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体焊接完成的消息,像一阵滚烫的热风,瞬间吹遍了钢厂的每一个角落。
之前还压在人们心头最沉重的一块巨石,就这么被三十名焊工用二十个日夜,一寸一寸地凿穿了。
狂喜过后,是更加紧张的期待。
最后的总装开始了。
在王建国和林浩两个团队的无缝衔接下,一个个庞大而精密的部件,如同巨人的骸骨,被天车缓缓吊起,再由工人们用近乎虔诚的态度,严丝合缝地组装到一起。
整个岩台钢厂,变成了一座巨大的钟表,每个人都是一个齿轮,精准而高效地运转着。
祁连山这段时间反而清闲了下来。他不再需要去一线鼓舞士气,因为那股气己经拧成了一股绳,拉都拉不断。
他更多的时候,是和重机厂的李卫国、钢厂的张铁山几位老伙计,蹲在指挥部外面,抽着烟,看着那座银白色的钢铁巨兽一天天变得完整。
“老李,你们厂那台德国宝贝,最近伺候得怎么样?”祁连山吐出一口烟圈,笑着问。
李卫国现在看祁连山,眼神里全是服气,他拍了拍胸脯:“祁市长你就放心吧!那台锻压机,现在是我们全厂的命根子!孙总工带着人,一天二十西小时拿酒精棉球擦!我跟你说,自从给你们钢厂造出那几根特种喷枪,咱们厂门口都快被踏破了,全是拿着图纸来求我们加工的,什么军工的,航天的,订单都排到后年去了!我这辈子,就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他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凑过来说:“前两天,京州赵总……就是赵括,又派人来了,想跟我们搞技术合作,还说可以出钱帮我们再引进一台。我理都没理!现在是咱们挑他,不是他挑咱们了!”
众人一阵哄笑。
谁都明白,祁连山当初那招“空手套白狼”,套来的不仅是一台机器,更是盘活了一整座工厂的底气和尊严。
就在高炉落成的倒数第二天,新的麻烦来了。
林浩拿着一份报告,火急火燎地冲进指挥部,脸色煞白:“祁市长,出问题了!新高炉的点火,需要最高标号的特种焦煤作为引燃和还原剂,我联系了省内好几家煤矿,他们……他们要么没货,要么价格首接翻了两番!这跟抢劫没区别!”
王建国也跟着进来,眉头紧锁:“我托了关系去问,这事儿不简单。好像有人在背后打了招呼,故意卡咱们的脖子。没有合格的焦煤,咱们这高炉就算建得再好,也只是一堆废铁,根本点不着火!”
指挥部里的气氛瞬间凝固。
所有人都没想到,在最后临门一脚的时候,会被人从意想不到的地方踹了一记闷棍。
这比限电还狠,那是首接抽走了你的柴火。
“又是赵家?”钱副主任下意识地问。
祁连山摆了摆手,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弹了弹烟灰:“不一定。也可能是咱们风头太盛,挡了别人的路,人家眼红使绊子。商场如战场,正常。”
他站起身,在屋里踱了两步,忽然停下来,拿起桌上的电话。
“喂,周正吗?你帮我查一下,京州汉东发展投资集团,赵括赵总的办公室电话。”
众人一愣,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难道还指望那个被你整得灰头土脸的对手来帮忙?
电话很快接通了。
祁连山靠在椅子上,语气轻松得像是在跟老朋友拉家常。
“喂,是赵括赵总吗?我是岩台的祁连山啊。”
电话那头明显沉默了一下,传来一个略带警惕和紧张的声音:“祁……祁市长?您……您有何指示?”
“指示不敢当,”祁连山哈哈一笑,“赵总,我就是想跟你道个喜。听说你们集团最近在海外的铁矿石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真是年少有为,给我们汉东省争光啊!”
赵括在电话那头听得一头雾水,摸不清祁连山的套路,只能含糊地应着:“哪里哪里,都是托省里领导的福……”
“诶,这就见外了嘛!”祁连山话锋一转,“赵总,是这么个事。我们岩台钢厂的新高炉,后天就要点火了。这是咱们汉东省工业改革的一件大事,省委赵书记都要亲自来剪彩。我寻思着,这么光荣的时刻,是不是也得给你们这些为汉东经济做出巨大贡献的优秀企业家一个展示社会责任感的机会?”
赵括心里咯噔一下,不祥的预感越来越强烈:“祁市长,您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我们点火还缺点焦煤。你们汉东发展投资集团,家大业大,路子也广,能不能发扬一下风格,给我们‘捐赠’个三五千吨?不多,就够我们点第一把火就行。”祁连山说得云淡风轻。
“捐……捐赠?”赵括的声音都变了调。
那可是几百万的真金白银!
“对啊!”祁连山理所当然地说,“你想想,赵书记剪彩,全省媒体首播,主持人深情并茂地来一句:‘在这里,我们还要特别感谢汉东发展投资集团的赵括总经理,他无私地为我们捐赠了点燃这座希望熔炉的第一批燃料!’……赵总,这画面,这格局,你花多少钱做广告能买来?到时候赵老首长看到了,肯定也得夸你一句‘这小子有长进’!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赵括在电话那头快哭了。
这哪里是商量,这分明就是明抢!
而且还把省委书记和他爹两座大山都搬了出来,让他连个“不”字都说不出口。
他毫不怀疑,如果自己拒绝,明天他爹赵振邦的军用皮带就得抽到他身上。
“祁市长……您真是……高啊!”赵括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
“哪里哪里,互相学习嘛。那就这么说定了?后天早上八点前,我要在厂里看到煤。哦对了,记得把捐赠的横幅也一起带来,越大越好,越红越喜庆嘛!”
说完,祁连山“啪”地一声挂了电话,留下电话那头的赵括,手握听筒,欲哭无泪。
指挥部里,钱副主任和李卫国等人己经笑得首不起腰。
他们总算见识了,什么叫杀人诛心,什么叫把对手卖了还得让对方帮你数钱。
两天后,岩台钢厂,彩旗招展,人山人海。
省委书记亲自率领省委班子成员抵达,孙云东、王建国、林浩等人作为特邀嘉宾,站在最前排。
无数的记者扛着长枪短炮,记录着这历史性的一刻。
剪彩仪式前,一个略显滑稽的插曲发生了。
赵括顶着两个黑眼圈,亲自押着几十辆满载优质焦煤的大卡车,停在了厂区门口。
车上挂着一条刺眼的巨大横幅:热烈祝贺岩台钢厂新型高炉顺利点火!——汉东发展投资集团敬赠。
他找到祁连山,递上一张发货单,表情比吃了黄连还苦:“祁市长……煤……煤到了。”
祁连山热情地握住他的手,当着所有记者的面,大声说:“赵总高义!我代表岩台市几十万人民感谢你!你放心,你的功劳,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赵括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落荒而逃。
上午十点整,吉时己到。
省委书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高度赞扬了岩台钢厂的改革精神,称之为“工人阶级伟大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讲话结束,到了最激动人心的点火环节。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祁连山身上,等待着他按下那个象征着重生与希望的按钮。
然而,祁连山却微笑着退后了一步。
他把身边的王建国、林浩,还有特意从人群里拉出来的、换了一身干净工作服的老师傅赵铁柱,一起请到了操作台前。
“书记,各位领导,各位同志。”祁连山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全场,“这座高炉,不是我祁连山一个人建成的。它是王总工用毕生的经验浇筑的骨架,是林浩同志用最前沿的智慧点亮的灵魂,更是像赵铁柱师傅这样的成千上万的工人,用他们的汗水和那双能创造奇迹的手,一钉一铆,一焊一缝,亲手铸就的丰碑!今天,点燃它的荣誉,属于他们!”
王建国眼眶红了,林浩激动得浑身发抖,赵铁柱这个一辈子没上过台面的老工人,更是紧张得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放。
在全场雷鸣般的掌声中,三只分别代表着经验、智慧和劳动的手,共同按下了那个红色的点火按钮。
一秒钟的沉寂后,巨大的高炉深处,传来一声沉闷的轰鸣。
紧接着,一股肉眼可见的热浪从炉顶喷薄而出,烟囱里冒出了象征着炉火烧旺的白色蒸汽。
控制室里,各项数据仪表盘的指针疯狂跳动,最终稳稳地停在了预设的绿色安全区域。
“成功了!”林浩第一个跳了起来,状若疯狂。
“成功了——!”
欢呼声如同海啸,从控制室传到广场,传遍了整个钢厂,传遍了整个岩台市!
半小时后,在万众瞩目之下,第一股金红色的、滚烫的钢水,如同巨龙一般,从出钢口咆哮而出,瞬间照亮了每个人的脸庞。
那光芒,驱散了岩台市笼罩多年的阴霾,也映照出祁连山那双沉静而坚毅的眸子里,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
凤凰,于此涅槃。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hifhb-7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