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晓雨中午下班回自己小院,看到门口等着的李龙的时候,先是惊讶,随后开心的笑着招呼一声:“姐夫,你怎么不给我打个电话啊……啥时候到的?来来来,我开门,咱们进屋。”
李龙站在一边看着她开门,随口说道:“我也刚过来没多久,想着你要下班了,就在这里等着。”
“那你要没等着我呢?我要今天不回来呢?”顾晓霞已经打开了院门,领着李龙往里走,边走边说道:“你应该给我单位打个电话的。”
“我刚才去那二进院子看了看。”李龙跟着往里走,解释着:“看院子装修的不错,出来就想着先找你,反正距离也不远,你这里也好找。”
这院子李龙没来过,顾晓雨在电话里给顾晓霞说过,然后李龙就知道了地址,打听过来的。
“我想着如果你下班了没等到的话,就先去驻京办,下午再去你单位。”
他能看得出来,这个院子也是装修过了,和同排其他的小院了明显不一样。
这屋子带院子比较小,但在目前的燕京来说,还挺适合一家两三口住着的,比张大民家的那居住条件要好太多了。
改开之后,大批知青回城,普通老百姓家里有几个知青回来的,那住的地方都是非常挤的,特别是艾京、沪上这样的大城市。
反倒是在北疆、内蒙等地区的城市,居住空间还大一些,毕竟人口少。
院墙和屋子里外重新刷过,可能刷的时间早,现在已经没了白灰的味道。家具是半旧的,屋子里收拾的很整洁。这院子算是两间半,类似于后世的公寓房,一室一厅一厨,还有半间可以和杂务的。
顾晓雨居住着算是宽敞了。
“这里面的家具都是从委托商店淘来的,挺便宜,而且是硬木,有些还是红木。其实这时候比较时兴的是那种软沙发,席梦思床,但我姐说你说了,这些硬木的以后会值钱,我就都买了这个。”
顾晓雨给李龙倒了水,看他打量着这些家具,便说道:“现在许多人都在淘汰这些旧家具,委托商店里那里堆的可多了。对了,你那个小院子进去没有?我还给里面淘了八布床呢!”
“没看,那床是老东西吧?”
“嗯,说至少是清末的,淘来的时候,装修队的还在。床有点破损了,人家有关系,帮忙找了个老木匠师傅给修了,现在看着挺完整的。”
“那就好,这玩意儿,以后想整都整不到了。”李龙感叹,这时候,真是遍地黄金啊,可惜普通人没那个资本,毕竟要生存,也没那个闲心。
“花了四百八十块钱……有些贵了。”顾晓雨这时候才说价钱。
“不贵不贵。”李龙急忙摆手,“这种床虽然我没见过实物,但说起来真要比较完整的话,别说四百八,就是八百八、一千八都不贵。”
“这么值钱吗?”顾晓雨没想到李龙这么重视,“当时我看的时候,人家是把床拆散架了当杂物卖的,说是几个兄弟分家产,一个人分了一部分……还是委托商店有老师傅给组装起来的……有缺件。”
“嗯,那个年代能做这种床的应该都是富户,用的木头都是好东西,加上这玩意儿,稀缺,所以以后会越来越贵。”
喝了水,李龙从背包里取出一大包风干肉来放在茶几子上说道:“这是给你带的礼物。我看你在这里做饭,这风干肉容易放,能慢慢吃。”
“这么多啊!”顾晓雨先是吃了一惊,随后眯着眼睛笑了,她能感受到来自亲戚的关心。
“走,姐夫,我请你吃饭。”顾晓雨和李龙又聊了几句后,便要出门,“我做饭的技术还在练习中,下次你和姐姐过来,我就能给你们做饭吃了。今天咱们先出去吃。”
“行啊。”李龙自然是没意见,站起来准备出门。
“姐夫,你背包放在屋子里吧。”看李龙还准备背背包,顾晓雨说道,“吃饭的地方就隔有二三十米,出门就能看到。这附近街道、派出所都不远,挺安全的。”
“那挺好的啊。”李把背包靠墙放下,笑着说道,“能选这么个地方,就算地方小点儿也挺不错了。”
“嗯,所以我中午就不想在单位呆,回来呆在自己院子里,舒服。”
顾晓雨问李龙想吃啥,李龙说炸酱面,顾晓雨听了就想笑,说姐夫给她省饭钱了。
“我在北疆习惯了,吃米饭就算个过渡,吃面才感觉能吃饱。”李龙说道,“而且没那么多讲究,这个方便。”
比北疆的拌面还方便。
老两口开的店,碗大,酱浓,现在是夏天,菜码也丰富——燕京地界开着津味儿的炸酱面,而且看着中午生意还不错。
顾晓雨要了面付了钱,等面的时候先倒了面汤,然后问着李龙关于北疆那边的事情。从顾晓霞顾博发脾气问到明明昊昊,从收购站的生意问到了玉石的品质,甚至于连李龙的大哥一家都问了。
她对于北疆那边的情况极其感兴趣,问的时候还说着,下次过去的时候,就不是那么简单的呆了,要把村子里,县里甚至于山里都逛逛。
其实现在顾晓雨相对就比较闲。但这时候火车极慢,来回一趟是大事,挺考验人的耐心的。
等吃完饭喝完汤,李龙把北疆大部分事情都给说了一遍,顾晓雨还意犹未尽。
李龙知道她是想知道父亲和姐姐当初生活的轨迹,成长发展的历程。
只是自己曾经有一段时间并未接触过他们的人生,没办法从小讲起。
这段历史顾博远应该是给顾晓雨讲过的,只不过每个人的角度不同,顾晓雨现在可能更想了解父亲和姐姐当时的生活环境。
吃过饭,李龙看了看时间,问道:“现在是不是你就得回单位了。”
“嗯,那姐夫你要不要在我屋子里休息一下?坐火车那么长时间肯定也累了吧?”
“不累不累,正好去驻京办,那边也上班了。把正事办完,我这边还得抓紧时间回去。那边从供销社接的任务已经开始了,我人不在也不行的。”
顾晓雨点点头,表示理解。
“那你晚上……”
“晚上我就住四合院行了,正好看看装修的怎么样。”李龙笑着说,“八步床住不了我,普通的床应该能住的。至于里面,下午我从驻京办出来,去买一些被褥就行了。”
见李龙已经计划好了,顾晓雨便也没多说话。
回到院子,李龙从背包里又掏出来玉石让顾晓雨收着。
“我这边只要五件就行了。”顾晓雨一看李龙带的这么多,她急忙说道,“一来本身出货量就慢且少,二来也没那么大的本钱。”
虽然这个赚钱比她的工资要高一些,但顾晓雨可没太把重心放在上面。
做这种“高端首饰”,得让别人来找自己,不能拿着货找别人。
李龙秒懂。
他就按顾晓雨所说的,留下了五件首饰,包括玉镯、手把件等,然后背着背包就离开了院子。
顾晓雨也要去上班,两个人挥手道别。
李龙慢慢行走在燕京大街上,说实话这时候街道上的树还不是那么浓密,能晒着太阳,太阳还挺强。
一个骑自行车卖冰棍的让李龙伸手拦住,他买了一个奶油雪糕,一边吃着一边往驻京办走。
快要上班了,街道上人流量还挺多。李龙走到驻京办的时候,这里已经上班了。
进去的时候,戴主任也才到办公室,看到李龙还有些意外,随即笑着伸出手来:
“李龙同志过来了啊!我前两天听小王汇报你那几个院子装修的差不多了,想着你就该过来了。对了,还有个大事要给你说一下,你来了正好——
前几天啊,某办有工作人员过来问我,说如果有从北疆过来的同志,如果能在燕京呆几天的话,和他们报告一下,领导要见见你们,听听你们关于目前北疆建设的看法,目前就你一个人过来,正好啊……”
戴主任目光炯炯的看着李龙,就差问他,是不是你和某个大领导有关系,所以领导要等你过来去见见他?
李龙也是诧异,这巧合吧?绝对是巧合吧?
他看戴主任意犹未尽,似乎还在等着自己解释,急忙说道:
“我不知道有这事啊?我过来本身也是个人行为,就是想看看院子的情况,想着看完然后就回去了……那主任你看,应该怎么安排?”
“那就按领导的意思办啊。”戴主任明显是不太相信李龙的话,不过他城府是极深的,笑着说道:“呆会儿我给那边打电话,你忙你的,让小王带着去看你的院子,晚上就住在咱们这里。如果那边回话了,你这边也好能接到。”
李龙心说原本还想着住自己的院子呢,这下可好,只能在这里等着了。
不过也没办法,他知道驻京办能优待自己,大部分原因是靠着当时颁奖的时候那位大领导对自己的那句话那杯酒。
当然,就算啥也不为,就为这个大领导在北疆主政这么多年做的这么些事情,也足以让李龙在这里甘心情愿的等着了。
等一个月也得等啊。
把正事说完,李龙便把这一次带过来的礼物拿了出来。
“哟,还带礼物了啊?李龙同志你这可太客气了。”戴主任半真半假的说道,“咱们也不算外人,以后可不能这样了。”
一边说着,戴主任一边笑眯眯的接过了李龙递过来的礼物——鹿茸鹿鞭,这玩意儿可是好东西!
这时候这些在北疆算不很时兴,甚至于在全国都不算很时兴,因为普通人压根买不起也不买这玩意儿。
但戴主任识货啊,他很开心。
“小王,小王!”戴主任把东西收好后,就喊着小王。
其实小王早就知道李龙过来了,只不过人在主任这里,他也不好过来找。等戴主任喊他后,他才快步出现在办公室门口。
“李龙同志过来了,你带他先安排住的地方,嗯,套间吧,可不能委屈了咱们的先进个人。然后陪着他去看看装修的院子情况。”
“明白!”小王一听戴主任把李龙安排到套间,那脸上的笑就更盛了几分:“李龙同志,走吧,咱们先去看住的地方。”
李龙和戴主任道别后就跟着小王出去了。戴主任拉开抽屉又看了看那鹿茸鹿鞭,笑了笑,合上抽屉,开始拨打电话。
电话一接通,戴主任脸上的笑都变了模样,语气也极为真诚。
李龙跟着小王去了后院二楼,找了负责管接待的要了钥匙,那个人听小王说要套房也是诧异的看了李龙一眼。以前能住套房的那级别都不低,这年轻人虽然强壮,但一看就是普通人啊。
套间就是一里一外,外面客厅里面卧室,装修的比较符合八十年代的风格,李龙很满意。
“李龙同志,你看你是先休息一会儿,还是咱们先去看看院子?”小王征求着李龙的意见。
“那个先不急,我这里有从北疆带过来的风干肉,来,这是给你的。”李龙拿出一包五六公斤风干肉交给小王,“感谢你帮着我看着这些院子的装修工作,没啥好东西,这是我们那边的风干肉,你拿回去做着吃吧。”
他又给小王说了几种风干肉的做法。
“嘿,这玩意儿实惠啊!”小王一看肉,还真就非常的喜欢,“我给你说啊李龙同志,我们家加上我五六口子,拿工作的就三个,剩下的打打零工啥的。这吃肉真就没那么方便,有这东西,够我们家好好吃俩月了!”
李龙很是惊讶,按理说小王在驻京办工作,工资不算低,家庭条件应该也不错吧,这么说起来,这燕京的普通老百姓,这年月生活也挺紧张的。
想想也正常,这时候物价已经开始大步的涨着了,为啥明年开始出百元大钞了?后世有些人分析就是钱毛掉了。
当然只是一家之谈。
小王喜滋滋的把肉收起来,然后在李龙放包的时候开始给他说这几个院子的装修情况。
总体来说,装修队是内行,按原来李龙初步的设想装好的,小王还拍着胸脯说,如果李龙检查验收的时候有不满意的地方,他可以直接联系装修队伍再进行赶工。
其实虽然只看了一个院子,但说实话李龙还真是挺满意的。两世为人,他也没见过特别奢华的出乎意料的那种四合院,现在这种仿古风格,却把电线暖气片啥的都藏起来,已经非常不错了。
因此小王介绍着,李龙就不住的点头,把东西放好后,他提着一个挎包,跟着小王出门,锁门,去看那几个院子。
因为二进院子最大,所以小王先带着李龙去看这个,虽然昨天看过了,但今天小王一介绍,李龙发现其中还有不少地方,自己昨天没注意的。
比如后院水井掏出来,重新可以用了。比如前院的倒座房重新铺了木地板,比如客厅那里预留了电话线的位置;比如后院还有一个地窖也修整好了,冬天可以放菜,而厢房同样有一个暗窖可以放东西。
虽然是一些小改动,但都是有用的东西。
一个二进院子就看了有一个小时。
“你家那个亲戚也上心,装修快好的时候,就开始往房子里买家具,说是你说的专门就买那种配套的老式家具,一开始我看着觉得这些家具都是老东西,没啥好的。
结果这院子一装修好,这些家具摆进去,嘿,刚合适!大部分家具有问题的,咱们装修队能联系着老木匠师傅,都给修补好了。”
这一点是小王最自豪的。
“嘿,还真谢谢你!”李龙是真心感谢,人家这算是尽心尽力了。
“哈哈,不算啥不算啥,你能给我带那些风干肉,我就知足。”小王没提上一次李龙走的时候留下来的玉。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这肉食可比那玉实在多了。
又看了小院和李建国的那个院子,总的来说都不错,都是按李龙的想法给改的,而且用料也很扎实。这时候没那么多的科技狠活,最多的就是油漆清漆和木工胶,这味儿很容易就散掉了。
两个人回到驻京办的时候,距离吃晚饭还有一些时间,李龙便问小王,附近有没有委托商店和文物商店。
小王想了想,给李龙指了位置。李龙原想去原来的那店,但位置比较远,走一趟不容易,他因为戴主任说的那个话,不能远离驻京办,所以就想找就近的地方买些东西。
上一次买的那些字画不错,李龙想着如果能去文物商店逛逛,再买一些就好了。
当然这种事情也是可遇不可求,还不一定能买到哩。
今天去不了了,李龙只是简单收拾了一下东西,就有人过来叫他吃饭。
驻京办的晚饭挺丰盛,戴主任不在,叫李龙过来的人告诉他,戴主任出去办事了。
李龙猜着应该有应酬吧。
不过他没管那么多,他只想着,什么时候那位有空见自己?
PS:解释一下,昨天下午出去吃饭,结果喝了酒,直接喝断片,吐了两回,今天一上午都在床上躺着,头晕的厉害。看来我还是太虚了——现在才爬起来把昨天写的一章发了,然后看能码一些是一些。头晕,坐一会儿就得躺下……唉,身体太差了。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adic-98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