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 章 象牙塔的新篇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38 章 象牙塔的新篇

 

路,各自延伸,却指向同一个终点——那座名为“未来”的山顶。

2004年的夏天,省城热得像一个巨大的蒸笼。蝉鸣声嘶力竭,柏油路面蒸腾起扭曲的热浪。但对于白雪而言,这个夏天却充满了尘埃落定后的清爽和新的期冀。

师大研究生院的录取通知书,安静地躺在她的书桌上。薄薄的一张纸,却承载着她过去一年无数个日夜的汗水和孤寂。她考上了本校的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导师正是以治学严谨、要求苛刻著称的张明远教授。这个结果,是对她付出的肯定,也是通往与陈默共同未来的又一块基石。

毕业季的喧嚣渐渐散去,校园里多了几分空旷。白雪拖着简单的行李——一个用了多年的皮箱和一个鼓鼓囊囊的编织袋,站在研究生宿舍楼下。这是一栋比本科宿舍稍显安静的老楼,墙皮有些斑驳,但爬满了郁郁葱葱的爬山虎,在烈日下投下一片阴凉。

宿舍是西人间,条件比本科时稍好,有独立的书桌和书架。她来得早,宿舍里还空无一人。她选了靠窗的下铺,开始默默整理。动作麻利而安静,将不多的衣物叠好放进柜子,书本按照类别整齐地码放在书架上。当她把那个装着陈默照片和信件的铁皮饼干盒,小心地放在书架最里层时,指尖传来熟悉的冰凉触感,心里也仿佛有了着落。

下午,按照通知,她要去文学院大楼见导师张明远教授。

张教授的办公室在顶楼,走廊里弥漫着旧书和油墨混合的独特气味,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白雪深吸一口气,轻轻敲响了那扇深棕色的木门。

“请进。”一个沉稳而略带沙哑的声音传来。

推开门,一股更浓郁的书卷气扑面而来。办公室很大,三面墙都是顶天立地的书架,塞满了各种厚薄不一、新旧不等的书籍,有些书脊上的字迹己经模糊。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堆满书籍和稿纸的宽大书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书桌后,坐着一位头发花白、戴着金丝边眼镜的老者,正是张明远教授。他抬起头,镜片后的目光锐利而深邃,仿佛能穿透人心。

“张教授好,我是白雪,新入学的研究生。”白雪微微鞠躬,声音清晰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张教授放下手中的钢笔,仔细打量了她几秒,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点了点头:“嗯,白雪。你的入学成绩和本科论文我看过了,基础还算扎实,但离做研究的要求还差得远。”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我这里的规矩,想必你也听说过。严谨,勤奋,独立思考,容不得半点马虎和投机取巧。”

“是,张教授,我明白。”白雪挺首脊背,认真地回答。

“研究方向初步定了现当代小说思潮,具体课题等你把基础书目啃完,有了自己的想法再谈。”张教授从桌上厚厚一摞书中抽出几本,推到白雪面前,“这几本,是入门必读。一个月内,读完,写一篇不少于五千字的读书报告,重点梳理其核心观点、论证逻辑以及你的初步思考,不能是简单的复述。有问题吗?”

白雪看着那几本厚厚的、书名就透着艰深晦涩的理论著作,心头一紧,但还是立刻回答:“没问题,张教授。”

“嗯。”张教授似乎对她的干脆还算满意,又补充道,“研究生的学习,不同于本科。要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有问题,多思考,实在想不通,可以问……”他顿了顿,目光转向门口,“正好,宇凡来了。”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一个穿着熨帖的浅蓝色牛津纺衬衫、卡其色休闲裤的年轻男子走了进来。他身姿挺拔,面容清俊,鼻梁高挺,嘴角带着温和得体的微笑,金丝边眼镜后的眼神沉静而睿智。他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步履从容,气质温润如玉,与这间堆满书籍的办公室奇异地和谐。

“老师,您要的会议纪要整理好了。”他将文件夹放在张教授桌上,声音清朗悦耳。

“好,放这儿吧。”张教授点点头,指了指白雪,“这是白雪,新来的师妹,现当代方向。白雪,这是王宇凡,研二,我的学生,也是你们大师兄。”

“白师妹,你好。”王宇凡转向白雪,笑容加深,主动伸出手,动作自然大方,“欢迎加入师门。以后学习上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找我。”

他的手干燥温暖,握手的力度恰到好处。白雪连忙伸手与他轻握了一下:“王师兄好,以后请多指教。” 她注意到王宇凡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一瞬,带着一种温和的审视,随即又礼貌地移开,转向张教授。

“宇凡,白雪刚来,对研究方向和师门情况还不熟悉。你有空带她熟悉一下资料室,还有我们常用的几个数据库。”张教授吩咐道。

“好的,老师。”王宇凡应下,又对白雪说,“白师妹,你什么时候方便?我下午正好要去资料室查点东西。”

“我……我下午都可以。”白雪没想到安排来得这么快。

“那好,两点半,我在文学院一楼大厅等你?”王宇凡征询地看着她。

“好的,谢谢师兄。”白雪点头。

离开张教授那间充满压迫感的办公室,白雪轻轻吁了口气。王宇凡走在她身侧半步的位置,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

“张老师要求是出了名的严格,但跟着他确实能学到真东西。”王宇凡的声音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刚开始压力会比较大,慢慢适应就好。资料室和数据库是咱们的‘弹药库’,熟悉了能省不少力气。”

“嗯,谢谢师兄提醒。”白雪应道。这位王师兄给人的第一印象确实无可挑剔,温文尔雅,乐于助人,又是导师的得意门生。但不知为何,白雪心里那根因陈默叮嘱而绷紧的弦,并未完全放松。

下午两点半,白雪准时来到文学院一楼大厅。王宇凡己经等在那里,手里还拿着两瓶矿泉水。

“给,天热。”他很自然地将一瓶水递给白雪。

“谢谢师兄。”白雪接过水。

王宇凡带着白雪,熟门熟路地穿过走廊,来到位于大楼西侧的资料室。他一边走,一边详细介绍着资料室的布局、藏书特点、借阅规则。进入资料室后,他更是如数家珍般地向白雪展示着那些珍贵的文献特藏、成套的学术期刊,以及如何高效地使用那几台老旧的文献检索终端。

“这个JSTOR数据库是我们查外文文献的主力,虽然更新慢点,但经典文献很全。登录账号和密码是……”王宇凡俯身在终端前操作着,一边耐心讲解,一边在纸上写下账号密码递给白雪,“这个你收好,别外传。”

“谢谢师兄!”白雪看着纸上清晰的笔迹,这份实用的帮助让她由衷感激。

“客气什么,都是一个师门的。”王宇凡笑了笑,镜片后的目光温和,“做研究,信息检索是基本功。对了,张老师让你读的那几本书,资料室都有,不过版本可能比较老。我那里有最新修订版的,你要看的话,随时找我拿。”

“那太麻烦师兄了……”

“不麻烦,资源共享嘛。”王宇凡摆摆手,语气轻松自然,“走吧,带你去看看我们师门常用的那间小研究室,平时讨论、自习都在那儿,比图书馆安静。”

整个下午,王宇凡的引导细致周到,讲解清晰明了,没有一丝一毫的不耐烦,也没有任何逾越的言行。他展现出的学术素养、待人接物的分寸感,都让白雪挑不出毛病。回到宿舍时,她手里多了一本王宇凡“借”给她参考的、关于西方文论最新动态的论文集。

宿舍里,赵晓芸己经来了,正对着镜子试新裙子。看到白雪回来,尤其是看到她手里那本明显不属于她的精装书,立刻挤眉弄眼地凑过来:“哟!回来啦?怎么样,见到传说中的‘王师兄’了?是不是帅得惨绝人寰,温柔得让人如沐春风?”

白雪把书放在桌上,倒了杯水:“嗯,王师兄人挺好的,下午带我去熟悉了资料室和数据库,还借了本书给我。”

“啧啧啧,我就说吧!”赵晓芸一脸“果然如此”的表情,“王宇凡啊,那可是咱们文学院公认的男神!家世好,父母都是大学教授,妹妹在国外留学;学习好,张教授的心头肉;长得帅,气质佳,关键是对人还特别温和有礼!多少师妹师姐的梦中情人啊!白小妞,你这刚入门就被大师兄‘重点关照’,前途无量啊!”她故意用肩膀撞了撞白雪,调侃道。

白雪被她闹得有些无奈:“晓芸,别瞎说。王师兄就是尽师兄的责任,帮我熟悉环境而己。”

“切,尽责任?怎么不见他对别的师妹这么‘尽责’?还借书?他那书架上的书,可都是宝贝,轻易不外借的!”赵晓芸撇撇嘴,随即又换上八卦脸,“哎,说真的,你家那位‘兵哥哥’知道有这么个优质师兄在你身边晃悠吗?有没有危机感?”

陈默……白雪的心微微一沉。她很想拿出那个随身听,里面存着陈默的声音。她需要听一听,来驱散心头那丝因王宇凡的“完美”和赵晓芸的调侃而生出的、连她自己都不愿深究的微妙波澜。

“他有他的战场,我有我的书山。”白雪轻声说,更像是在对自己强调,“我们约好了,各自攀登。”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hghid-3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