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给你们指条财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0章 给你们指条财路

 

目睹全程的陈乐旎,尴尬得要死。

她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斜眼瞥见依旧沉浸在“狗狗进窝”游戏的孩子们,以及,额,童心未泯的多吉和赵石头,表示十分艳羡。

她可以理解杨二娘的心思。

养大的儿子因为贪图富贵,留在了儿媳家生活,无论是自己心理层面,还是外界社会舆论层面,他们无疑都遭受着许多压力。

十年前搬到陈家村居住,大概也是受不了邻里间的风言风语。

所以,她想要让丈夫争气些,挣多点钱,把儿子儿媳孙子孙女争取回来,也无可厚非。

虽然,她提供的策略有些损人利己。

而杨老丈,手艺人的坚持,她更能懂了。

中国那么多文化、技艺的传承,要是没有这类人,恐怕许多都要淹没在浩浩的历史长河中了。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是立场不同的观点。

像曹老丈那种因为手艺太好,做的东西太耐用,以至于产品销量差的情况,无论是这个时代,还是现代,都存在。

大部分人会有一个思想误区,那就是“产品质量越好越有利于公司发展。”

其实,不尽然。

如果是快消品行业,自然产品质量好的更具有优势。

可是,对于那些耐消耗品行业来说,质量太好可能并不利于公司发展。

她念书的时候,曾经听说过一个案例。

那就是某国有一家生产灯泡的厂家,生产出来的灯泡质量特别好,一用就好几十年,甚至还有上百年。

只是,这样生产出优质产品的厂家,却还是迫于市场份额不足而倒闭了。

而这个厂家生产出来的灯泡,在厂家倒闭后几十年,仍然被使用着。

在现代,部分商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会采取杨二娘说的降低产品质量的方法。

消费者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受损了,而商家受益,活了下来。

陈乐旎想到这里,又望向那些卖不出去的竹编制品,内心叹道,“有时,手艺太好也是负担呀。”

这些念头在她脑海中迅速划过,现实也就十几秒的时间。

现场的气氛并没有什么变化,依旧沉重。

陈乐旎身为此刻唯一可能的调解者,不好在装聋作哑,最终担负起了打圆场的重任。

她没有评判谁对谁错,而是另辟蹊径。

只听她说道,“要不,我给你们指条财路吧?”

此话一出,两人齐齐一怔。

杨二娘迅速擦掉眼眶中蓄满的泪水,多少有点病急乱投医的意思,略显急促问道,“什么财路?”

而曹老丈恰好将最后那点收尾工作做完了,放下狗窝,转过身子,同样带着期望看过来。

陈乐旎指了指几个狗窝,说道,“那不就是咯?”

曹老丈夫妇俩齐齐将目光投向狗窝,一人不解,一人恍然。

曹老丈略带失望道,“陈员外是说让我以后做狗窝卖么?这大概是不成的,在你之前,就没有人找我定制过狗窝,可见大家并不需要这种东西。”

事实上,昨天看到陈家拿过来的图纸时,他有闪过这个念头。

但认真考虑一下后,果断推翻了。

村里养狗的人家,很少会像陈员外家一样,给看家护院的牲口定制这种精细的狗窝的。

光制作狗窝的钱,差不多都可以买一条同样的小狗了。

杨二娘听明白了,同样表示不赞同。

“不成哩,谁家养狗不是随便给个地方睡,都没有像您家这么精细的,这买卖不好做哩。”

陈乐旎没有因为两个人一致的反对而收回自己的提议。

她耐心解释道,“我的意思是说,曹老兄手艺这么好,做这些普通的器具又卖不出去,索性别做这些谁都做的东西了,换个客户群体,将手艺用在制作更加高价精致的东西上。”

说完,不待两人提问,连忙补充说明道,“换个客户群体的意思呐,我打个比方哈,富户豪商多重珍宝古玩,寻常百姓多求价廉实用,以前曹老兄做的东西,面向的都是寻常百姓,那以后,做精细的编织用品,面向的就是富户豪商了。”

曹老丈似懂非懂,指了指地上的狗窝,说道,“这也不算珍宝古玩啊,那些富户豪商真会要?”

杨二娘似乎明白陈乐旎的意思,她听到丈夫那傻傻的发言,忍不住用力拍了下他的肩膀。

曹老丈没料到老妻回来这一下,虽不太疼,却还是惊呼道,“这是怎么了?好好地,就上手?”

杨二娘翻了翻白眼,嫌弃道,“我都不稀得说你了,人陈员外的意思是说,让你往后编那些富户豪商会用的东西,不是单指一样狗窝。”

说着,她又朝陈乐旎抱怨道,“陈员外,你瞧,这人就是这么一根筋,一天天的,要不是我脾气好,谁受得了呀。”

曹老丈捂着刚刚被拍的肩膀,听到老妻说她自己脾气好,差点就仰头长啸,“请苍天,辨忠奸!”

陈乐旎几乎可以读懂他的心声了,强忍着没让自己笑出声。

接着,生怕两个人又要掐起来,忙继续往下讲。

“自然,曹老丈的手艺再好,怕是暂时编织不出古玩珍宝,我的想法是,可以另外开辟一个赛道,往为宠物定制竹编制品方面靠。”

“为宠物定制竹编制品么?”曹老丈喃喃重复道。

他听不懂“赛道”二字,也没有“宠物”的概念,但略微思考过后,大概能理解。

“您的意思是说,专门为别人家养的那些猫啊狗啊什么的编东西么?”

陈乐旎点点头,“对的,我就是这个意思。前些天,我去镇上仁心药堂,发现李老先生养着一只猫。聊起来,听他说镇上许多大户人家,都爱养猫。他们养猫,跟咱们普通门户不一样,不为捕鼠护书,单纯当爱宠在养,就跟养小孩一样。我想,他们肯定愿意为爱宠买点可用的生活用品吧。就像我这样,特意找你定制狗窝之类的。”

杨二娘听到这里,忍不住疑惑道,“养猫不为捉老鼠,当孩子养?他们这是家里粮食太多,烧得慌么?要真这样,捐给那些吃不上饭的人家得了……”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0fggg-10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