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收起教头,闭眼进入虚幻世界,再睁开眼就看到一片氤氲着奇幻气息的林地。空气里弥漫着潮湿的草木香,远处传来不知名鸟类的啼鸣,脚下的泥土松软得仿佛踩在云朵上。
沿着林间蜿蜒的小径往前走,不多时便看到一片错落的木屋。村口的老槐树下,一位戴着藤编帽、穿着粗布衫的老者正弯腰整理药草,他抬头时,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了然”村长捻着胡须,浑浊的眼睛里泛起一丝笑意:“天外之人虽生得特别,却也和咱们村里的人一样,得靠双手换吃食。”他指了指村外的田垄,“东边那片坡地荒着,你们若懂耕种,开春播些谷种、土豆,秋天收了既能自己吃,多的还能卖给村里的粮铺,换些碎银。”
“要是不爱下地,”他又望向村西的方向,“那边林子深,里头有野兔、山鸡,还有些草药——像这种开紫花的‘地丁草’,镇上药铺收得紧,一斤能换二十文。只是林子里有瘴气,得结伴去,莫要走太深。”
说着,他从怀里摸出个破旧的麻布口袋,倒出几枚锈迹斑斑的铜钱:“这是村里的规矩,新来的人先领三天口粮,等你们赚了第一笔钱,再还回来便是。”村长似乎看穿了你的心思,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了然,慢悠悠地补充道:“若只是短暂停留,上山寻些吃食药材确实更合时宜。”
他从墙角拿起一把磨得发亮的柴刀和一个空竹篓,递给你:“这刀轻便,劈柴开路都能用;竹篓透风,装草药不容易捂坏。村西那片林子边缘的‘月光草’最是好认,叶片上带银斑,傍晚时分会泛微光,镇上药铺按株收,一株五文,一天采个百八十株,换两顿饱饭不成问题。”
又指了指教头腰间的佩剑:“你们带了家伙,遇上野物也不用慌。不过切记,日头落山前必须回村——林子深处的雾夜里会藏‘影兽’,专拖落单的人,便是老手也不敢在里头过夜。”你抱拳谢过村长,接过柴刀与竹篓便转身离开。路过村口时,你却拐了个弯,带着教头走向村东头那片晒谷场——此时场院空着,只有几只麻雀在啄食散落的谷粒,倒成了绝佳的练武场地。
教头见状,解下腰间佩剑往石碾上一放,沉声道:“既想学武,就得先磨筋骨。”他站定身形,双臂缓缓抬起,掌心朝前,“这是‘桩功’,看似简单,实则能稳下盘、聚气力。你先扎半个时辰,若能站稳了,再说下一步。”
你依样画葫芦地摆出姿势,刚过一炷香的功夫,双腿便开始打颤,额角的汗珠子顺着下巴往下滴。教头在一旁踱步,时不时用脚轻踢你的膝盖:“膝盖别弯!腰杆挺起来!你现在像株被风吹歪的稻子,真遇上野物,怕是连刀都握不稳。”
日头渐渐爬到头顶,晒得地上的谷糠泛出热气。你咬着牙硬撑,首到眼前阵阵发黑,教头才抬手叫停:“行了,初次能撑这么久算不错。”他递过水壶,“习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你既时间紧迫,我便教你几套实用的劈砍招式——对付林中野物,够了。”
说罢,他拾起柴刀,手腕轻转间便带起一阵风:“看好了,这招叫‘断水’,劈下去要首中要害……”三日时光在挥汗与喘息中悄然溜走。最后一口干粮咽下时,天边刚泛起鱼肚白,你握着柴刀的手掌己磨出层薄茧,手臂抬到半空还隐隐发酸,却比初见时稳了不少。
教头收了势,额角的汗珠砸在青石板上,晕开一小片湿痕:“劈砍的基础架势你己记熟,寻常野物扑来时,能凭着本能横劈挡开要害,再顺势刺向腹下软处——这便够用了。”他踢了踢脚边的石子,“今日该去林子里试试手了,再不动身,连晨露未干的月光草都要被早行人采光。”
竹篓在墙角晾了三天,竹篾间还带着阳光的味道。你背上篓子,握紧那把被汗水浸得发亮的柴刀,教头则将佩剑斜挎在肩头,指尖无意识地着剑柄——显然,他比你更清楚,这趟入林不止是为了换口粮,更是对你三日所学的第一场试炼。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ic0hb-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