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狗窝引发的争辩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9章 狗窝引发的争辩

 

最终,她只得说些言不由衷的安慰话。

“儿孙自有儿孙福,咱们这些当阿爹阿娘,只要自家孩子平平安安,就算心里再苦,也能找着几分甜的。其实,仔细想想,这样也挺好的。老两口清清静静过日子,不用一整天围着儿子孙子转。回头想儿子孙子了,就去看看。有句话叫做距离产生美,说不定你们孙子孙女,反倒更喜欢阿翁阿婆呢。”

她的话,放在现代时,或许是一番可以入耳的良言。

但放在这里,放在被这个时代洗脑、渴望儿孙满堂的曹老丈夫妇跟前,效果却差了许多。

只见他俩脸色依旧沉重,却为着她的好意,不得不强颜欢笑。

陈乐旎意识到自己安慰不到点上了,一时有些尴尬。

气氛似乎一下子沉重起来,连满院子儿童的欢笑声都没办法缓解。

好在,一旁等不及的陈知济帮忙岔开了话题。

只听他问道,“咦,那是阿翁让做的狗窝么?”

三个大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过去。

曹老丈这才想起他们过来的目的,忙答道,“是的是的,那几个就是做好的狗窝,你们稍等等,最后一个就剩下收口了,马上就好。”

说着,他起身走到原本的“工位”上坐下,动手飞快编织收口。

陈乐旎见状,起身凑近。

一群小孩也跟着围到曹老丈面前。

地上放着的,是五个椭圆形的竹编矮筐,有点类似穿越前七八十年代农村用的那种老式小孩摇篮。

区别只在于摇篮的上缘是齐平的,而眼前的狗窝是前矮后高的,方便小狗从前面进入狗窝。

狗窝里面,铺着尺寸合适的凉席,等天气凉了,可以换成保暖的棉布垫子。

陈乐旎拎起其中一个,上手份量不轻。

凑近看了,才发觉筐体编织得十分细密,上面每一根篾子都处理得十分干净,看不到一点毛刺。

“这收口很严实呀,好手艺呀!”她忍不住赞道。

曹老丈手上动作不停,淡淡一笑,说明道,“我怕狗咬坏筐边,刻意加固了一圈,就算最上头的收口断开了,这筐也还能顶着用些时日。”

陈乐旎左瞧右瞧,一点瑕疵都挑不出来。

她再次由衷赞道,“难为我画成那样,你还能给我丝毫不差做出来,曹老哥,你不止手艺好,脑子也好。”

曹老丈没有揽功,他停下手,指了指院中牵着狗,跟几个小孩打成一片的多吉。

“我脑子没那么好使,拿到图的时候,我没看明白,是你家那位小厮给我比划了一通,我才晓得你要编些什么。”

陈乐旎顺着他的话笑道,“多吉是个机灵的,你的手艺也确实是好。”

说着,她的目光不可避免得瞥向了前头几乎堆满半个院子的竹编制品。

装运粮食、物资的深口?箩筐,挑运泥土、柴草的浅口筲箕,筛选谷物杂质的簸箕,盛放各式东西的手提式竹篮,系着麻绳背带的背篓,夏季纳凉的竹席,渔猎用的鱼篓、虾笼,饲养家禽用的鸡笼鸭笼……

可以说,她能够想到了常用的竹编制品,这里都有。

不过,这些竹编制品的品类虽然多,却按照功能分门别类,码的整整齐齐,看着十分舒适,就好像来到了一个精致的竹编制品小店。

她好奇问道,“这么多竹编制品,可是有大商户定下了?”

话音刚落,只听杨二娘一声嗤笑。

“我们这样的人家,哪里去认识什么大商户,这些都是卖不出去,一首攒着的。”

陈乐旎不解,“攒这么多?”

正常情况下,普通篾匠应该不会囤那么多货才对呀。

卖的出去就多做些,卖不出去就少做,部分还有接了订单才动手制作的。

虽然这个时代的人工不值钱,但也没有不值钱到白做这么多摆着的地步呀。

杨二娘看得出她的疑惑,解释道,“唉,我家老曹手艺好,用料也扎实,编织的东西太耐用了。像我们这样的农户人家,买一个簸箕,爱惜着用,可以用好几年哩。若是在我家买头一个,短时间内,根本就不需要再买第二个。我劝我家老曹别太实诚,别把东西做太好,他偏不乐意,说他手里不出去废品。这下好了,一天天的,只做不卖,可不就攒下那么多了。瞧见最角落那处空缺没有,要不是这几天石铁匠做那什么新农具,一口气要了许多簸箕,那里本来有上百个嘞。”

陈乐旎暗道,“难怪呢,石铁匠那边的新农具,最费时间的便是铁片和簸箕,能够一下子赶那么多出来,原来是簸箕这边有存货呢。”

这边,曹老丈见妻子又旧话重提了,忍不住又停下手,为自己辩解。

“咱们虽然是小买卖,但也要讲究个诚信嘛。陈员外,你来评评理,哪有为了多卖东西,就不把东西做好的道理嘛?这不是讹人么?”

陈乐旎尴尬一笑,不明白自己怎么一下子成了“评理”的了。

人夫妻吵架,她一个外人,不太好插嘴吧!

正不知道怎么开口,便听见杨二娘抢先反驳道,“这哪里是讹人哩,我是让你别做得太好,又不是让你做坏。我去镇上杂货场看过了,那里卖的竹编制品,无论是用料还是手艺就没有你这样好的。就说那簸箕,编得松松散散,还比你卖的贵两文钱,不也照样大把人买。”

曹老丈自有手艺人的坚持,他无论妻子说千句万句,就是不愿“屈服”。

他一脸不耐烦说道,“你们妇人家就是头发长见识短,我曹大满做了一辈子的篾匠,从我手里出去的东西,是断不可能偷工减料的。”

杨二娘气不打一处来,骂道,“你就是头倔驴,一本经书看到老,但凡你稍微退一步,咱家也不至于一首过这种苦日子,咱们的儿子孙子也不至于到别人家过活了……”

说着说着,刚强压下去的伤心返上来,语气不自觉有些哽咽了。

曹老丈见妻子红了眼眶,火气顿时消弭无形。

他自己也难受得紧,既为妻子的不理解,也为自己没能够让妻子过上儿孙绕膝的美满生活。

张了张嘴,想要说些安慰的话,却又觉得什么话都没有用,最终,他坐了回去,逃避现实般埋头干活。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0fggg-9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