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百炼成钢,手铸精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7章 百炼成钢,手铸精魂

 

那碗烈酒的后劲,在第二天清晨化作了席卷整个岩台钢厂的滚烫热浪。

孙云东走得雷厉风行,临走前不但留下了一个由精兵强将组成的“驻厂保电工作组”,还首接签发了一份文件,将岩台钢厂的电力供应,提升到了堪比军区指挥部的“特级战备”水平。

刘副局长那张灰败的脸,成了工人们茶余饭后最解气的笑料。

然而,庆功的酒气散去,摆在祁连山和所有人面前的,是真正硬碰硬的挑战。

新高炉,这头吞噬了无数心血与希望的钢铁巨兽,在攻克了资金、图纸、电力这三大难关后,终于要在它的核心——炉体本身,亮出最锋利的獠牙。

“不行!绝对不行!”

临时搭建的技术攻关办公室里,王建国总工的咆哮声几乎要掀翻屋顶。

他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瞪着图纸上一个被红圈标注出的部分,那正是祁连山当初“点拨”的“点式冷却”系统。

“祁市长,我承认你的想法很大胆,但工程不是变戏法!这种点阵式的冷却管网,焊接点多达三千六百个,每一个焊点的强度和密封性,都必须达到军工级的标准!这怎么可能?现在的焊接技术,根本做不到百分之百的良品率!只要有一个焊点在高压下渗漏,冷却液接触到上千度的钢水……那就是一场灾难!”

他身边,年轻的林浩也面色凝重,他用计算机模拟了无数次,数据上可行,但数据无法模拟出一个老师傅的手会不会抖。

“王总工,理论上,如果我们采用钨极氩弧焊,配合预热和焊后热处理……”林浩试图解释。

“理论?!”王建国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我干了一辈子工程,最怕听到的就是这两个字!钢水只认物理定律,不认你的博士论文!告诉我,谁能来焊?你吗?还是我这个老头子?”

办公室里一片死寂。

这是新工艺最核心,也是最脆弱的一环。

它就像人体的毛细血管,精密、复杂,却也致命。

所有人都看向了祁连山。

祁连山没有说话,他只是脱下外套,卷起袖子,大步走了出去。

“走,去车间。”

众人一头雾水地跟在他身后,穿过热火朝天的工地,来到了重机厂划拨过来的那间最好的恒温焊接车间。

车间里,几十名从全厂选的顶级焊工,正在对着一堆废钢材练习手艺,电弧光“刺啦刺啦”地闪烁着。

祁连山走到一个角落,那里坐着一个五十多岁,满脸油污,沉默寡言的老师傅。

他叫赵铁柱,是钢厂里公认的“焊神”,也是之前在广场上第一个带头揭发李大嘴的硬骨头。

“柱子叔。”祁连山递过去一根烟。

赵铁柱抬起头,接过烟,自己点上,吸了一口,一言不发。

祁连山也不急,就蹲在他身边,看着他面前那块被焊得如同鱼鳞般整齐漂亮的钢板。

“柱子叔,我听说,当年厂里进口的第一台锅炉爆了个大洞,德国专家都说得换,是你一个人钻进去,在里面待了三天三夜,硬是给补上了,焊缝比新的还结实?”

赵铁柱吐出一口烟圈,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光:“德国人舍不得用好焊条。”

“那要是给您用最好的焊条,最好的设备,让您焊个东西,有把握吗?”

赵铁柱瞥了他一眼,又看了看跟过来的王建国和林浩,哼了一声:“多大的活儿?”

王建国把那张复杂的管网图纸在他面前展开。

赵铁柱只看了一眼,眉头就拧成了疙瘩。

他伸出粗糙得像砂纸一样的手指,在图纸上划过:“焊点太多,太密,还他娘的是斜角。这活儿,人干不了。”

王建国脸色一沉,刚要发作,却听赵铁柱继续说道:“人干不了,但焊工能干。”

他掐灭烟头,站起身,从工具箱里拿出一个奇怪的护目镜,又挑了一把最细的焊枪。

“给我块一样的材料,我试试。”

半小时后,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赵铁柱戴着护目镜,身体以一种奇异的姿势趴在钢板上,手中的焊枪稳得像磐石。

电弧光在他的手下,不再是爆裂的火花,而是一条温顺流淌的蓝色溪流,所过之处,留下一道完美无瑕、光洁如镜的焊缝。

没有一个多余的动作,没有一丝一毫的偏差。

那不是在焊接,那是在刺绣,是在作画。

当他完成最后一个焊点,抬起头时,额头上全是汗珠,但眼神却亮得惊人。

“妈的,过瘾!”

王建国一个箭步冲上去,戴上老花镜,几乎把脸贴在了焊缝上。

他越看,手抖得越厉害,最后猛地抬起头,看着赵铁柱,像是在看一个怪物。

“鬼斧神工……这……这真是人能焊出来的?”

祁连山笑了,他把图纸重新卷起来,塞到王建国手里。

“王总工,现在,技术问题解决了,该您这位总指挥分配任务了。”

王建国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

他看着眼前的赵铁柱,又看了看祁连山,突然明白了什么。

这个年轻的市长,他不是在问自己行不行,也不是在炫耀他能找到什么奇人。

他是在用最首接的方式告诉自己——不要相信权威,不要迷信数据,要去相信这些把一辈子都献给了工厂的工人,相信他们那双能创造奇迹的手!

“我明白了!”王建国重重地点了点头,他那股工程师的倔强和傲气,瞬间被一种更深沉的情感所取代。

他转身面对着车间里所有的焊工,深深地鞠了一躬。

“各位师傅,我王建国,为我之前的无知道歉!这个项目,能不能成,不靠我,不靠图纸,就靠大家手里的这把焊枪了!”

工人们都愣住了,他们何曾见过省里来的大总工给他们这些“臭干活的”鞠躬?

赵铁柱走上前,拍了拍王建国的肩膀:“王总工,说那话就见外了。厂子是咱们自己的,不给自个儿干,给谁干?”

“对!厂子是咱们的!”

“市长都跟咱们一块儿睡工棚,咱们还怕个球!”

一股前所未有的豪情,在整个车间里炸开。

接下来的二十天,成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祁连山真的把铺盖搬到了车间旁边的值班室,和工人们同吃同住。

他不懂焊接,但他会递烟,会打下手,会跟大伙儿讲苍山修路时的笑话,会在半夜给轮班的师傅们煮上一大锅热气腾腾的鸡蛋面。

市长不像市长,更像个管后勤的班长。

王建国和林浩也彻底撕掉了专家和教授的标签,一个成了现场监理,一个成了数据员,整天灰头土脸地泡在车间里,为了一个焊接角度,能和赵铁柱争得面红耳赤。

在这样一种奇妙的氛围下,奇迹真的发生了。

三千六百个焊点,在二十天内,由三十名顶级焊工,采用三班倒的方式,不间断作业,全部完成。

最后一道工序,是无损探伤。

当X光检测仪的屏幕上,显示出最后一道焊缝的数据——“完美,无任何瑕疵”时,整个车间先是死一般的寂静,随即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赵铁柱累得首接瘫坐在地上,看着那个凝聚了无数人心血的、如同艺术品般的巨大炉体部件,咧开嘴,笑了,笑着笑着,眼泪就流了下来。

祁连山走过去,默默地递给他一块毛巾。

他抬头望向车间外,那座银白色的高炉主体,在夕阳的映照下,己经离合拢不远了。

它不再是一堆冰冷的钢铁。

它的每一颗螺丝,每一道焊缝,都己经被注入了这群世界上最可爱的人,那滚烫的、不屈的灵魂。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hifhb-7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