完了,买的画也寄回去了,甚至于四合院子里的家具都搞好了,连被褥都买上了,就是说平时来人可以直接住里面的那种。
但是一直等不到对方回话,李龙都有些急了,他问了戴主任几次,戴主任也当着他的面打过电话,但对方说再等等,领导最近比较忙。
李龙虽然想就此离去,但戴主任看出他的心思,劝他再等等,这样的机会许多人一辈子求都求不来的。
李龙想想也是,人家领导发话了,又不像自己没啥事情,还是等等吧,反正有吃有住的,而且还能给北疆那边打电话,倒也没啥。
李建国那边已经开始收大扫把了,村里人现在没了编抬把子和苇把子的活,对扎大扫把还是非常的上心。
兵团两个连队,王明军和赵宗明那边也一样,按王明军的说法,这十来天,他们已经扎了三千多个大扫把——其实事先准备好材料了。
而赵宗明那边也扎了两千多个,他在电话里和李龙保证,等他过去拉的时候,能确定大扫把肯定是合格的,他还去过王明军的连队,偷偷比较过两天的大扫把的质量。
有这个信心,李龙就很高兴。至少他人虽然没在北疆,但那边的事情却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虽然没能和孟海联系上,但李龙相信以孟海的能力,清水河村那边应该也能顺利完成任务。
家里就挺好的,顾博远说收购站现在每天能收几百公斤干货黑虎掌菌,说这玩意儿太多了,山里好像到处长的都是这个一样。
还有就是哈里木他们已经下了山,开着小四轮拖拉机去打草了。知道李龙不在,就把从山上带下来的那些皮子鹿角玉石什么的放在了大院子,等着李龙回去处理。
顾博远说,他们拉回来的皮子里,至少有两张熊皮和两张雪豹皮。按哈里木的说法,这些是给李龙修路的费用。他们已经看到修进山的那十公里路,真的很开心,说这个哈里木给顾博远说话的时候都很激动。
李龙听了也很欣慰,哈里木他们算是投桃报李,这带回来的东西估计也不容易。
不过不管怎么说,至少路已经修了进去,今年修不了多少明年继续,总归是要修到山里面去的。
而且就这十公里,就已经能让哈里木他们受益不少了。
如果等秋天再往山里深入十几二十公里的话,那夏牧场牧道上近三分之一的路都能通小四轮拖拉机了,这样的话,等转场的时候,会方便很多。
既然北疆那边的事情还不错,李龙便安心的呆了下来。
他来到燕京的第八天的时候,戴主任终于接到了那边的电话,让李龙半个小时后去到那边。
李龙正好在他的二进院子里收拾,戴主任立刻派小王找车去接李龙,然后送往那位领导办公的地方。
李龙本身在院子里休息,感受着这边的气息,他其实挺喜欢住在这里的。院子虽然大,他虽然是一个人,但并不觉得空旷孤单啥的。
但小王一过来说这件事情,李龙心反倒一下子提起来了——虽然一直都在等这件事情,现在突然来了,他紧张了。
不过紧张也不管用了,小王说给他带了一些葡萄干、红枣等北疆特产作为送给领导的礼物,这是戴主任交待的。
李龙这才想起来自己还没准备给领导送礼呢。
唉,主要还是这件事情太突然了。
跟着小王坐车到了领导办公地点,小王在车里等着,李龙提着袋子里的东西,在门口登记,说明来意,门口的武警验证了他的身份后,走进了大楼。
看着这里人还挺多还挺热闹的,李龙一下子就不紧张了。
领导也是人嘛,应该只是问问北疆的情况吧?
工作人员在门口等到了他,自我介绍是领导的秘书,现在带他去见领导。
嗯,这就对味了。
PS:还没缓过来,这一章码得也挺艰难的。看了后台那么多书友关心我,真的很感谢,明天应该就差不多了,能恢复正常更新。感谢。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adic-98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