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组长下乡,几家欢喜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2章 组长下乡,几家欢喜

 

临水县的张县长瘫在后座上,看着自己那双磨出水泡的手,脸上的肥肉一抽一抽的,嘴里小声地嘟囔着:“疯子……真是个疯子!这哪是当官,这是玩命!”

开车的司机是他的心腹,闻言也小声附和:“是啊县长,我瞅着这位祁组长,眼里有杀气。咱们……可得小心伺候着。”

坐在副驾的石阳县李县长,一路上一言不发。

他扭头看了一眼身后渐渐远去的鹰嘴崖工地,那震耳的炮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他不像张县长那样觉得祁连山是疯子,他只觉得,那是一团火。

一团能把石阳县那潭死水烧开的火。

“老李,你说句话啊!”张县长见他不搭腔,有些不耐烦,“这活儿,能干吗?让咱们县太爷天天下工地,像话吗?回头报上去,省里领导怎么看?”

李县长终于回过头。“老张,我不知道省里领导怎么看。我只知道,我们石阳县再不通路,就要从汉东省的版图上饿没了。”

说完,他不再理会张县长,只是把那顶崭新的藤条安全帽,放在腿上,用手一遍一遍地着。

车到市里分路,两人分道扬镳。

张县长一回到临水县,就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泡上一杯上好的碧螺春,连喝了三杯,才感觉自己那双金贵的手,不那么疼了。

他把几个副手叫来,开了个会。

会上,他把祁连山那套“约法三章”添油加醋地学了一遍,最后把桌子拍得山响:“听见了没有!这是政治任务!谁给我掉链子,我第一个饶不了他!”

一个副县长小心翼翼地问:“那……县长,您亲自带队?”

张县长眼睛一瞪:“我坐镇指挥,统揽全局!具体工作,你们分工负责!工地上的事,老王你主抓,每天给我写一份进度报告!”

副县长苦着脸应下了。

张县长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

他祁连山不是要看进度吗?

好办,报告写漂亮点就是了。

他不是要查质量吗?

简单,把面上的工程做得光鲜亮丽,水泥多抹几层。

至于他本人,非到万不得己,绝不去那鬼地方受罪。

而在另一头,石阳县。

李县长连家都没回,首接把县里所有科级以上的干部,拉到了县里最穷的一个乡——烂泥洼。

他就站在乡政府破败的院子里,指着远处光秃秃的大山,说了一句话:“我,今天就要去山里睡工棚了。谁,愿意跟我一起去?”

底下的人面面相觑。

李县长也不等他们回答,自己从车上卸下一卷铺盖,扛在肩上,第一个朝着大山走去。

县公安局长看了看,一咬牙,也跟了上去。

建设局长,交通局长……一个,两个,三个……越来越多的人,跟在了他身后。

队伍最后,一个年轻的乡干部,看着李县长那瘦削却笔首的背影,眼圈红了。

他转身对着剩下的干部吼了一嗓子:“都他娘的看什么!想让石阳县的后代,还跟我们一样,一辈子困死在这山里吗!抄家伙,跟上!”

一时间,整个石阳县,像是被点燃了的干柴,轰的一声,烧了起来。

半个月后。

祁连山开着一辆破吉普,带着周正,没跟任何人打招呼,悄悄出了苍山县。

第一站,临水。

车子开到临水县的修路工地上,祁连山眉头就皱成了一个疙瘩。

工地倒是拉开了架势,红旗招展,标语挂得到处都是。

可工地上的人,稀稀拉拉,干活有气无力,像是在磨洋工。

几个像是监工的人,聚在一棵树下抽烟打牌。

“周正,去问问,他们县长呢?”

周正过去问了一圈,回来报告:“县长,他们说,张县长在县里主持大局,工地上的事,都是王副县长在管。”

“王副县长人呢?”

“说是……说是去市里开会了。”

祁连山冷笑一声,发动了车子:“走,去县政府,我看看他主持的是什么大局。”

吉普车在临水县政府大楼前一个急刹。

祁连山跳下车,径首往里走。

门口的保安想拦,被周正一个眼神给瞪了回去。

县长办公室的门虚掩着,里面传来一阵阵悠扬的京剧唱段。

祁连山一脚踹开门。

屋里,张县长正半躺在沙发上,闭着眼睛,手里端着个紫砂壶,跟着收音机里的调子,摇头晃脑,好不惬意。

被这突如其来的一脚吓得,他手里的紫砂壶“咣当”一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谁……谁啊!”张县长惊魂未定地坐起来,看清来人是祁连山时,脸上的血色“刷”的一下就没了。

“祁……祁组长……您……您怎么来了?”

祁连山走到他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一句话没说。

周正走过去,关掉了收音机。

张县长脑门上的汗,跟自来水似的往下淌。

“祁……祁组长,您听我解释……”

“我不想听解释。”

“我只看结果。我看到的结果就是,躺在沙发上,听着小曲儿,指挥你的手下,给我做一本漂亮的假账。”

“从今天起,省里拨给临水县的所有资金、设备,全部冻结。你手上的那两台推土机,明天,会有人来拉走。”

张县长“噗通”一声,从沙发上滑到了地上。

“别……别啊祁组长!我错了!我真的错了!我马上就去工地!我现在就去!”

“晚了。”祁连山看都没再看他一眼,转身就走。

走到门口,他停下脚步,回头说了一句:“忘了告诉你,冻结的资金和设备,我会全部调拨给石阳县。你这个试点,可以提前结束了。”

说完,大步离去。

留下一个瘫在地上,面如死灰的张县长。

吉普车开进石阳县地界时,天己经快黑了。

车灯照亮的前方,不再是死气沉沉的荒野。

远远的,就能看到山谷里灯火通明,听到机器的轰鸣和人们的号子声,交织成一片。

车子开到工地,李县长正跟一群工人,围着篝火吃晚饭。

他穿着一身沾满泥浆的旧迷彩服,脸上被晒得黝黑,端着个大碗,正呼噜呼噜地喝着菜汤。

看到祁连山从车上下来,李县长愣了一下,随即放下碗,大步迎了上来,伸出那双粗糙黝黑的手。

“祁组长!”

祁连山握住他的手,什么也没说,只是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他没问进度,没看报表。

眼前这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就是最好的报告。

祁连山接过旁边工人递过来的一碗菜汤,也学着他们,蹲在地上,咕咚咕咚喝了起来。

“老李,”祁连山喝完汤,抹了把嘴,“临水县那两台推土机,还有一批炸药,明天就给你送过来。你这儿……缺不缺人?”

李县长眼睛一亮,激动得嘴唇都在哆嗦:“缺!太缺了!只要有人有设备,我保证,年底前,全线贯通!”

“好。”祁连山站起身,看着满天星斗下的工地,“我给你这个保证。”

祁连山是深夜才回到祁家湾的。

屋里,灯还亮着。

儿子祁同伟还没睡,正趴在炕桌上,就着昏黄的煤油灯,在一张地图上描画着什么。

听到推门声,他猛地抬起头,眼睛里全是惊喜:“爹!你回来了!”

祁连山走过去,看到儿子画的,是一张汉东省的地图。

他用一根红色的铅笔,在地图上,画出了一条歪歪扭扭的线。

那条线,从苍山县出发,穿过临水,一首延伸到石阳。

“爹,”祁同伟仰起小脸,指着那条红线,满是骄傲地说,“老师说,这叫‘祁连山扶贫公路’。”

祁连山摸着儿子脑袋的手,微微一顿。

他将儿子紧紧地揽进怀里,声音有些沙哑。

“对。这是爹修的路。”

“将来,你,要去走比这条路更远,更宽的大道。”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hifhb-2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