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 章 温润的涟漪(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43 章 温润的涟漪(下)

 

“别紧张。”王宇凡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温和而带着安抚的力量,“跟着我就好。”他很自然地虚扶了一下白雪的后腰,动作极其短暂且分寸感十足,却传递出一种坚定的支持。

他带着白雪,熟稔地穿梭在人群中,将她介绍给几位学者和圈内人:“张教授,这位是我师妹白雪,张老师的高徒,研究方向很有潜力……李主编,这是白雪,她对当代文学批评很有见地……这位是省画院的林老师……”

他的介绍简洁而有力,总是恰到好处地点出白雪的亮点(“张老师的高徒”、“很有见地”、“研究方向很有潜力”),既给了对方面子,也抬高了白雪的身份,让她不至于在初次见面时被轻视。

白雪努力保持着得体的微笑,应对着那些或好奇或审视的目光,手心微微出汗。她能感觉到,王宇凡始终在她身边半步的距离,像一个无形的屏障,替她挡掉了许多不必要的探究和可能的尴尬。

沙龙的主题是“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文化表达”,讨论很快热烈起来。白雪起初只是安静地听着,那些学者们引经据典,观点交锋,语速很快,涉及的理论和人物她有些并不熟悉。她感到自己像个局外人。

“白师妹,你对刚才李教授提到的‘文化混杂性’(Hybridity)理论怎么看?尤其是在我们本土女性写作中的体现?”王宇凡忽然将话题引向了她,声音不大,却足以让周围的人都看过来。他的目光带着鼓励和信任。

白雪的心猛地一跳。她没想到王宇凡会突然点她发言,而且是在这样一个场合。她看到张教授也投来了目光。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迅速在脑海中组织语言。她想起了自己论文中分析过的一个案例。

“我……我觉得李教授的观点很有启发性。”白雪的声音起初有些发紧,但很快稳定下来,“关于‘混杂性’,我在研究九十年代某位女作家的城市书写时,确实观察到一种有趣的张力。她笔下的都市女性,一方面被西方消费文化和现代性符号。比如品牌、咖啡馆、跨国公司的职场规则所包围和塑造,表现出强烈的‘国际化’倾向;但另一方面,她们在家庭、情感模式上,又深深陷入传统乡土宗法观念的桎梏,这种撕裂感带来的身份焦虑,恰恰是‘混杂性’在本土语境下一种非常具体而痛苦的呈现……”

她的发言不算长,但结合了具体文本,观点清晰,逻辑自洽。话音落下,那位李教授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点了点头:“嗯,这个案例很典型,切入点很具体。王师兄,你这位师妹,很有想法啊!” 张教授脸上也难得地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王宇凡微笑着看向白雪,镜片后的目光亮得惊人,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和骄傲:“白师妹的文本细读功夫一首很扎实。”

接下来的时间,白雪感觉自在了许多。她开始尝试加入一些讨论,虽然依旧谨慎,但不再那么胆怯。王宇凡始终在她需要的时候,不着痕迹地帮她接话或补充,引导她融入这个圈子。

他与人交谈时那种从容不迫的风度,对各类话题信手拈来的博学,以及恰到好处的幽默感,都让白雪暗暗佩服。他递给她一杯温度刚好的苏打水,在她与人交谈略显局促时,一个眼神或一句自然的接话就能替她解围。他的照顾,润物无声,却又无处不在。

沙龙接近尾声,气氛更加放松。有人提议喝点酒助兴。服务生端来了红酒和香槟。一位有些微醺的学者热情地要给白雪倒酒。

“林老师,白师妹不太会喝酒,我替她吧。”王宇凡很自然地伸手挡了一下,接过那杯红酒,对那位学者举杯示意,一饮而尽,动作流畅而优雅。他替她挡酒的动作如此自然,仿佛天经地义。

回去的路上,夜己深。城市的霓虹在车窗外流淌。车内很安静,只有低回的钢琴曲。酒精的作用让王宇凡白皙的脸上染了一层淡淡的红晕,眼神比平时更加明亮,也少了几分平日的克制,多了几分慵懒和……某种难以言喻的亲近感。

“今天感觉怎么样?”他侧过头,看着白雪,声音比平时低沉了一些,带着一丝沙哑的磁性。

“挺好的,学到了很多,也……挺紧张的。”白雪老实回答。

“你表现得非常好。”王宇凡的嘴角弯起一个好看的弧度,目光专注地落在她脸上,“比我想象的还要好。你知道吗,当你侃侃而谈,引用文本分析‘混杂性’的时候,眼睛里有光。那种专注和自信,很吸引人。” 他的话语首白得让白雪心跳漏了一拍。

“师兄过奖了……”白雪有些慌乱地移开视线。

“不是过奖。”王宇凡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认真,“白雪,你身上有一种很特别的东西。坚韧,纯粹,像……山涧里未经雕琢的玉石。”

他顿了顿,目光似乎穿透了车窗外的夜色,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在这个圈子里待久了,见多了浮华和算计,你这种特质,很珍贵。”

他的话,像羽毛轻轻拂过心尖,带来一阵细微的酥麻和悸动。白雪感到脸颊有些发烫,不知是因为他的话,还是车内有些闷热的空气。她从未被人如此首白而深刻地“看见”和赞美过。

陈默的爱是炽热的、带着泥土气息的,是“等我回来”的承诺;而王宇凡的欣赏,则是温润的、带着文化光泽的,是“你本身就很好”的肯定。

两者如此不同,后者在此时此刻,在这个弥漫着精英气息的狭小空间里,带着一种难以抗拒的诱惑力。

车子缓缓停在白雪宿舍楼下。王宇凡没有立刻解锁车门。他转过身,面对着白雪。车内昏暗的光线下,他的轮廓显得更加深邃,眼神专注而温柔,带着一丝酒后的迷离和……某种呼之欲出的情愫。

“白雪,”他轻声唤她的名字,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和你在一起,讨论学术也好,只是安静地待着也好,都让人感觉很舒服,很……安心。” 他伸出手,似乎想拂开她额前一缕散落的发丝,动作极其缓慢,带着试探的意味。

白雪的心跳骤然加速,几乎要撞出胸膛。

她能闻到他身上清冽的木质香水和淡淡的红酒气息混合的味道,能感受到他目光中灼热的温度。

一种陌生的、带着危险吸引力的暧昧气息在狭小的车厢里弥漫开来。她僵在原地,大脑一片空白,身体却下意识地想要向后缩。

就在他的指尖即将触碰到她额发的瞬间,白雪猛地想起了什么!她几乎是慌乱地低下头,避开了他的触碰,手忙脚乱地去解安全带:“谢……谢谢师兄送我回来!很晚了,我……我先上去了!”

“咔哒”一声,安全带解开。她像受惊的兔子一样,迅速推开车门,头也不回地冲进了宿舍楼,甚至忘了说再见。

王宇凡的手还悬在半空。他看着白雪仓惶逃离的背影消失在楼道口,脸上的温柔和迷离渐渐褪去,镜片后的目光变得深沉难辨。

他缓缓收回手,指尖无意识地捻了捻,仿佛在回味刚才那近在咫尺却未能触及的温度。他靠在椅背上,点燃了一支烟。猩红的火点在黑暗中明灭,映着他若有所思的脸庞。

良久,他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意味不明的弧度。

白雪一口气跑回宿舍,背靠着冰冷的门板,大口喘着气。心脏还在狂跳,脸颊滚烫。刚才车厢里那暧昧的一幕和王宇凡首白的话语,还在脑海里翻腾。

那种被优秀异性如此近距离欣赏和“需要”的感觉,像一股暖流,冲击着她因与陈默“渐行渐远的频率”而日渐干涸的心田。

她走到窗边,楼下,王宇凡的车还停在那里,一点猩红的火光在驾驶座的位置明灭。

她像被烫到一样,猛地拉上了窗帘,将自己隔绝在黑暗里。

黑暗中,她摸到书架最里层那个冰冷的铁皮盒。指尖传来熟悉的凉意,却再也无法像从前那样,瞬间平息她内心的波澜。

王宇凡温润如玉的身影,他赞许的目光,他替她挡酒的手,他低沉的话语……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正一圈圈地扩散开来,搅动着原本只为一个人平静的水面。

她拿出手机,屏幕一片漆黑。没有陈默的短信,也没有未接来电。

只有一片冰冷的沉默。

这沉默,与楼下那点固执明灭的猩红火光,形成了刺眼的对比。一种前所未有的迷茫和挣扎,如同冰冷的藤蔓,紧紧缠绕住了她的心。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hghid-4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