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万历二十五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章 万历二十五年

 

万历二十五年,这一年有两件大事发生。

史书留名的汉奸开山鼻祖——范文程出生在了沈阳一处军屯所内。

第二件事,是著名的“万历三大征”之一。在海对面的倭国诸侯统领,名义上的领袖“关白”丰臣秀吉时隔五年再次集合十西万大军进犯高丽,打响了自神宗二十年以来第二次朝鲜战争。(“关白”一词在唐代被遣唐使引入,自日本天皇成年后,辅助总理万机的重要职位,所有奏章需先经过关白检阅后,再被呈现给天皇。相当于明代的内阁,只不过集权为一人。)

高丽使臣跪在乾清宫内,手捧奏章,声音激昂:“臣谨代高丽王奏上,‘倭寇进犯我疆,望天朝威武之师横扫倭人,以复高丽疆土。’.....”

一礼部官员当即从人群中站了出来,“高丽乃我大明藩属,唇亡齿寒,倭寇狼子野心,若不及时救援,他日必成我大明心腹大患!”此言一出,朝堂顿时炸开了锅。武将们大多热血沸腾,纷纷请命出征,他们渴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一展大明国威。

然而,就在此时,户部右侍郎却出列,神色凝重地说道:“陛下,万万不可轻易出兵!自五年前第一次倭犯高丽以来,我朝己耗费巨额钱粮。如今国库空虚,若再次兴兵,钱粮从何而来?就算勉强凑齐,百姓早己不堪重负。后续的粮草供应、军械补充又该如何解决?若加重百姓负担,恐生民变啊!”

户部侍郎的话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部分大臣的热情。朱翊钧眉头紧锁,陷入沉思。他何尝不知道国库的状况,但作为天朝上国之君,怎能坐视藩臣属国被倭寇欺凌而不管?若不救援,大明的威严何在?日后其他藩属国又会如何看待大明?

就在皇帝犹豫不决之时,一位内阁老臣缓缓出列:“陛下,户部所言虽有道理,但此事关乎我大明国威。高丽若失,倭寇必将以此为跳板,进犯我大明边境。到那时,我朝面临的危机将更加严峻。

臣以为,可先拨付一部分银两,让辽东总督先行筹备,稳住局势,再从长计议后续事宜。”

万历皇帝微微点头,觉得此计可行。经过一番商议,最终决定先从国库中拨出十万两白银,命辽东总督李如松督办此事。同时,下令各地军屯所加紧筹备粮草,以备不时之需。

接到圣旨的李如松不敢怠慢,立刻着手部署。他深知此次任务艰巨,十万两白银对于一场战争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但他更明白,这是保卫大明边境的重要一战。他一边调集辽东铁骑(关宁军前身),一边与当地官员商议筹措粮草的办法。

然而,困难远比想象中更多。由于之前战争的消耗,辽东地区的粮草储备本就不足,如今突然要筹备大军出征所需,更是难上加难。当地百姓刚刚从上次战争失去亲人的创伤中缓过来,如今又要承担沉重的赋税和劳役,不免一时怨言西起。

与此同时,在高丽战场上,倭寇凭借着先进的火器和训练有素的军队,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占领了朝鲜大片疆土。高丽军队节节败退,百姓流离失所。当李如松率领的明军先锋抵达高丽时,看到皆是满目疮痍的景象。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iba0a-1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